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小康,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揭示西部地区小康建设的意义,提出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的战略。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小康,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揭示西部地区小康建设的意义,提出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建设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西部地区全面实现小康,过上富裕的生活,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状况,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揭示了西部地区小康建设的意义,结合西部地区的现状,分析了西部地区与小康社会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小康。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在分析西部地区小康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进而提出西部地区小康建设的优势和劣势,试图为西部地区的小康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提出全面建小康,缩小东西部地区的差距,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建设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西部地区。本文揭示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的难点,进而提出中国西部地区的小康建设的战略。  相似文献   

6.
我国区域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对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进行了定量的比较研究。分析了各地区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差异,揭示了各地区不仅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而且环境污染治理也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特征。因此,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是西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追赶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傅晨  孟治全 《软科学》1993,7(3):1-5
<正> 本世纪末实现小康,农村是关键。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随着2000年向我们走来,广大农民迫切要求了解小康,各级政府部门也迫切需要制定农村小康发展战略。西南五省、区(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西藏)位于祖国西部,人口众多,面积广大,少数民族聚居的比重很大;农村人口、农业产值的比重都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改革以来,西南农村经济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也在扩大。西南农村小康的步伐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全国小康的进程。研究西南农村小康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国家高新区是技术创新与经济转型的主要阵地,是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借鉴国家高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2013—2018年中国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并使用收敛模型分析影响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2013—2018年中国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有所提高,但存在波动。第二,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区域间的差异和区域内部差异,中部地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及其内部差异都高于东、西部地区。第三,国家高新区等级越高,其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内部差异越小。第四,全国与东、中、西部地区高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不存在σ收敛。第五,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β绝对收敛与β条件收敛;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不存在β绝对收敛;分园区等级来看,不同等级的国家高新区都存在β绝对收敛与β条件收敛。  相似文献   

9.
舒曼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2):94-95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湖北省民族地区作为经济贫困地区,尤其要采取各种措施实现小康。以湖北长阳自治县的高山蔬菜产业为例,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述了绿色外贸是湖北省民族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途径,并根据现阶段存在的障碍.提出了若干具体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而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阐述了笔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为基点,首先从四个维度分别建立了产业政策体系中各项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然后利用AHP法对各评价指标赋予了相应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确定了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时期各项指标所能达到的目标值,以此作为评价的基准,对我国当前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予以了量化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战略的启动,既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赋予了中国科技创新行动新的内涵和新的使命。因此,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中国发展的新的奋斗目标和时空背景,需要确立一种新的科技创新观: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本质上是发展目标与发展手段的有机统一体;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面临着在时空压缩的结构中寻求和伸延的特性和前景;推进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需要确立"超越进化"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多、农业人口比例高、农业在业劳动力隐性过剩,形成了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群体。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一个关系农业、农村、农民的大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能否缓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能否稳定推进、农业现代化能否顺利实现的全局性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消费结构对调节社会经济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上看,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从农村居民的全面小康消费结构标准上,中国农村居民距离全面小康还有较大差距.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的建设,应尽快提高农村居民收入,降低恩格尔系数;推动消赍多元化;倡导绿色消费.  相似文献   

15.
关于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质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任务,不仅要使所有国民具有基本的科学素质,而且要构建全民共同发展的学习型社会,为每一个公民科学素质的不断提高创造条件。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现实状况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出发,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质是一项祭迫而艰巨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6.
农民养老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中国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晓  刘新平 《资源科学》2010,32(8):1538-1543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作为典型的农牧区,其农用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耦合关系。在明晰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内涵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度评价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发展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发现:1997年-2006年,塔里木河流域农用地生态子系统与经济社会子系统综合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二者演化速度差异较大,反映出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内部胁迫—约束机制加强;通过耦合度的发展演变得知流域农用地生态经济系统在1997年-2001年、2002年-2004年、2005年-2006年三个时间段分别处于过度开发型、强烈开发型与协调型状态,耦合态势逐步好转,经历了由不协调到协调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广西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少数民族边境地区,山区多,土地贫瘠,自然条件先天不足,虽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山区及边境地区的广大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实施了国务院颁布的《兴边富民行动规划(2011—2015年)》以来,农村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特殊的地理位置的限制,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较城市而言还是相对落后的,要完成党中央提出的"十三五"各项任务,使农村和城市同步迈入小康社会,加强农村的科普工作尤为重要。文章针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意义及对策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国贫困地区时空格局与差别化脱贫政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文章在脱贫现状及贫困格局分析的基础上,解析我国贫困地区资源承载能力特征,识别贫困地域类型,提出实施差别化脱贫政策建议,以期为创新扶贫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地实施精准扶贫提供决策参考。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但相对贫困仍然凸显,且发展差距趋于扩大;贫困地区集中连片分布态势仍未转变,且总体承载能力弱,局部区域资源环境已经超载;贫困地区应根据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制定差别化的区域脱贫政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各个区域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本文从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外向性、人民生活水平、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与环境七个方面来比较四大区域之间存在的异同点。针对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指明未来十二五期间四大区域的发展方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东部地区国际竞争力;培育中部核心城市带,建设大型生产中心和物流中心;继续完善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东北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