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分析了层次分析法(AHP)、信息熵法(IE)和主成分分析法(PCA)等现有产业选择与评价方法应用到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不足,根据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的特殊性,构建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AHP-IE-PCA"组合赋权的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模型,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N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中。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既是由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立足现实基础的务实选择。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它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数据缺乏,导致对相关产业的评价与选择困难。文章以合肥市家电产业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与评价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对传统产业的发展有着突破性作用.由于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环境不同,如何正确选择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模糊评价法建立了评价模型,依托模型了解一个地区是否适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帮助该地区综合、准确、客观地选择与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湖南省为例,运用评价模型对该省发展新能源汽车等载运工具制造产业进行了评价及选择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视角,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测度,通过聚类分析,研究战略性新性产业集群间梯度差异。基于江苏的数据研究发现,不同梯度区的产业集群在要素支撑、产业影响力、发展潜力方面梯度差异明显,通过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实现产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正确选择适合区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更是产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但目前各地区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及对重点领域选择研究不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确定了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选择的依据,并以此为基准构建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其次,以西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选择为例,在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备选领域进行选择,确定了西安航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6.
敖永春  金霞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7):121-124
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和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提出了5个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基准,即综合效益基准、带动性基准、技术资源基准、可持续发展能力基准和区域比较优势基准,并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几种方法。最后,用因子分析法对重庆的工业行业进行了选择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重庆市在工业行业方面应把重点放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和新能源汽车这些领域。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江苏无锡光伏产业集群、武汉东湖高新示范区新兴产业集群以及天津滨海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发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环境下创业机会发现、资源组织、创新和创业学习等是创业人才行为的主要维度,从而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环境下创业行为维度特征给出新的解释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人力资源静态分析框架因事后统计的滞后性与事前预测对基础数据的严格要求,无法发挥人力资源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支撑作用。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典型科技先导特征和对人才资源的高度依赖与需求的多变化,以及产业内人力资源日益明显的资本化特征,从动态干预入手,根据层次分析法(AHP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FCD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本安全预警进行研究,并以江西为例建立具体的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绿色技术创新两阶段模型,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特色构建由研发、经济、环境和社会绩效组成的四维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分别设定主、客观权重,通过归一法处理后形成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并从发展趋势、行业差异和地区差异3个角度对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企业2016—2019年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研究发现,(1)2016—2019年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研发绩效增长显著,但转化绩效欠佳;(2)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和地区差异性,存在薄弱产业和“洼地”。深入探寻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瓶颈、薄弱产业和“洼地”,在深刻剖析原因的基础上给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和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21世纪的中心任务之一,而金融资本的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极其重要。文中在主层次分析法(PCA)基础上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投入产出指标,以此为基础采用DEA模型测度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最后采用Tobit模型分析金融支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源配置效应存在问题,还存在优化的空间,纯技术效率低下是导致综合效率无效的主要原因。公司所有制形式、两职是否兼任、金融结构、少数股东权益对综合效率有显著的负影响,而公司成立年数及公司所在地对综合效率有显著的正影响。根据研究结论,进一步提出了提高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以房地产投资开发中的核心投资评估准则为框架,通过选取具体评价指标,实现房地产投资环境评估的可操作化和体系化。将专家调查法与多层次分析法相结合,以西部典型城市攀枝花市为例证,对初拟的指标进行筛选、权重计算、重要程度排序,进行多层次综合评估模型分析。分析结果发现攀枝花市房地产投资环境高于四川省的整体平均水平,区域住房价格、居民收入水平在评价体系中影响力较大,当地较复杂的地质条件增加了房地产投资项目的成本,相对丰富和低廉的物价水平和劳动力价格是攀枝花房地产项目投资潜力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2.
新兴技术商业化潜力评价研究——基于AHP的灰色聚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兴技术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灰色聚类评估模型,以获得各新兴技术商业化潜力的评估等级。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生态环境定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商华  邱赵东 《科研管理》2017,38(11):137-146
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企业获得高质量人才至关重要,构建评价体系是了解和改善人才生态环境的前提。本文聚焦于企业内部层面,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设计出企业内部人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框架。随后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内部人才生态环境需求特征,通过文献研究与重要性指标筛选方法遴选出各级评价指标,并运用Delphi法和AHP计算出各级指标权重,构建出包含三个层级、五个维度的定量评价体系。最后,本文运用评价体系对云计算行业及一真实企业进行分析,证实了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新兴技术及技术密集程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特性之一,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特性的定量评价标准对于识别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衡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特性并对其进行评价,目前还未见到相关成果。提出用R&D人员比例、R&D投入强度和每百名R&D人员发明专利申请数3个指标,描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特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在借鉴国家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系统分析装配式建筑EPC企业的经营特点和信息化需求特点,应用对比法,对国内外文献梳理汇总,以信息化"投入—产出"为机理,构建我国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二级指标包括战略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建设、外部环境投入、财务指标、业务流程绩效产出、管理绩效产出、市场绩效产出、其他利益相关者和学习与成长。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组合权重计算,通过总体一致性检验,实现对装配式建筑EPC企业信息化绩效的评价应用。  相似文献   

16.
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条件和培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环境、具有战略高度的产业规划、超前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可行的投入保障机制、掌握先进技术的核心企业和关键的产业链环节等因素,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关键条件;提出从引导资源聚集、制定产业规划、加大投入力度等方面培育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对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有积极影响作用。首先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结构,包含人力资源生态位和产业生态环境2个方面,提出产业核心竞争力包括管理竞争力、创新技术竞争力和营销竞争力3个部分,构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与核心竞争力作用机理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应的假设;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所提出的假设均成立。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主板市场、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2011—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对企业RD投资的融资约束与融资渠道依赖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的RD投资对现金流存在依赖性和融资约束效应,但是新兴市场板块(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融资约束与主板市场差异并不显著;企业的研发投资存在内源融资依赖性,内源资金是RD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且新兴市场板块企业RD投资的内源融资依赖性弱于主板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