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一年生小×黑杨树母根作试验材料,研究在干旱地区整地方法、营造、抚育等造林技术,发现采用"深整地、深栽植、深抚育"的措施,减少亩栽植数,增加抚育次数,可达到蓄水保墒提高成活率,做到林木的生物学特性与生态环境的统一,为营造速生丰产林,建立新的用材林基地,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该文提出了棉花微机辅助决策施肥的主要技术措施 ,并对微机决策施肥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此项技术对节约成本 ,提高单产 ,增加总产和提高经济效果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红松林植生组更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未达到更新标准的老采伐迹地、择伐迹地、采育择伐形成的"四不象"伐区、低价林等迹地上,采用大穴整地,多株栽植的植生组更新技术,成活率、成穴率均高于单株,幼林生长快,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4.
矸石山造林绿化的先锋树种——火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矸石山细致整地、适地适树,使矸石山造林绿化获得成功,筛选出适合矸石山造林绿化的最优树种依次为紫穗槐、火炬、臭椿。并对乔木树种火炬的生长情况和育苗进行了研究,为大面积矸石山造林绿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干旱阳陡坡造林成活率不高,即使成活率有时达到70%-90%,幼树生长也很慢,几年不能郁闭成林,致使荒山阳坡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在确定各项抗旱造林技术措施时,根据干旱阳坡地的特点,摸索出影响造林成活的主要因子,造林时围绕这几个主要因子来考虑。  相似文献   

6.
承德市位于冀北丘陵山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油松为主要造林树种。而该区一般春季干旱少雨,春季造林成活率低,而雨季植苗造林,为确保成活率,除培育苗木时需装营养袋外,工程整地质量要求高,苗木运输难度大,因而造林成本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经过多年小面积试验,研究总结出油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环境条件刺五加经济林营建技术研究,营建刺五加经济林,裸地与翠峦、密山疏林地保存率均分别为96.4%、95.2%和96.1%,以穴植3株,株行距0.5m×2m的裸地造林栽培模式为最佳。当林冠郁闭度大于0.6时,刺五加不能正常生长,仅能存活,不适宜栽培刺五加。在不同坡向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差异不明显,以南坡和东南坡较好,在下部坡位较好,中上部略差,这与刺五加的生物学特性相符。  相似文献   

8.
选择疏伐抚育、劈山抚育、疏伐+劈山抚育+施肥3种处理对次生天然阔叶林进行改造,营造成阔叶林采种基地,对9块标准地的种子产量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疏伐抚育林分的种子产量比劈山抚育林分的种子产量增加10.31%,且成本低又环保。由此可见,采用疏伐抚育措施,利用次生天然阔叶林进行改造,营建阔叶林采种基地技术,值得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揭盖整地方式的探讨,解决苗木成活期和杂草生长竞争的问题,提高更新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相似文献   

10.
GPS在三类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类调查是为完成伐区设计、造林设计、抚育采伐设计、林分改造设计而进行的调查。传统的罗盘和米绳做闭合导线成图,工作量大,精度低;应用GPS完成调查设计的成图和求面积,具有工作效率高、精度高的特点,并且可消除坡度对成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红松人工林在生长过程中与周围环紧的关系,通过试验总结出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影响红松生长的主要因子,从而采取有利于红松生长的透光抚育措施,为红松种子林经营培育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间伐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中龄林为对象,实施4种处理:施氮肥(施纯氮250kg/hm2)、施氮磷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施氮磷钾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纯钾30kg/hm2)和对照(不施肥),研究施肥后不同时期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的关系,评价落叶松冠长率对间伐后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后不同时期落叶松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均呈幂函数增长趋势;施肥3年后、4年后、5年后的冠长率(冠长/树高)分别为0.1899—0.2030(平均为0.1986)、0.2282—0.2642(平均为0.2428)、0.2851—0.2976(平均为0.2920),低于对照林分相同时期的冠长率(3年后:0.2010;4年后:0.2822;5年后:0.3006).施肥能够缓慢促进间伐后落叶松的冠幅和冠长的增长,施肥对落叶松树干生长的促进作用应该更多来自于施肥后针叶的高效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结合山成林1号杨的选育对"山成林1号杨"和"小黑14杨"两个品种做了不同造林密度、不同施肥量的实验,经过两年观测,结果表明:施肥可显著提高杨树生长量,山成林1号杨的施肥效果超过小黑14杨,施肥量不是越大越好,要慎重地科学地确定,否则将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5年生落叶松不同立地条件暨重茬造林与新造林地块设置样地进行生长量的对比分析,对不同的条件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取得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今后落叶松更新造林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开展造林密度、土壤施肥、林农间作等试验,进行平原杨树纤维用材林优化培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密度控制、土壤施肥、林农间作等措施不仅能提高林木生长量,改善林地土壤及树体营养状况,还能增加额外效益,是提高造纸用材林木材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摘要:在专家—新手的研究范式中加入中间级,以90名不同运动水平的排球运动员作为被试,采用自行设计开发的“排球运动员运动决策测试系统”软件为测试工具,分析优秀排球运动员在拦网过程中的决策特征。结论:在拦网过程中,不同水平被试的决策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优秀排球运动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具有专家优势,专家组优于中间组,中间组优于初级组;由此说明运动水平因素是影响决策速度和准确性的主要因素。结论表明,专家组在拦网过程中的决策信息加工水平具有专家特有的决策策略,表现出决策速度快、准确性高,这与多年的训练、专项知识经验、关注主要信息线索、提取信息速度快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了解杉木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及施肥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在安徽省东至县木塔乡土壤肥力中等的杉木林地设固定样地,进行了土壤肥力的研究.结果显示,杉木林地施肥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施肥后第2年,土壤的含P量,P1和P2K3处理后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和22%,而P2K1处理的速效和缓效K比对照提高了21%和20.5%;施肥后第4年其含P量分别大26%和29%,而P2K1处理的速效和缓效K对照提高了22%和30.5%;造林后,随着林龄的增加杉木林地的土壤肥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林5年后,离树于距离40cm的土壤含N、P、K肥的下降比例较离树干距离80cm的慢.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掷标枪后备人才最后用力投掷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优秀青少年标枪运动员的技术进行分析,分析我国的青少年标枪运动员的掷标枪技术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最后用力时的右脚着地发力不积极;左膝关节弯曲过大,并在出手时没有充分伸展;投掷手臂没有明显的延迟动作。  相似文献   

19.
对2012赛季中超联赛参赛球队主客场比赛技战术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得出:参赛球队间实力差距缩小,但实力分布不均衡;基本技术、进攻组织、跑动负荷的各项指标表现出主场优于客场,但犯规及红、黄牌数量客场明显多于主场,主客场跑动负荷在攻守状态表现出不同趋势,中下游球队平球率相对较高尤其在客场,且主客场胜率相差悬殊.比赛能力、攻守策略和技战术打法特点影响数据变化.  相似文献   

20.
观测籽粒苋12个品种的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大田红苋黑籽ZH02,大田红苋白籽ZH01,红苋M7,D88-1生长表现优于其他品种,可以在宁夏地区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