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教学实施的关键环节。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要着力思考和实践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问题,要从教学现状出发,深入领会、切实把握关于新课程实施意见及精神,注意从理念转变、问题研究、方法创新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学校的学习创新场是由学校在创新方面所积淀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构建学习创新场应从精神、环境、制度三个层面入手:在精神文化层面,要转变观念,加强反思,正确认识自我的创新潜能,构筑能激发创新意识与动机的内源性精神场;在物质文化层面,要开发创新资源,改善设施环境,营造能诱发创新激情与欲望的外润性环境场;在制度文化层面,要改革管理体制,形成创新机制,创设有明确创新目标与价值引领的导向性制度场。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园是人才的摇篮,是人类文化传递、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基地。21世纪大学校园文化应着力于构建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文化。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包括三个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其中物质层面是基础,制度层面是保证,精神层面是灵魂,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4.
随着创新教育理论在基础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人们愈来愈体会到创新教育的价值。创新教育的直接表现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而创新教育的基础在于基础教育。现阶段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 ,仍然有两种倾向需要校正。一种是认为创新教育的可操作性不强 ,基础教育就是打基础 ,中小学生不可能有什么创新 ;另一种认为现在的基础教育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 ,传授基础知识不是主要的 ,应该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我们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创新 ,同时也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他们才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 ,…  相似文献   

5.
吴永军 《今日教育》2006,(7S):32-35
创新不足历来是我国教育教学的通病之一,指向于应试教育的繁琐的分析、讲解、训练充斥于各科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受到严重损害。针对这一弊端,新课程提出了“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各科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喜人局面正在形成。不过,我们不能不看到,由于人们对这一要求的理解有偏差,“忽视基础为创新而创新”的现象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6.
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个人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其人格塑造存在重要关联。本文试图从独立人格、道德人格和创新人格三个层面来分析人格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独立人格是自主创新精神与能力形成的前提,道德人格是形成责任感和创新目标的基础,创新人格是创新精神与能力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在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个人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其人格塑造存在重要关联.本文试图从独立人格、道德人格和创新人格三个层面来分析人格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独立人格是自主创新精神与能力形成的前提,道德人格是形成责任感和创新目标的基础,创新人格是创新精神与能力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改革要借重科学方法论的问题研究,是运用自然辩证法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去探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问题的一个尝试。从美国的"学科结构运动"教育改革的失败教训,到中国目前仍在深入推进的、以"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证明科学方法论不管在改革的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贫困山区县域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自功能缺失的几大问题,本课题组首先从外部探寻最佳着力点,提出要借助理念创新、承接载体和办学体制三个层面,激活当地县域教育的自主性、内生性与和谐性,要做到内外兼修,由外而内,促成二者良性互动,共同推进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改革中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但只有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方能走上康庄大道。一、基础与创新的关系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说,新课程改革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现在出现了一个极端,教学中过分强调创新而忽视了基础的重要性。中小学阶段主要是打基础的阶段,作为教师,我们丝毫不能放松,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做人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打好基础与重视创新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没有基础性的知识、技能、意识和习惯,学生的创新便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重视基础并不排斥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要…  相似文献   

11.
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锻炼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实验项目的模块化、实验方式的多元化、强化实验和科研紧密结合及网络教学平台等多个层面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生物基础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见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程改革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许多环节。其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课堂教学。因此,要达到培养创新意识的  相似文献   

13.
当前关于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存在一些纷争。选择何种教育理论是由教育现实问题决定的。当代中国正面临的复杂的现代性问题决定了教育改革理论选择的困惑。新课程改革的愿景是用生活教育和创新教育替代既有的知识教育模式,但从中国文化特色和现实看,现有的知识教育模式与生活教育模式和创新教育模式将处在长期的相互影响和改造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应当是相互批评的多元理论的共存。  相似文献   

14.
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对接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秋 《地理教育》2009,(6):70-71
2001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教育改革,其顺应了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潮流,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对传统的课程与教学进行了彻底改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和作用。作为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的高师教育,面对新课程的挑战,在培养目标、方式上应积极顺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趋势,实现高师教育的大转型。高师教育的改革步伐不仅应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同步,而且更应该走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前列。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家精神的高度凝练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理论创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思想的时代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教育领域的最新赓续,既符合时代特征又具有中国特性。分析中国历史时期具有典型意义的几代教育家,其精神品质大致经历了“以人为本”“开宗立派”“经世致用”“救亡图存”“教育强国”的历史演进过程。要从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演变逻辑、聚焦“变”与“不变”的辩证逻辑、体现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逻辑三方面来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家精神。政府层面要在制度设计中注重对教育家精神的贯通,学校层面要在文化构建中注重对教育家精神的融通,个人层面要在自我修炼中注重对教育家精神的联通,通过三方面践行与领悟,助力更多教师养成教育家精神,成长为新时代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16.
本人经过三本基础化学实验方面教材的编写,对基础化学实验教材的编写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编写基础化学实验教材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材的结构上要适合本校具体层面,如何整合达到真正适用的目的;(2)在实验内容方面,既要注意经典的实验项目,也要注意现代科技发展的情况;(3)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灵活性,特别是利用现代技术,如多媒体和网络的功能;(4)应该加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在苏教版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下,要求将小学语文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上来,为他们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就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升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行了浅要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05新方案"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在全国普通高校2006级新生中全面开设。贯穿教材全程的主线即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因此在新课程中要注重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精神,让学生学以致用,切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程的设立为高校有效开展对大学生的道德与法制教育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对高校能否高质量地组织新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挑战。本文以《基础》课新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为研究视点,从多个层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与思考,以期对高校高质量地组织新课程的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陈妙娥 《教书育人》2011,(12):30-31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主要指的是那些影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力量"或"决定性因素",如方法论、指导思想、研究成果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哲学基础主要体现在马克思的实践观和人的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