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改教学新理念,既是当代教育理论的深刻反映,又是创新教学实践的科学总结。教改实践以其具体性、形象性和鲜活性,更能恰当生动地揭示课改教学的新理念。这使我想起了采访全国“中小学十杰教师”李元昌时,他曾向我讲起的一个包蕴多层新理念的教例。  相似文献   

2.
促进课改深入发展。新课程处处体现着新理念。能否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推动课改走向深入的关键。“转化”的方法有二:一是用新理念寻找我们不端正的教学行为.并探求解决的途径;二是借助新理念来评价和发展我们的教学行为,促使教学行为的创新。教学案例的撰写.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3.
苏建华 《江西教育》2005,(11):15-16
深化课改的关键是:如何在校本教研中,引导教师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新策略,把新理念转化为日常的教学行为,让新理念走进新课堂。其校本教研的新形式是什么呢?我校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初步总结出一种开展校本教研的有效模式——“互动作课”。  相似文献   

4.
课改以来,人们喜欢用“自由表达”来体现作文教学新理念,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但学生的作文能力却未见明显提高。这是为什么?[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胡玉静 《教育文汇》2004,(11):21-21
有的农村老师认为,新课改对办学条件和学生素质要求太高,离不开“多媒体”,而这些正是农村学校的弱项,所以课改无法推行。这种说法夸大了办学条件,特别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实际上,新的课程理念才是新课改的灵魂,农村教师走进新课改最重要的是能树立新的理念。只要创造性地把新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感悟新理念的魅力,品味新理念指导教学带来的甘甜,就一定能找  相似文献   

6.
龚敏 《吉林教育》2006,(3):27-29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促进基础教育深入发展的一场深刘的变革。新课改要求我们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其中,由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师生是系出现了新的变化,随之带来课堂教学的新面貌。由此,新理念、新课堂对教学管理也相应地提出了新的挑战。怎样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以适应课改的新形势.新要求.并促进新课改,已经成为我们教学管理者的新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是一次从形式到内容,从教法到学法彻头彻尾的改革。这样的改革,要求我们必须用新理念更新沿用了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旧观念。例如,旧的“应用题教学”观念、“计算教学”观念、“评价学生学习”观念等等。这些观念不更新,就会严重地阻碍课改的深入发展.甚至会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危险!课改的首要问题是观念的改革,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何在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改变学生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呢?下面谈一下自己教学“圆的面积”的课堂实践与反思。  相似文献   

9.
包罗 《上海教育》2007,(4A):55-55
背景 如何聚焦课堂,完整地用新教材去全面体现新理念,是我们在二期课改中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长期不变的教育方法和固有的分科教学形成的惯性思维,常常使部分教师不知如何对开放的教材进行加工与创造,最终导致这些教师在理解贯彻课改理念的时候有失偏颇,在教育实践中常常出现“重活动形式,轻教育内涵”“穿新鞋、走老路”“多媒体课件满堂灌”等现象,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课改理念的落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理念才是新课改的灵魂,最重要的是树立起新的教学理念,利用新理念创造性地指导自己的教学。课改正逐步深入,它会让我们自身改变,而我们也会用它来创造更多的惊喜。只要我们时刻用新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实践创新教学,农村教师照样可以成为新课改的成功者!  相似文献   

11.
在实施新课改的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观念与行为的关系任何一种改革的实施.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体制、旧观念、旧习惯的变革与否定,对那些人们习以为常的、驾轻就熟的东两要加以否定是非常不容易的.甚至是痛苦的。教师的观念和教学的行为要达到统一.这就需要广大教师要自觉地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课改理论的学习.要勇于和自己的传统观念决裂.站在国家和民族兴衰的高度.自觉用课改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步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使课改的新理念真正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公布与新教材实验已两年多了,面对已全面铺开的新课改,我们的当务之急不再是如何“洗脑”换理念,而是如何把新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那么,怎样实现新理念行为化的转变,在反思中与新课程一起成长呢?我想用三句话概括回答:善于四个面对,搞好三段反思,实行一个跟进。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改已来临,在还不具备使用新教材条件的地区或学段,如何做到用老教材体现新理念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有心人”,从点滴做起,不断积累,让新理念不断渗透到平  相似文献   

14.
在平时的教学中,虽然练习课也占很大的比重,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课改的春风似乎还没吹到练习课,它很容易被忽视,存在着极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会在教师的无意中出现单纯的“作业课”和“简单重复新课”等现象。在教学实践中(目前我只想到两条),我觉得下面两点比较符合新理念,提高了练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实验教师既需要尽快了解课改的新理念,又需要把新理念转化成相关的教学行为,因此,他们更需要加大学习、实践、交流、研究、总结的力度。为保证课改工作的有效开展,我校充分利用“优秀师德群体”这一光荣称号所带来的影响力,让师德典型教师与大家交流在实验中的得与失,向新调来的教师讲学校的创业史和成长史,使他们尽快融入“石小”这个群体中,共同树立“今天,我以‘石小’为骄傲;明天,‘石小’因我而自豪”的信念。  相似文献   

16.
刘美足 《现代语文》2010,(11):145-146
“减负令”的推行,并没有给广大的教师和学生带来多少愉悦。其实施的根本目的,只不过是追求教育的本真状态。对教师而言,要为学生减负,就要为自己“加负”,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用课改的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备课上多下功夫,真正提高四十分钟质效才是减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课改以来,人们喜欢用“自由表达”来表达作文教学新理念,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但学生的写作能力却没有很大提高。笔者认为,必须重新审视“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18.
陈丹勤 《教育现代化》2006,(11):102-103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课改至今,成绩喜人,翻阅各级各类报纸杂志,到处都在谈“新课程”,并极力提倡在教学中采用“新课标”,课改的浪潮波涛汹涌。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教师在接受“新思想”、“新理念”的同时,有意无意中全盘否定了传统教学。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冷静地反思,进而纠正这样的偏差。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新一轮的课改在全国各地中学推行一年多了,在贯彻课改新理念中产生了一些新矛盾。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这些矛盾做了一些分类浅析,以期引起同行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在新课改、新理念、新模式逐渐被大多数老师接受,成为大家共识的大好形势下,为什么会出现“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课堂教学却涛声依旧”的现象呢?关键是“说归说,做归做,考试还是老一套,课改实在出力不讨好”。为了帮助初中历史教师积极适应新课改和创造性地实施新课改,笔者认为,首先应准确理解新课改,尤其是正确理解新课改理念下的考试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的正确含义。结合三年来我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与命题实践,我认为当前推动历史新课改向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的突破口应该是对历史试卷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的改革,全新的设计,以此引导和推动已经启动的新课改的历史课堂教学创新和新理念的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