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DBMS对数据库安全管理的思想,论述了基于WINDOWS环境的WEB数据库应用中的安全控制问题,包括如何有效的对通过页面访问的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保护,实现数据库级别的分权限访问等,并给出了几种常用的容易实施的保护数据库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但随之而来产生了数据的安全问题.数据库安全性问题一直是数据库管理员所关心的问题,从数据库访问、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策略等方面浅析如何保护数据库安全.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Web服务物流数据库安全访问控制采用身份认证、密码等方式,对于普通的数据库非法访问具有一定的防范作用,但对于高伪装性的非法访问防护效果很差。提出一种DCE融合粒子群评价指导的Web物流数据库安全访问方法,采用DCE方法对访问者的身份做初步认证,在此基础上,通过粒子群算法,对访问者输入的验证信息进行处理,与实际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进行比对,最终识别非法访问。采用一组伪装的非法访问进行测试,结果显示,采用基于DCE融合粒子群评价指导的方法,系统的非法访问识别率提高了19%,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数据库安全性是数据库系统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传统的数据库安全检测系统对常规数据库攻击具有较好的拦截性能,但对于现代饱和攻击,拦截性能很差。提出一种基于多尺度标识调配算法的数据库攻击安全检测系统,首先对所有的数据进行多尺度的标识识别,然后在标识识别的基础上,实现自动调配,分析深层次特征,识别数据库攻击。采用多种不同的攻击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采用该算法数据库攻击拦截的正确率提高了约23%,可以在数据库安全系统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GPS全球定位系统大数据库的分区方位特征分割问题,提高GPS大数据访问的抗干扰能力。传统方法采用基于块匹配的GPS大数据定位信号调度方法实现数据访问,在弱信号强干扰环境下干扰抑制能力差,算法稳健性不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式匹配的GPS大数据库分区访问特征分割算法,构建GPS大数据库数据访问模型,数据块按可靠性需求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得到储节点模块匹配模型,设计GPS大数据信息流集合划分机制,对流量信息占用概率进行特征匹配,实现GPS大数据库分区访问特征分割,通过计算数据访问的精确度和抗干扰能力等指标进行性能测试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能较好地反映GPS大数据信息流的分区特征,特征分割效果较好,数据访问中抗干扰能力强,实时性好,GPS大数据定位信息访问精度较高,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从数据库安全性的基本概念入手,在其安全体系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可能存在的威胁数据库安全性的各类风险,结合卖例展开对于数据库安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7.
提出基于相对临界状态耦合预测控制算法的数据库安全索引访问技术,以网络分布式DeepWeb数据库测试数据集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网络数据库的相对状态数学模型,分析并研究了网络Web数据库深度安全索引算法,提出了数据库索引中预测控制技术,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证明。仿真实验表明,在提出的新的数据库索引技术下,数据库索引路径更加清晰直接,能有效剔除干扰因素,对耦合信号特征能较好控制,从而使得数据库访问效率和安全性大幅提高,实现了最优路径索引,控制了计算消耗。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面临的数据库安全问题.提出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意义,对SqlSever数据库的安全配置进行描述,并提出数据库安全解决方案,Sqi sever数据库用户可根据自己的数据库系统制定安全策略,从而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数据库访问中的关联数据推荐问题,进行数据库的多层时态属性重构,提高数据库访问能力。传统的数据时态属性重构技术采用文本信息特征分类重构方法,无法有效满足多模数据推荐中的数据库访问环境。提出一种支持多模推荐的数据库多层时态属性重构优化访问技术。构建数据库的多层时态数据重构数据结构模型,在重构过程中进行实现自适应阈值寻优,计算各传输节点在数据分发中自身对对方的直接信任值和间接信任值,进行多模推荐关系图构造,采用平均互信息方法求解数据库多层时态属性的自适应阈值,对数据库访问节点的彼此行为进行监控,实现数据库访问优化。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有效实现对数据库访问用户的多模推荐,提高数据库访问的性能,提高数据调度的普适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移动终端由于频繁迁移而带来的跨域访问中数据访问稳定与安全问题,提出一种支持细粒度授权的角色映射跨域访问委托模型。模型通过委托实现云服务器中管理节点对移动节点在申请服务时的交互困难问题进行监控管理,结合已有的量化角色技术,将映射角色集进行量化处理,实现细粒度的角色映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安全性,能够实现在移动终端跨域访问过程中终端节点的准确定位,降低了恶意节点申请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王素立  刘永 《情报科学》2007,25(3):426-429
本文针对企业信息安全性及易维护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建立在J2EE规范上的基于组件的企业信息访问模型,有三层结构组成。该模型将对数据的操作由组件进行限制与分流,从而保证信息操作的针对性与安全性,整个体系形成了不同用户对应不同组件的用户界面,不同格式的数据对应不同的数据处理组件的访问逻辑,实现了同时对程序和数据的访问控制。  相似文献   

12.
李明 《科技风》2012,(17):108
在信息网络中,数据库是计算机的存储和操作数据通用形式的总称,关系模型数据库的出现是整个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发展的重要环节.计算机数据库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企业各种业务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都需要建立高效安全的数据库,既可以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又可以提高管理效率,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但是,在享受计算机数据库带来各种方便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风险.笔者将从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特征做出简述,分析数据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3.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密切相关,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机制越强大,则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就越好。针对此需求,Microsoft公司在其产品中实现了强大的安全特性,建立了一种既灵活又强大的安全管理机制,对用户访问SQL Server数据的安全性进行全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Web数据库应用开发技术》是高职网络技术专业和信息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本课程围绕数据库的建模与设计、使用SQL语句访问数据库、数据库安全管理技术、使用数据库技术完成web端应用程序的开发等主要技能,通过项目与任务的训练,达到培养数据库技能并养成职业素养的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建模、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维护与管理的基本技能,并能够熟练应用数据库技术。  相似文献   

15.
Oracle数据库是当前应用范围最广的数据库系统之一,其系统安全性也倍受关注。分析了Oracle数据库系统安全存在的问题,分别对Oracle数据库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进行了探讨;针对Oracle数据库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包括用户及权限的管理、数据库的加密及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数据库安全的定义入手,对用户认证、存取控制,安全管理等SQL server数据库安全技术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介绍了SQL server安全帐户认证,访问许可确认、许可设置及利用企业管理器备份及恢复SQLServer数据库的方法以及视图在维护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中的应用并简述网络及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在数据库安全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数据库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一门计算机技术,它的安全越来越重要。本文从校园网数据库安全的入手,从安全检测和入侵容忍两方面对数据库安全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针对现有数据库环境的改进方法,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和整个校园网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物流信息管理主题数据库的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面向扩展供应链管理(eSCM)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架构过程中,面向企业业务的数据层的数据库的规划和设计,直接关系到系统实现的效率和复杂性。针对传统的信息管理中数据库规划和设计存在数据库数量多、子系统之间接口多的弊病,采用信息工程(IE)中数据库规划和设计思想,给出了物流信息管理中主题数据库的规划和设计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数据库的数量,降低系统集成的复杂化,可以简化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正>态谐振数据库多用于构建物理数据层,实现数据集中控制,研究正态谐振数据库的优化访问技术,提高数据库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传统方法采用数据库整体逻辑映射方法进行数据库访问,导致数据召回性能不好。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的正态谐振数据库优化访问算法。构建数据库的信息模型,构建双曲调频母小波,对数据访问特征进行双曲调频特征分解,得到物理层的数据特征通过小波包分解匹配滤波后的输出。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数据召回率,优化数据库访问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20.
常用的应用程序对数据库的访问只限于一种特定的数据库,降低了应用程序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提出了一种基于.NET的通用数据访问模型,详细阐述了基于ADO.NET技术和简单工厂模式实现通用数据访问模型的设计与实现。该模型可以使应用程序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更换后台数据库,是一种能够应用于当今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访问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