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为探索大学生心理资本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随机选取大——大三学生718人,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一般健康问卷(GHQ)、正性负性情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的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男生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心理资本随年级上升而增加,大三学生心理资本水平、自我效能和乐观显著高于大一学生;不同学校类型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差异显著,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最低。(2)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自我肯定、情感平衡和忧郁对大学生心理资本有较强的预测力,其中自我肯定的预测力最强,其解释量为35%。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理念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自编问卷对上海市3所高校不同专业、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理念与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理念状况一般,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理念的性别、专业存在显著差异,年级差异不显著;大学生心理健康理念与其心理健康水平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理念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心理问题表现、心理健康内涵、心理健康调适方法和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家庭的关系突出表现在 :母亲的文化水平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正相关 ;家庭经济状况与大学生的乐群性显著正相关 ,与大学生的创造性负相关 ;父亲的情感温暖和母亲的情感温暖对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的影响是不同的 ;现代型父母拥有养育子女的现代意识 ,其子女具有积极、健康和向上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4.
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通过SCL-90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调查得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但在躯体化、强迫、焦虑、恐惧因子方面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少数民族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较高,他们在总体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水平较高、消极情感较低;宗教信仰对少数民族大学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起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探讨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及良好情感品质的发展为目的,采用UCLA孤独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方法,对49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是否贫困、是否恋爱以及不同专业上的孤独感和社会支持差异显著;孤独感与各社会支持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中高得分组、低得分组的各社会支持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从而证明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应该引导大学生构建并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培养大学生的良好情感品质,从社会支持与情感品质角度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证调查的方法,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状况。结果表明: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水平较高,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则均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SCL-90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生活满意度和负性情感以及生活满意度的各因子与SCL-90及其各因子也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主观幸福感水平可作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预测源,同样心理健康水平也可预测被试者的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594名南京工业大学工学院本科生综合幸福感问卷与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的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状态良好;除正性情感与抑郁、敌意和SCL总均分无显著相关外(其中正性情感与抑郁t=-1.21,P〉O.05;正性情感与敌意t=-1.91,P〉0.05:正性情感与总均分t=-2.27,P〉0.05),生活满意和正性情感与心理健康所有维度均显著负相关,负性情感维度与心理健康所有维度均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是影响90后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升90后大学生幸福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心理健康因素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时期要维护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就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要把握有效方法 ,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把握重要时机 ,合理调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把握情感因素 ,积极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9.
对安徽省某高校的2032名在校大二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得到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587人(占28.8%)。对照研究表明: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领悟及社会支持总分、情感平衡总分等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大学生;而90后"留守儿童"大学生中,家庭经济状况、留守方式、性别等对其心理状况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体育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与情感平衡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考察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和情感平衡的关系,并比较体育与非体育大学生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体育与非体育大学生在归因方式和情感平衡上不存在差异,但是二者的情感平衡均低于一般水平;所有大学生在进行归因时多做内在的、整体的和可控的归因;体育大学生在归因方式、自我效能和情感平衡上均不存在性别差异;自我效能对体育大学生正性情感、负性情感和情感平衡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研究对452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贫困大学生在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差异;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外倾性、宜人性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神经质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并且大部分指标相关显著;责任心和开放性与心理健康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使用Scl-90对一艺术院校的2010级新生施测,选取30名贫困生和101名普通学生作为样本,分析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差异,分析艺术类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家庭经济状况与性别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发现:艺术类大学生在强迫、焦虑和恐怖几个因子与全国大学生相比存在差异显著;贫困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经济状况与性别在强迫因子上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应对方式及其与个人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一般健康问卷、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观问卷以及自编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对640名大学生施测,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应对方式的预测作用显著,是影响应对方式的两个重要因素.但是二者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心理健康状况是心理健康观影响应对方式的部分中介变量;结论: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状况是心理健康现影响应对方式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研究探索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总体幸福感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常模及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水平呈极强的负相关,值为-0.635;研究证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影响其总体幸福感的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其总体幸福感水平,进而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蔡婧 《文教资料》2010,(12):200-202
为了探讨大学新生的适应性状况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本文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21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①大学生新生的总体适应性状况良好;②专业兴趣对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③大学新生的适应性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依赖、抑郁、躯体化对适应性具有消极的影响。这表明大学新生的适应性与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依赖、抑郁、躯体化对适应性具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情绪向性、表达性与特质孤独的关系.方法:采用量表法对福州某大学2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女生在情绪表达性上显著高于男生,理工类的负性情感显著高于文史类和艺术类,在情感平衡上显著低于文史类和艺术类,文史类的孤独程度上显著高于理工类和艺术类;正性情感与情感孤独呈显著的负相关,负性情感与特质孤独各因子上的得分间均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情感平衡与孤独总分、社交孤独、孤独程度的正相关达显著水平;负性情感对特质孤独各因子构成显著回归效应,正性情感对情感孤独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原力在大学生负性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复原力、生活事件、GHQ-20量表对114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复原力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复原力在生活事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间有显著调节作用。结论:通过提高大学生复原力水平可以减少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衡书鹏 《商洛学院学报》2011,25(6):82-84,90
探讨贫困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对452名贫困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贫困大学生在大五人格各因素上和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F<0.01);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外倾性、宜人性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神经质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并且大部分指标相关显著,而责任心和开放性与心理健康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新生人际信任和社交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的人际信任、社交孤独、情感孤独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方式。方法:采用人际信任、社交和情感孤独、SCL-90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健康总分与人际信任存在显著性负相关,与社交孤独存在显著性正相关,而感情孤独与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性相关;人际信任、社交孤独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人际信任对社交孤独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改善大学新生的人际信任和社交状况可能是提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构建和谐校园和营造健康校园文化氛围为目的,对600名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和心理健康进行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在性别、专业、年级、生源地和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宿舍人际和谐度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且对心理健康水平中各个因子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