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达到简捷运算的目的,有时需要虚 实间进行转换.本文侧重虚向实的转换,但实 向虚的转换也不能忽视.因此简略提及. 一、虚向实的转换 解决复数问题的基本思想是把复数问题 转化为实数问题,复数相等的条件是这个转 化的根据.化虚为实的渠道有多种途径: 1.紧扣定义实现转换 定义是认识问题的工具,也是立论的基 础,不少复数问题如果能回归定义,紧扣定义 解题,往往是实现转换的捷径之一. 【例1】 要使复数Z=a2-a-6+ a2+2a-15 a2-4i为纯虚数.其中的实数a是否 存在?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 由. 解析:细观题意,其实质是…  相似文献   

2.
现行高中数学教材中已经规定,两个复数a+bi与c+di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实部和虚部都相等,即a+bi=c+dia=c,b=d.a+bi=0a=b=0.(α、b、c、d∈R)但课本上利用复数相等定义证题的例题没有,有关练习题也比较少.下面几道题在证明过程中都运用了这一概念,作为补充,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等比定理”的证明方法是:因为所给连等条件a/b=c/d=e/f=…实质就是a/b,c/d,e/f,…这些比的比值相等,所以可设这个比值为k,就可以将连等条件变成a=bk,c=dk,e=fk,…等多个等式加以运用,可使问题顺利解决.这种解题方法可称为“比值法”,其应用颇为广泛.  相似文献   

4.
构造一元二次方程解题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是根据题目中的一些条件来构造一元二次方程,从而达到将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下面举例说明:一、利用韦达定理的逆定理构造一元二次方程当题目中含有x1 x2=p、x1x2=q时,则可以利用韦达定理的逆定理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例1已知a、b、c、d为实数,且满足2c-a=b,c2 14d2=ab,求证:a=b.证明:由已知a b=2c,ab=c2 14d2得a、b是方程x2-2cx c2 14d2=0的两根.∵a、b、c、d为实数,∴Δ=4c2-4(c2 14d2)=-d2≥0.∴d2≤0.又因为d2≥0,d2=0,即△=0.∴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即a=b.二、利用…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等式的三个基本性质是:(1)若a=b,则a±c=b±c;(2)若a=b,则ac=bc;(3)若a=b,c≠0,则a/c=b/c.事实上,从函数角度看,我们可以把等式的基本性质推广为:若函数y=f(x)是区间D上的单调函数,且a,b∈ D,则a=b(=)f(a)=f(b).即,对单调函数而言,考查自变量的相等关系,可以转化为考查函数值相等,反之亦然.正是这种转化,体现了等式基本性质的推广价值,构成了部分题目解决过程的关键,下面就其运用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6.
复数集方程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很多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常因忽视其具体限制条件及运算范围而产生错误.本文举例谈谈解题时易产生的四种错误. 一、未注意实数绝对值与复数模的区别对于复数z=a+bi(a,b∈R),只有当虚部b=0时,  相似文献   

7.
复数是新增内容,对复数的理解,容易出现以下几点错误.1.对于复数z=a bi,必须强调a、b均为实数,方可得出实部为a,虚部为b,否则不能明确其实部、虚部.  相似文献   

8.
叠加是指将几个等式的左边与左边、右边与右边相加起来解题的一种方法·对于某些多元有关的问题,考虑利用叠加这种方法,能把分散的条件集中,从而使解题简便易行·例1(“希望杯”初二数学竞赛题)已知a、b、c为实数,aa+bb=31,b b+cc=14,c c+aa=15,则ab+abbcc+ca的值是·解:由已知三等式,得a+bab=3,①b+cbc=4,②c+aca=5·③①+②+③,得c(a+b)+a(b+c)+b(c+a)abc=12,所以ab+abbcc+ca=6,从而ab+abbcc+ca=61·例2(“新蕾杯”初二数学竞赛试题)若a、b、c是不全相等的任意实数,且x=a2-bc,y=b2-ca,z=c2-ab,则x、y、z满足()(A)都不小于0(B)都不大于0(…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1 .如果1 a1 -a=1 -b1 b,那么 ( 2 a) ( 2 b) b2 的值等于 (   ) .A 4   B -4   C 2   D -22 已知非零实数a、b满足 (a2 1 ) (b2 1 )=3 ( 2ab-1 ) ,则b( 1a -a)的值为 (   ) .A 0   B 1   C -2   D -13 实数a、b满足 (a a2 1 ) (b b2 1 ) =1 ,则a b的值等于 (   ) .A -1  B 0  C 1  D ± 14 已知a、b、c、d是四个互不相等的实数 ,且(a c) (a d) =1 ,(b c) (b d) =1 .那么 (a c)(b c)的值是 (   ) .A 0  B 1  C -1  D -45 已知 2 0 0 3x3=2 0 0 4y3=2 0 0 5 y3,…  相似文献   

10.
<正>求解复数即确定复数,常规的求解复数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即先将所求复数设为z=a+bi;然后将其代入复数方程并且整理、化简该方程;最后利用复数相等的定义即方程两边实部与实部相等、虚部与虚部相等,建立关于a与b的方程组,从而解出a、b确定所求复数。求解复数必定要有复数方程,而方程是为了求值所用。那么,对于复数方程而言是否也可以通过方程的整理直接得到所  相似文献   

11.
一、利用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实部、虚部都对应相等.利用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是我们处理很多复数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一分为二,使复数问题化归为实数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2.
<正>某些非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如果能抓住特征,那么可以通过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例说如下.一、利用已知等式构造一元二次方程例1若a,b,c为实数,且a2+b2+c2-ab-bc-ca=0,求证:a=b=c.证明由已知等式,可构造关于c的一元二次方程c2-(a+b)c+(a2+b2-ab)=0.∵c为实数,∴Δ=[-(a+b)]2-4(a2+b2-ab)  相似文献   

13.
化归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一种基本策略 .化归思想就是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 ,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把非常规问题转化为常规问题 ,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想 .1 化繁为简罗莎·彼得曾经描述 ,数学家们“往往不是对问题进行正面的攻击 ,而是将它不断的变形 ,直至把它转化成能够得到解决的问题 .”有些数学问题结构繁杂 ,使用常规解法过程繁琐 ,对这类问题 ,可以从其结构入手 ,将结构进行简化 ,以另辟解题途径 .例 1 a ,b ,c,d是互不相等的正数 ,求证 :3a b c 3b c d 3c d a 3d a b>1 6a b c d对于这个题目 ,大多…  相似文献   

14.
复数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题小但解法较灵活,因此,在解题时必须注意策略的运用,避繁就简.下面举例介绍解复数问题的常用策略.1“相等”策略在处理复数问题时经常用到复数相等、共轭复数、复数与实数的关系等基本概念.例1(2006年福建卷)设a、b、c、d∈R,则复数  相似文献   

15.
1 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定义的区分 对于复数z=a+bi,其中a和b分别叫做复数z的实部和虚部,一定要记清楚bi并不是虚部.如2+i的实部为2,虚部为1,而不是i.  相似文献   

16.
1 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定义的区分 对于复数z=a+bi,其中a和b分别叫做复数z的实部和虚部,一定要记清楚bi并不是虚部.如2+i的实部为2,虚部为1,而不是i.  相似文献   

17.
1复数问题向实数问题的转化复数集是实数集的推广和发展,在解决复数问题时,将复数问题转化为熟悉的实数问题,有助于解决问题.复数问题向实数问题的转化,主要用于求实数、虚数、纯虚数、对应点在复平面的某一位置等问题,其转化的关键在于利用复数相等的条件解题.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天津市中考试卷第 18题 (填空 )是这样的 :如果a、b、c为互不相等的实数 ,且满足关系式b2 c2 =2a2 16a 14与bc=a2 -4a -5 ,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本题原创性强 ,解题思路灵活 ,因而被不少资料引用 ,但据试卷提供的评分标准和相关引用资料配备的参考答案 ,都认为a的取值范围是a>-1.笔者认为这一答案并不全面 ,特提出 ,与各位老师商讨 .导析 本题条件中涉及b、c的平方和与积的大小 ,我们不难转化求出b、c的和 ,即(b c) 2 =b2 2bc c2 =2a2 16a 14 2a2 -8a-10 =4a2 8a 4 =( 2a 2 ) 2 ,所以b c=| 2a 2| .在获知b c与bc后 ,可把b…  相似文献   

19.
ax~2+bx+c=0(a、b、c是常数,a≠0)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这里的条件是a≠0.在解决问题时,同学们往往会忽略这一个隐含条件,导致解题失误.例1:已知方程kx~2-(2k+1)x+k=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错解:因为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b~2-4ac>0,即【-(2k+1)】~2-4k~2>  相似文献   

20.
在解决有些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不知不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局部上,甚至被一些假象迷惑,因而迷失了解题的方向,如能全面地观察、分析整体与局部、整体与结构的关系,则可把握问题的实质,灵活解题,现介绍几种方法如下:一、整体代入例1 巳知a、b、c为不等于零的实数,且a+b+c=0,则a(1/b+1/c)+b(1/c+1/a)+c(1/a+1/b)的值为__.(1999年山东省初中数学赛题)解:求值式=a+b+c/a+a+b+c/b+a+b+c/c-3=-3二、整体换元例 2 已知实数a、b满足a2+ab+b2=1,求a2-ab+b2的取值范围.(1998年黄冈市初中赛题)解:设a2-ab+b2=t,由a2+ab+b2=1,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