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充分考察高师科学教育专业地球科学类课程设置依据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地球科学学科体系。以此为据,通过考察现阶段我国各高师院校对地学类课程设置的总体情况,发现了一些相关问题。从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发展、地球科学学科知识的特点入手探讨了地学类课程设置原则、提出了一些相关具体课程与内容设置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赵元任不但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学家,也是中国最早、当时最有影响的综合性民间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之一。1914年,他在康奈尔大学留学期间,与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创立中国科学社,创办《科学》月刊。作为社团领导者之一,他克服资金不足等困难,长期积极参与中国科学社的社务,是中国科学社多项活动的积极推动者和国际学术活动中科学社的主要代言人。作为《科学》早期主要的撰稿人之一,他在《科学》上的作品涉及科学、音乐、语言学、哲学等领域,为以自然科学为主的《科学》月刊增添了许多人文色彩。在赵元任等人的积极推动下,中国科学社在中国现代科学贫瘠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与中国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农学、工程等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均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的活动使科学学术交流机制日趋形成,中国科学日益走向国际学界。  相似文献   

3.
根据教育心理学、数学教育学及思维科学的基本原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导数的应用一章基本内容的记忆.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大科学学科组织的诞生,标志着美国大学物理学科从学科知识和文化的输入国转变为输出国。本文论述了大科学学科组织兴起的背景和运作方式,阐述了慈善基金会对大科学研究的影响以及美国大学在大科学领域的优势。从小科学向大科学转换过程中,传统大学理念遭遇新的挑战:物理学家以牺牲高深学问为代价,致力于回旋加速器的技术发展;大学物理学家是学者的社团,转变为企业家型科学家;大科学组织内部形成等级较为森严的制度,年轻科学家的学术自治无法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提出背景做了说明,并对其基本结构做了评价,包括原则和定义、科学教学标准、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标准、科学教育的评估、科学内容标准、科学教育规划标准、科学教育系统标准,最后对标准的特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列举了当前突出存在的人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上的六种误区,并分别对这些认识误区进行理论上的剖析,探讨其错误实质及危害,以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努力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7.
《孙子兵法》构建了一个精美恢弘的兵学体系。唐代李筌认为《孙子》十三篇的排列顺序即表明它本身有着完整的体系,南宋张预、郑友贤也认识到了《孙子》兵学体系的存在。日本江户时代的山鹿素行从知彼知己、知天知地的角度概括了《孙子》的全部内容,并进而分析了其兵学体系。20世纪40年代以后,萧天石、郭化若等用现代军事学的观点来框定《孙子》兵学体系,吴如嵩、刘庆、赵海军等从范畴出发探索《孙子》兵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人科学、社会科学整合为统一的人社会科学并建立人社会科学学科是目前学科建设的必然走向,学科内部各分支学科的有机联系,科学内部分化与综合的运动发展规律决定了这一点,章就此方面进行了粗放的论证分析并提出了建立人社会科学学的些许构想。  相似文献   

9.
“文艺学”作为“中国语言文学”下的二级学科,其核心就是文学理论的研究。然而在学术话语中“文艺学”等概念的使用存在着相当大的混乱,这不利于学术规范和学科建设。实际上,“文艺学”、“文艺理论”、“文学理论”与“诗学”等几个概念是同一的,而文艺学、文艺美学与艺术学则是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在“文艺学”合法性遭遇质疑的今天,更有必要厘定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10.
《孙子兵法》日益受到西方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其原因,首先在于其超越时空的巨大理论价值,其次,《孙子兵法》作为中国传统兵学的代表作,对于反思西方军事理论,弥补其中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还因为它所提示的军事原则契合了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是在国际化人才归国回流率不断攀升、实施"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工程"的背景下,基于本校、本院的实际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如何引导海归教师参与学院国际化建设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海归教师在国际化建设中的大多数任务中能起到主要参与者的作用,应建立院级侨联组织吸引更多的海归教师参与到国际化建设项目中来。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是中国战略思想的智慧之源,是构成中国战略管理的重要基因。基于博弈逻辑中占优策略均衡分析法,阐释《孙子兵法》中"先胜"谋胜"知胜"全胜"的思想,拓展《孙子兵法》的价值区域,为博弈逻辑思想提供实证诠释。  相似文献   

13.
公在"大跃进"的三年时间里,中国科技运动从"大跃进"初期的准备、号召与动员,再到后来各行各业百舸争流的热火朝天态势和跃进浪潮的迭起,经历了科技"大跃进"的特殊时期。然而,在"大跃进"赶超思想的影响下,科技"大跃进"既谱写了中国科技运动史的新篇章,为后来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铺垫了基石之路,也表现出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的鲜明时代印记,无形为后来中国科技事业的顺利发展戴上了"大跃进"的"紧箍咒"。  相似文献   

14.
当前高等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把汉字学内容分割得支离破碎 ,在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课程中均涉及到汉字学的内容 ,教学内容陈旧而贫乏 ,知识重复而缺乏系统性 ,难以适应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将汉字学从中分离出来 ,熔古今于一炉 ,构建有别于传统汉字学和现代汉字学的新型汉字学课程体系。在高师汉字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 ,注意突出其系统性、针对性、时代性、实践性和通用性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培养高素质的汉字教学和汉字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5.
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获得的巨大成功使其本身成为"科学标准"的裁量者。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中自身的科学性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标准由自然科学赋予和认可的。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危机和自然科学的新发现使得自然学科自身的"科学性"面临挑战。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受到质疑,人的能动性、非理性主义、相对主义受到追捧。这为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摆脱对自然科学的依附,建立自己的科学性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6.
从根本上看,基督教不是科学的反对性力量,而是与科学具有一定的兼容性的。这一兼容性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基督教自身体系与近代科学产生和发展内在要求的一致性;第二,清教精神气质与科学发展内在要求的一致性;第三,基督教与科学在信仰上的一致性;第四,基督教与科学属于人类生活和文化的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各有其功用,不会构成根本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17.
从历史的角度看,佛教逻辑包括"汉传因明"与"藏传量论"两个传承,玄奘法师先后译出《入论》、《门论》,建构出汉传"因明"体系,在汉语系佛教传承中逐渐形成了以窥基《因明入正理论疏》为核心文本的具有大乘佛教唯识宗之理论特色与取向的注疏研习系统。由于玄奘法师依唯识宗而确立见地,因此汉传因明与印度大乘唯识学有着密切关联,但陈那所创新因明体系在本质上应是"佛教量论",而"因明"一词的确切所指应是弥勒唯识学的"七因明"学说,是故玄奘以因明一词加于本来题名为《正理门论》、《入正理论》之前,实质是以"唯识因明"来限定作为独立认识论之逻辑学体系的陈那"量论",由是导致了汉传因明作为"论议道"性质之逻辑学的基本走向。但唯识"七因明"与陈那"量论"并不一致,且有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8.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fracture, time-dependence of rock fracture is taken into account and the creep fracture criteria are given. The effect of the microcrack zone on fracture toughness is analyzed. Finally, a model for time prediction of rheological fracture is derived and its feasibility is proven.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9809005) and the Science Foundation of Shanghai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96QF14009)  相似文献   

19.
Science is a neglected subject for younger pupils in hospital schools, Martin Dewsbury, Alan V. Jones, Schools Science Research Project, Physical Science Department, Trent Polytechnic, Nottingham, set cut to reverse the trend  相似文献   

20.
科学教育专业是高师院校为适应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及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而新设置的专业.本文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构建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并对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