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宋晓晨 《大观周刊》2011,(46):75-75
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养成创新精神的一大要素,本文结合中学物理教学实际,通过具体例子探讨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从‘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培养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从事物的反面提出问题’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进行质疑,并通过培养学生质疑来从而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方面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振江 《大观周刊》2013,(9):136-136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无论是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学校的学习环境中,还是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着值得研究的数学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尤其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王茹梅 《大观周刊》2011,(2):212-212
“问题意识”即数学教师针对所要讲述的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造成的悬念来吸引学生,从而提出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荒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有冲 《大观周刊》2012,(5):164-164
我们有许多教师时常感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其实,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一个最深刻也最危险的表现便是不愿深入思考去寻找和发现问题.而只是习惯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这正与我们长期以来只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而不去重视、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数学实验》借助计算机和数学软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猜想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等三个方面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少永 《大观周刊》2012,(26):258-258
本文总结了激发生物学习兴趣的几种方法:多用直观教具和直观的教学手段;提出问题,强化学生的注意;利用生活常识,维持学生的注意;解决实验问题,延伸学生的注意;创设好问题的情景;对学生多用激励的语言。  相似文献   

7.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才能真正表现自己,创造性地发挥潜能。学生提出问题也需要勇气,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培养数学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8.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来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新闻学概论网络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但在实践中要注意把学生主动回答问题与教师点名回答相结合,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肖淑荣 《大观周刊》2013,(9):151-151,147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其于疑”。质疑是探求新知识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识的动力。求知欲、创造性往往是从“质疑”,也就是提问题开始。学生提问题是一个求知的过程,会不会提问题体现了学生求知的能力。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从课内到课外,学生都可以提出问题。但是,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很会提问题,而有的学生什么问题也提不出,或者提的问题总是“没水平”。学生的学习水平是与平时是否会提出问题、提高高质量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可见,如何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特别重视。  相似文献   

10.
陈玉胜 《大观周刊》2013,(10):302-302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问题探究法教学作为一种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从鉴赏中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探究问题开始。问题探究法教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问题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1.
路生文 《大观周刊》2011,(44):183-183
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是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一个重要目标。本文通过调查总体阐述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常见心理健康问题,同时基于这些问题提出了作为一班之主班主任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冯瑞刚 《大观周刊》2011,(27):178-178
学贵在“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情况、学生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巧妙地设疑,可以集中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英琴 《大观周刊》2012,(29):280-280
探究性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以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掌握实验技能、理解化学知识。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中进行探究性教学呢?  相似文献   

14.
杨小荣 《大观周刊》2011,(13):54-55
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认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强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现代教育思潮中,问题意识重新成为了国内外教育界的焦点。本文根据现代教育理论,从物理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影响因素,并对提高学生问题意识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杨秀娟 《大观周刊》2013,(8):217-217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数学教学强调基本概念、知识要点、解题技巧、问题解答的学习,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致使学生不愿、不敢、不会提出河题。因此,应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创设教学氛围、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推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6.
刘萍  杨帆 《大观周刊》2012,(48):201-201
高校问题学生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因此,本文针对高校问题学生,客观分析了问题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矫正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万鸿斌 《大观周刊》2013,(7):168-168
新修订的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会学”而不是单纯的“学会”。语文教学应主动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主持意识作为播音艺术创作的一个核心问题,亦是播音主持艺术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提出培养播音专业学生主持意识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如何在播音艺术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主持意识等问题,最后以实践为基础,对学生在主持能力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刘瑾 《大观周刊》2012,(43):349-349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其能自我发现、自我学习,使教学相长,从而实现有效的教学方式途径。教师开展有趣味性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创造的激情,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才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学好数学。  相似文献   

20.
李志民 《大观周刊》2011,(52):106-106
在政治教学中.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