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又是古文运动的领袖。他的文学成就虽历来以文章著称于世,但他的词作数量亦颇丰,流存至今者尚有两百余首,小令与晏殊齐名,号称“晏欧”。他曾说过:“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故其诗曰:‘多情怀酒伴,余事作诗人’也。”(《六一诗话》)至于词,他虽在风格上受到花间、南唐尤其是冯延巳的影响,却也不乏疏隽深婉、沉着蕴藉的佳作,亦如罗泌所言:“盖尝致意于诗,为之本义,温柔宽厚,所得深矣。吟咏之余,溢为词章。”可以说,他是北宋初期的重要词人。欧阳修诞生之时(…  相似文献   

2.
秦观(1049-1100)是北宋后期文坛上的重要作家,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的诗、词、文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在宋时已被众多总集收录、刊刻.整理秦观著述在宋代收录刊刻的状况将给秦观及宋代文学研究提供文献之助.  相似文献   

3.
在赋学史上,庾信《愁赋》是一篇直接以人的感情为描绘对象的赋。其文本已经亡佚,在宋代的类书和古注中还存有佚文,且此赋在宋代文学中引起很大的回响,北宋诗歌中已经化用其意象,而南宋的遗民词人则喜欢整体上用“庾信《愁赋》”这个意象,以表现其亡国之余的内心痛楚。庾信《愁赋》的成功之处, 在于其运用了化虚为实、“一与多”对比、比喻、拟人、拟物等修辞手法。最后本文又从赋体文学史上作纵向的比较以见其艺术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情真韵美     
词源于民间、起于隋唐,发展到宋代成为我国韵文史上与诗并行的形式。在宋代众多著名词家中,以毕生精力在词坛开疆拓土,奠写宋词昌盛基础者当首推柳永。作为一代杰出词人,近千年来却无人肯认真为其树碑立传。不是不能,而是史官、文人不肯为其写传、立碑。当然这同柳永放荡不羁,经常出入于秦楼楚馆、歌台舞榭背负的“多游狎邪”之名有关。柳永生前身后从未摆脱掉“怪胆狂情”的浪子名声。羁旅京城的关西作家  相似文献   

5.
我国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宋代山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人,生于公元一○八四年(宋神宗元丰七年),卒于公元一一五五年(绍兴二十五年),享年七十多岁。李清照是婉约派词人,她的词以委婉含蓄、清秀新颖著称。如“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寂寂”,“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均为佳处。她在散  相似文献   

6.
辛弃疾被认为是宋代豪放派词人的领袖,曾写下许多慷慨豪迈的英雄壮词,在词坛上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的那些优秀爱国词作毫无疑问成了中华民族万世不移的瑰宝.  相似文献   

7.
论秦观的恋情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杰出词人秦观,在中国词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李调元在《雨村词话》中说:“秦少游《淮海集》,首首珠玑,为宋一代词人之冠。”他的词清丽凄婉、“和婉醇正”,渗透着伤心的泪水,充满着深重浓郁的愁恨,被后人称为“古之伤心人”。其名声、才华每与乃师苏东坡、同门黄庭坚比肩,被后世誉为“婉约之宗”。现存《淮海集》80多首词中,描写恋情相思、离愁别恨的占一半以上,但秦观笔下的恋情词与前辈词人乃至同时代的词人相比,很少带有浓重香艳的脂粉气。在传统的题材范围内,秦观把原来的艳情词改造为表现真挚爱情的纯正雅词。他多愁善感,性格柔弱,…  相似文献   

8.
沈妤 《大观周刊》2011,(47):15-15,13
由于各自的特殊地缘及所处时代的差异,花间词主要表现出“词为艳科”的风格,南唐词则体现出“南国之音哀以思”的哀婉特点。这两个不同的艺术流派从西蜀词人及南唐词人的创作特点中可以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仁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文学家,在我国文学史上,做出过杰出的贡献。他的词,现存比较可靠的只有五六首.但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对北宋初期“浮糜”“艳丽”的形式主义词风有所突破,具有开创意义,对后来的豪放派词人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访,作为一门社会性和政治性的活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早在周朝时期,周天子为了了解各诸候国的民情风俗、政治臧否,专门派遣一个职名“輶轩使”的官吏到各地去采集民间歌谣,以观政绩,正像《诗·关睢》小序上说的:“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恩,其民困。”怪不得宋代人说,《诗》三百篇是“断烂朝报”(意即报纸),大概也就是因为它是和采访连在一起的吧。据查证,最早使用“采访”一词的,是东晋历史学家于宝,他在名作《搜神记·序》中道:“若使采访  相似文献   

11.
古代词人的美号宋代饶节有“间携经卷倚松立,试问客人何处来”之句,人们称他做“倚松老人”。北宋词人张先,因词作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语,而被人呼为“张三中”。张先又有“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使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  相似文献   

12.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南渡后的词与前期词相比迥然不同。其后期词表达了深沉的哀愁 ,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词人融愁于景 ,溶愁于酒 ,借典抒情 ,把抽象的情感形象化。  相似文献   

13.
苏轼词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他在创作上以其独特的抒情个性,豪放不羁的风格见长。研读东坡的词作,我们可以体验到词人对人生不凡的体验和超越。他向往高远,又能善处穷途。词人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超然旷达,随遇而安,看穿忧患,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4.
杨红 《新闻世界》2011,(4):145-146
中国人对古典诗词的陶醉,是经历了上千年而愈加醇厚的,上世纪70年代末,我们国家曾经确定了10多位我国历史上有代表性的作家,其中唯一的女词人则是李清照。李清照对词有自己的独到的理论建树,力主词"别是一家"说。明确了词作为音乐文学应有的艺术特性并与诗相区别。她工诗能文,词为宋朝一大家。  相似文献   

15.
蒲向明  焦福维 《档案》2024,(2):49-57
陇南诗碑与题壁诗,在文学风教方面表现为明显的文化辐辏状况,其中心在伦理教化,有丰富的地域内涵和鲜明的民间性特征,文学风教特性主要表现在:题咏讲究“翰藻”,以美启志,以诗化育;倡扬“慕贤”,以先贤遗风,释怀古之幽;以诗养德,品有华美,信守“安道苦节”;崇儒风雅,颂挽乡贤,嘉美“义善之举”。能区分“文”“笔”并注重二者之间的依存关系,通过情感激发与调节,熏陶后人,以契合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16.
李宇瑛 《大观周刊》2012,(29):36-37
李清照(1084—11557),号易安居土,是我国宋代杰出的女作家.也是宋代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山东济南人。生于北宋元丰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一岁。她自少便有诗名.她的诗、词、散文均有非常高的成就。要数在词方面造诣最高。据全宋词载录李清照词共47首.其中又以咏花词为最多.竟有35首写到花.而“花”“酒”又是李清照词的主要意象.  相似文献   

17.
最近,王元化先生任名誉主编,胡晓明先生任主编的"近代上海文学系年丛书",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丛书按诗、词、散文、戏曲分出四本。笔者在编著《近代上海词学系年初编》时,遵循系时系地原则,以发生在上海地区的词学活动为整理对象。其中考释了沪上部分词人生卒年以及主要词学活动。现归结如下,恳请方家指正。简单地说,近代上海词人群落主要由本地词人和流寓词人两方面构成。为了更好地说明,以下分三个时期加以整理。前期(1840—1866)本地词人主要有江苏娄县(今上海松江)黄  相似文献   

18.
功夫在画外     
宋代大诗人陆游教导他儿子如何学做诗时说:“尔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相似文献   

19.
《漱玉词》是我国北宋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词集。李清照作为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诗文都很有气魄和独创性,但其主要成就,还是表现在词的创作上。她的那些真挚清新,脍炙人口的词作,不仅蜚声当时的词坛,而且对后来的词人也产生了不少的影响。《漱玉词》具有这样永恒的艺术魅力,是因为她符合我们民族的欣赏习惯,体现我们共同的审美理想,探讨这一审美理想形成的基础及其基本特  相似文献   

20.
苏文娟 《大观周刊》2011,(27):27-27,30
在以传统儒家文化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男权文化中,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却有着极强的女性意识,她的词以鲜明的女性笔触抒写女性坦率纯真的心灵,卓然自成一家。本文认为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欣赏自我形象,追求人格精神;②青春的觉醒,大胆热烈地追求爱情;③突破传统观念,极力张扬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