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代以来,中西体育之间的交流、融合与冲突始终与近代中国社会所处的情景有着紧密的关系。而近代中国社会中所存在的文化保守主义情结在不同时期内一直对中国体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文化保守主义在纠正西方体育的过度膨胀与扩张、弘扬民族体育文化、保持世界体育文化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文化保守主义自身所具有的文化逻辑,使得中西体育文化交流中会出现民族主义和文化焦虑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体育电影是向大众传播体育文化、体育意识和体育形态的重要载体,不同时期的体育电影随着历史时代文化主题的演变呈现不同的时代文化特征,从近代的"救亡图存"、新中国初期的"体育即政治"到市场经济中"人本"体育思想的觉醒,中国体育电影一直在宣扬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同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励志主题。在新时期,应进一步拓宽和挖掘体育电影主题,探索用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去弘扬体育的积极意识形态,关注人性本身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采用媒介舆论与体育建构的理论分析框架,解读1840-1927年中国近代体育的历史变迁.研究发现:从身体的视角看,中国近代体育话语经历了从技术主导到精神诉求再到文化启蒙的"身体话语"演变路径;从议程设置的嬗变看,近代媒介所设置的体育议程经历了从洋务时期的"西洋兵操",到维新时期的"尚力、贵武",再到清末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关注,五四时期的体育则成为社会公共议题,在媒介舆论的引导下,国人逐步认识到体育的竞技、健身、娱乐价值;从传播方式的变迁看,中国体育近代化历程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报刊舆论的引导下,"不自觉"——"自觉"两种不同方式的呈现,彼此交互融合,共同推进;从舆论引导的主体看,则经历了从士绅精英到思想家精英再到知识精英的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体育文化重构的过程可以描述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渐次被去中心化与西方体育不断被主体化.现代化背景下的主体需要与近代西方体育价值的暗合是近代中国体育文化重构的内在动因.近代中国体育文化重构为新中国体育设定了历史前提,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走向体育大国、体育强国和中国体育现代化建设提出了重构后奥运时期体育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纵观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的演进历史会发现,体育思想的形成从没有脱离政治的轴线,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演进历程中同样贯穿了民族主义政治的基本情怀.从清末开明专制运动下的军国民体育思想的萌发、早起议会制度和强人政治下军国民体育思想由盛而衰到国民党威权政治下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勃兴,都暗潜着近代中国体育与政治的紧密联盟.把握近代中国体育思想的政治意涵,一方面有利于近代中国体育突破传统思想的约束,开启与西方体育结合的现代化;但另一方面,由于对传统文化中实用理性的强化,也使我们过于强调了体育的工具性、社会性和适用性,削弱了体育的人本性、生成性和发展性,影响了其科学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清末西学传人中国,近代中国体育在与西方体育文化的碰撞中,逐渐融合,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近代中国体育文化.运用文献资料法论述了近代中国体育的变化:近代体育思想在中国传播,近代体育运动在中国兴起,近代体育竞赛活动在中国的开展.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教学在我国已经历100余年的发展历史。纵观近现代100余年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演变,无不折射、反映出特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近代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嬗变过程,揭示其发展规律,对于明确和构建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代音乐中的体育话语清晰呈现了从新身体至新国民进而新国家的逻辑思路,与之揭示音乐中体育话语所蕴含的力度。在现今国家提倡先进文化引领和鼓励文化创新的背景下,论证音乐中身体话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阐释音乐与体育的互动关系,以及其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延续,既有助于增强其国家层面的说服力,更有助于处理音乐在体育和人生层面的现实处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思辨等研究方法,以近代身体话语为主线,重点考察音乐实践中体育话语的生成逻辑。研究认为:近代音乐实践中,创造新身体是体育话语生成的逻辑起点;塑造新国民则成为体育话语生成的应然逻辑;而构建新国家是体育话语生成的逻辑终点。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身体文化语境下的体育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身体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物质载体,身体文化时体育的价值观有深远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出现促进了后现代身体文化的形成,在具有浓郁色彩、重视身体意识的后现代身体文化影响下,当今社会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呈多元化倾向,给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0.
蔡锷是清末民初资产阶级杰出的爱国将领,其军国民体育思想对我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了蔡锷军国民体育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和教育背景.梳理了蔡锷军国民体育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体育救国、尚武精神、军事教育、体育强民.蔡锷军国民体育思想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较强的政治性和实用性以及多维性等特征.其历史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促进了军队规范化建设,改良了社会风气,推动了近代教育和近代体育的发展,对于当代体育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