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跃课堂气氛,触发学生的主动性:兴趣是学好历史的第一要素,没有兴趣,历史教学的任务就无从落实。运用多媒体技术,将音乐、动画、图像等丰富多彩的媒体集合在教学中,使单调呆板的历史知识变得鲜活起来,学生可以看到屏幕中的影像,听到其中的声音,触击键盘和鼠标。  相似文献   

2.
[小引]雨果说,建筑是石头写成的史书。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也说过,无论是巍峨的古城楼,还是荡满蛛网的旧庭阁,无形中都在述说乃至歌唱时间漫不可寻的变迁。建筑作为一种艺术,常常于潜移默化之中触击着人们的心灵,历经时代的变迁,而倾注成为一种表达思想文化的象征,甚至成为时代精神的标志。因此,建筑是历史和智慧的见证。感受中国人民的智慧,领略华夏文明的历史,就让我们在这美妙的建筑音乐中漫步吧![名家走笔]松堂游记朱自清去年夏天,我们和S君夫妇在松堂住了三日。难得这三日的闲,我们约好了什么事不管,只…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面临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历史假设与想象类问题是其中的一部分。以笔者带领学生在中学实习时的观感以及自身在大学教学中的体会而言,对这类问题的回答常常比较简单:历史是不能假设与想象的。这种“简要”的回答,不但回避了历史想象与假设在历史研究中的实际存在,也堵塞了历史教学中的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4.
从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出初一历史教学“三步法”,即:教会走、牵着走、放着走。对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有较大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作为普通高中的历史教师,我们常常有被“边缘化”的感觉:功利性教育的强烈冲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难以突破、学生兴趣的或缺、教者学养的局限等等,既极大地制约着历史教育在启迪智慧、滋润灵魂方面积极作用的发挥,也严重影响着中学历史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当然也严重影响着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中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教学中应当注意“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那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二、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三个基本要素,时间、地点是确定史实存在位置和演化情景的纵横座标。三、教学中应当注意把握“自主探究、群体合作”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找到最佳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着不同时代的文明,凝聚着浓厚的人文精神,闪烁着人类的智慧。在我国的艺术作品中,有许多反映我国近代、现代革命历史的优秀艺术作品,如歌剧《江姐》、《白毛女》,舞剧《红色娘子军》等。在这些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塑造了许多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激励和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对革命历史题材音乐作品兴趣不大,而对贴近自己生活的艺术,如流行歌曲、动漫歌曲兴趣很浓。  相似文献   

8.
何谓“神入历史”?就是“使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当时的情况,例如:假设你是生活在当时的人,你会怎么想和怎么做?”“神入”(Empathy)一词是从西方历史教学界传入我国,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应置身于历史发展的环境中去观察历史,站在历史人物的立场上去研究历史,从而把握历史人物的思想、情感、信仰、动机和意图等,并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变化,从而更好地感悟历史,从历史中获取乐趣和智慧。  相似文献   

9.
人蕴藏着极大的智慧,但这种智慧需要教育才成为现实。课堂作为实现教育的主渠道,其作用是巨大的,忽视课堂教学改革不利于挖掘智慧的潜能,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历史课作为中学教学的主课程,面对课堂教学改革,历史教师应该怎么办?教师要善于激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夸美纽斯说“假如教师想用知识去照耀一个置身于无知之中的学生,就必须首先激起他的注意”。现代科学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面对感兴趣的事物,才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才会努力去认识它、探究它、占有它。因此,注意和兴趣是主动获取、乐于探究的两个支点,是…  相似文献   

10.
张宏 《甘肃教育》2007,(11X):31-31
历史人物是历史知识的三个要素之一,是中学历史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历史人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讲好历史人物不仅是学生学好历史课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方式,那么应该如何讲解历史人物呢?我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初中历史课教学中的三项任务之一。而在各种历史学习能力之中,历史思维能力又居于核心地位,它控制并制约着学生其他历史学习能力的发展,指挥并调节着学生其他历史能力的运用,是初中学生各种历史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相似文献   

12.
在进行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教学时,大多教师都会遇到两大困惑:一是包括思想、科技、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内容的文化史内容,在历史课中怎么教?二是对曾经在必修一(政治史)和必修二(经济史)中出现过的文化史内容又该如何处理?笔者根据中学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认为可以基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上述两大困惑,一是从历史的角度学文化,二是从文化的角度学历史。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因此,我们在传授历史知识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发挥历史教学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的能力。随着能力培养要求的深入,历史概念的重要性就显得日益突出.因为让学生掌握历史概念,既是发展智慧的核心,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基础,是教学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4.
《吕氏春秋》中存在着丰富的音乐思想.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理解.必须把握好两个问题:一是应把《吕氏春秋》的整体内容纳入音乐思想研究.全面把握其天人结构、音乐史论、音乐人三个层次;二是在理解《吕氏春秋》音乐思想的历史意义时.应把握好其音乐存在的非独立性和音乐追求的人间进取性。  相似文献   

15.
一、在历史中寻找历史智慧 历史是充满智慧的学问。历史教学要善于从历史的瀚海中、从貌似常规的现象中,以其独具的慧眼,去发掘那些蕴含着哲思的历史交汇点。历史智慧的本质是富于永不枯竭的创造力,并洋溢着哲理的洞见。我们不能满足于静态的占有和表述没有经过加工的知识,单纯的知识可以老化和过时,但溶入了智慧的知识,却能具有永久的生命力。对于历史教师而言,要善于透过历史之琴弹奏出一曲曲动人心魄的旋律。  相似文献   

16.
2007年高考历史卷在6月9日露出真容.作为教学第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对以下几点感受尤其深刻:试题考查的是课程知识.而不是教材知识;历史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历史智慧比历史知识重要;充分体现历史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事实向广大师生证明,必须转变教学观念.用课程观取代教材观。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音乐以其特有的方式在社会发展、个体发展以及教育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融进一个个音符之中,有效地记载和传承着人类的灿烂文明。音乐担负着探索人生要义的使命,也承担着指导人生道路的责任。总之,人类生活如果没有音乐是不可想象的,尤其是对于人的情感世界来说,音乐无异于空气和水一般重要。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学四突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大豪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学,一把是音乐。”这足以说明音乐教学的重要性。而以往的音乐教学模式里已不适应现代教育,与素质教育也背道而驰,更谈不上受孩子们的欢迎了。那么如何让幼儿更加喜欢音乐、乐意参与音乐呢?  相似文献   

19.
李军 《中学文科》2006,(10):81-81
所谓历史文艺作品,就是以历史题材为内容的诗歌、小说、散文、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电影等。由于它们以历史为内容,这就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可利用的条件。由于它们以各种形象为表现手段,这就使其在历史教学的直观性方面具有了可供使用的价值。不仅如此,历史文艺作品对历史的反映比起普通历史资料来说,还具有更集中、更强烈、更典型、更普遍的特点。现笔者就历史文艺作品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指导思想及应注意的问题略谈几点浅见,以便同行赐教。  相似文献   

20.
历史阅读课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好历史阅读课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历史阅读课要完成三个基本的教学环节:明确教学目标;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成果进行检查和评定。三个环节缺一不可,构成完整的历史阅读课的课堂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