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随着创业企业的发展,其公司治理成本不断增加,其中代理成本过高是创业企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困境之一.互联网新媒体在曝光问题、促进公司整改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媒体治理成为公司治理的新思路.通过对2017-2019年上交所主板上市的632家公司的取样研究,实证检验互联网新媒体关注度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新媒体可以显著降低全样本公司的代理成本,而且对于民营上市公司的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加强媒体外部监督质量对于提高我国公司治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尽管许多管理顾问建议企业可以将部分技术开发活动进行外包,但是对于企业内部RD与外部技术获取之间的作用性质及其条件却知之甚少。本文构建了一个超越对数创新产出函数,利用中国31个省份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投入-产出数据检验了企业内部RD投入、外部RD投入以及外部技术引进(直接技术利用)之间的替代性和互补性。研究结果表明,当企业具有更强的技术吸收能力、较大的经济规模和具备以往技术转让经验时,内部RD与外部RD之间的互补性较强;而企业的RD投入(技术开发)与外部技术引进(直接技术利用)之间一般呈现出替代性。可见企业在不同的技术活动阶段、采用不同的技术活动形式时,外部技术的替代性与互补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许建伟  陈彦斌  刘琨 《科研管理》2020,41(10):11-20
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7-2017年相关样本数据,本文从外部审计的公司治理与信息传递功能出发,构建实证回归模型,研究了外部审计质量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高质量外部审计有助于营造企业创新氛围,推动企业创新活动;并且,外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可分别通过缓解企业内部代理冲突和降低企业外部融资约束两条作用机制推动企业创新活动。该结论不仅丰富现阶段资本市场审计有关外部治理及信号传递的理论,并且对监管部门、审计师事务所、企业治理层、金融部门以及社会投资者在推动创新实践方面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2019—202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营商环境、企业家冒险倾向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且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营商环境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企业家冒险倾向的回归系数在对创新投入以及创新绩效的作用中均显著为正,且验证企业家冒险倾向的中介作用以及调节作用时系数也显著为正。结果表明:企业家冒险倾向正向促进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创新投入促进创新绩效,并且创新投入在企业家冒险倾向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营商环境也在企业家冒险倾向对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并且营商环境也能正向调节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即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中,创新投入的转化率会更高。文中将外部经济环境纳入模型,丰富了创新前置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陈岩  张斌  翟瑞瑞 《科研管理》2016,37(4):16-26
论文嵌入中国情境,利用3SLS方法探究中国制造业国有企业债务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由实证结果发现,国有流动债务负向影响创新投入,正向影响创新产出;然而,长期债务负向影响创新产出,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明显。国有企业高投入、低效率的创新现状表明,委托代理冲突是国有企业代理问题的主要矛盾。从创新效率的角度来看,适度地提高流动债务比例、降低长期债务比例,有助于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对企业发展壮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2014—2015年新三板挂牌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司治理、创新投入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创新投入促进公司绩效的提高,但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股权集中度对创新投入和公司绩效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股权集中度的增加将降低公司创新投入的产出绩效;股权制衡度和董事会规模对当期创新投入和下期公司绩效均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将公司治理作为中介变量探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借助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2012-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的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实证资本市场开放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沪港通制度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创新投入;(2)沪港通政策能通过优化标的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主要通过降低公司治理中的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3)沪港通政策对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为此提出政府应加强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规则和监管制度等,而企业也应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加大创新投入。  相似文献   

8.
将公司治理作为中介变量探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借助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2012—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的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实证资本市场开放对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公司治理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沪港通制度实施能够显著提高制造业企业的研发创新投入;(2)沪港通政策能通过优化标的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主要通过降低公司治理中的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3)沪港通政策对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为此提出政府应加强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规则和监管制度等,而企业也应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加大创新投入。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公司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但绩效良好公司为何创新投入下降?本文以2012-2019年附属企业集团的上市子公司为样本,基于代理理论视角,探索阻碍绩优子公司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子公司绩效良好时,其创新投入下降;母公司的掏空行为、公司间的关联交易、高管的代理行为阻碍了绩优子公司的创新投入。进一步探索如何降低绩优子公司代理行为发现:独立董事对子公司两类代理行为的监督约束作用不明显;机构投资者能够抵制母公司对绩优子公司的利益侵占行为;外部制度环境削弱了高管的代理行为。研究从代理理论角度揭示了绩优子公司创新投入低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从管理层、公司层、环境层三个层次为如何降低子公司代理行为,释放创新潜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2009—2011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创业企业IPO后的董事会结构对企业研发资源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企业IPO后创始高管团队控制董事会程度与企业研发资源投入正相关,创始高管团队持股比例及股权分散程度与企业研发资源投入的关系亦是如此;进一步发现创始高管团队持股比例与股权分散程度的交互作用加强了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而在创始高管团队控制董事会程度、创始高管团队持股比例与股权分散程度的三重交互作用中,创始高管团队控制董事会程度与持股股权分散程度之间存在互补作用,与其持股比例之间存在替代作用;研究还揭示外部专家型董事而不是外部监管型董事对企业研发资源投入更为关注.研究结论从董事会结构进化论的视角,为创业企业优化IPO治理结构、促进企业研发资源投入方面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经理人实施的是代理人行为还是管家行为是其在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的预期利益权衡之后做出的理性反应,也是与企业主博弈的结果.在我国民营企业外部制度约束薄弱、内部治理机制失效的条件下,经理人的理性选择更多地表现为代理人倾向.因此,为约束经理人代理行为,而激励其管家行为,通过对经理人代理和管家行为倾向特征的分析,从民营企业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角度提出了各自的公司治理选择.  相似文献   

12.
徐宁  姜楠楠  张晋 《科研管理》2019,40(7):163-172
设计有效的激励契约以引导高管在资源约束条件下进行理性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是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本文采用2007~2014年中国中小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均值T检验与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检验了高管股权激励对中小企业双元性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授予高管股权激励的中小企业,自主研发投入水平、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水平等均明显高于其他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路径方面,股权激励强度越大,中小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内部自主研发,而非外部技术引进;在技术创新模式方面,股权激励强度与突破性创新模式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是传统委托代理理论与行为代理模型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论为创新导向的公司治理制度设计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层管理者的创新经验作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对企业获取开展创新活动需要的知识、信息等资源至关重要,但现有研究并未有效回答"高层管理者创新经验在何种情境下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产出"的问题。基于高阶梯队理论和制度逻辑理论,本研究以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究了高层管理者差异化创新经验对上市公司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层管理者创新经验对企业创新产出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相较制度环境差异大的外省公司,高层管理者从与焦点公司制度环境差异小的本省其他公司习得的创新经验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强;与创新活动嵌入程度低的独立董事相比,创新活动嵌入程度高的非独立董事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4.
王旭  姜雪  张召珍 《情报科学》2012,(8):1242-1246
借助于信息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在探究现代公司环境下因两权分立所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委托代理关系下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从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的角度提出公司治理对会计信息披露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基于内、外部公司治理的会计信息披露建议。  相似文献   

15.
胡冬梅  赵璐  陈维政 《软科学》2024,(2):103-110
选择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构建高管团队危机注意力视角下组织韧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危机注意力、创新投入战略、资产剥离战略均是促进组织韧性提升的关键因素;当单独考察两种战略的影响时,高管团队危机注意力通过资产剥离战略对组织韧性的作用效果优于创新投入战略;当同时考虑两种战略的影响时,在高资产剥离和高创新投入战略或低创新投入战略和高资产剥离战略的作用下,组织韧性呈现出上升趋势;高管团队风险偏好能够有效增强高管团队危机注意力对创新投入战略或资产剥离战略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已成为企业创新范式的共识,税收作为政府与企业关系的核心要素,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通常认为,税收征管力度的增强会增加企业税负,从而抑制创新投入。然而,税收征管增加企业避税成本,激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以获取研发创新相关的税收优惠;税收征管作为企业外部治理因素还能够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缓解企业创新投入的融资约束。本文利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利用工具变量等方法考察了税收征管力度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面临的税收征管力度越大,越倾向于增加研发创新投入以及其他创新活动。进一步地,从政府廉洁程度、政府效率和法治水平测度企业所在城市的制度环境,研究发现制度环境对税收征管促进企业创新投入的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在当前减税降费背景下,规范税收征管的同时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有助于激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  相似文献   

17.
基于2010 — 2016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153家企业的面板数据, 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分析风险投资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具体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风险投资支持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够产生额外的激励效应,但这一效应并不能直接促进企业增加相应的创新产出,我国的风险投资在推动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方面效果不甚理想;在地区市场化进程、知识产权保护、对外开放水平的调节作用下,风险投资引致的额外研发投入能够间接地增加企业的创新产出,即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能够提高风险投资引致的额外研发投入的产出效率,增强风险投资的创新产出效应,且在对专利进行细分后发现,这一促进效应主要在企业的发明专利中显著。研究结论对于优化我国的风险投资发展政策、合理有效地发挥风险投资的创新增值作用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公司研发投入与高管薪酬激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胜蓝 《科研管理》2011,32(9):55-62
信息技术业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公司成长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公司研发项目周期较长、不确定性较大等特点很可能导致基于公司短期经营业绩的薪酬激励方案降低高管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本文通过对2007-2008年中国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强度和高管薪酬激励的实证考察,结果表明公司董事会通过薪酬方案鼓励公司高管提高研发投入强度以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而且,研究表明公司薪酬方案更倾向于奖励提高研发投入强度的公司高管团队,而不是公司CEO。  相似文献   

19.
尚洪涛  祝丽然 《科学学研究》2019,37(10):1825-1835
本文选取2011-2015年我国新能源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研究不同规制约束下,政府环境研发补贴对环境研发投入和环境绩效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环境研发补贴对企业环境绩效具有积极的促进效应,企业环境研发投入在政府环境研发补贴与企业环境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政府环境研发补贴在较高的内部规制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研发投入与企业环境绩效,企业环境研发投入在较高的外部规制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绩效;当企业面临高外部规制和高内部规制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对企业环境绩效的促进作用最强;当企业面临内外部规制一强一弱的制约时,相比于低外部规制和高内部规制,政府环境研发补贴在高外部规制和低内部规制下更能促进企业环境绩效的提升。本文研究结论对提升政府环境研发补贴绩效和新能源企业环境研发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黄庆华  张芳芳  陈习定 《科研管理》2019,40(11):257-265
本文在控制高管长期激励的基础上,研究高管短期薪酬是否激励了企业技术创新,并探讨了外部监管对高管短期薪酬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以2008-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高管短期薪酬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增加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并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外部监管对高管短期薪酬与企业技术创新二者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外部监管力度更大,高管短期薪酬产生的激励作用越发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可通过合理设计短期薪酬激励高管成为更优秀的创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