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监狱的改良是国家发展进步的表现,在近代监狱改良过程中,建筑、设备、管理、制度等各方面都有很大改善,监狱改良一个时代比一个时代先进,成效一次比一次大,近代的监狱改良促进了监狱的近代化发展,在监狱近代化过程中,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监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2.
监狱的改良是国家发展进步的表现,在近代监狱改良过程中,建筑、设备、管理、制度等各方面都有很大改善,监狱改良一个时代比一个时代先进,成效一次比一次大,近代的监狱改良促进了监狱的近代化发展,在监狱近代化过程中,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监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3.
监狱已成为腐败的高发区及重灾区,治理监狱腐败刻不容缓。目前我国监狱腐败主要表现在刑罚执行变更、大宗物资采购、监狱企业运营、徇私枉法、滥用权力等方面。对于监狱腐败,建议采取建立健全监狱腐败治理相关法律制度,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法标准,加强对刑罚执行的监督制约,制定监狱主要官员财产申报检查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清末监狱改良的原因、内容及评价进行了论述,认为清末监狱改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中国监狱制度的近代化起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是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随着监狱社会前科报告制度的某些缺陷。在监狱拓宽改造的社会化职能同时,要树立监狱有所作为的积极思想,要充分发挥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关在前科消灭制度构建中的作用,并从实体和程序方面加以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6.
刘宋监狱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监狱史研究历来作为中国古代法制史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而受到学者的重视,但南朝刘宋时期的监狱状况至今未有学者专门撰文论述。刘宋时期的监狱除了因袭魏晋以来的旧制外,不论在监狱的设置和监狱制度的制定上都有一些新的发展,并对唐代的监狱制度产生过影响,成为了唐代监狱制度的来源之一。因此笔者试图主要依靠《宋书》和《资治通鉴》的相关材料,勾勒出刘宋时期监狱的大致的轮廓,引起学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监狱同性性暴力研究在我国学术界是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监狱内同性性暴力普遍存在,这与监狱亚文化、监狱管理制度和监狱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种暴力事件不仅对受害人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且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恶劣影响,从而不利于监狱矫正的效果。本文认为要减少这种同性性暴力,要改善监狱环境和监狱管理制度,以及引导监狱文化朝良性发展,同时要积极探索诸如行刑社会化这种新式的罪犯矫正制度,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此类暴力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罪犯的减刑问题一直是监狱管理中的一个难题,如何处理监狱与人民法院、监狱与罪犯、监狱与人民检察院的关系,直接关系减刑制度的良好运作。目前监狱管理活动中出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新问题即罚金刑不执行法院就不给予罪犯减刑,法院的这种做法挫伤了罪犯改造的积极性,给监狱管理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应采取相应政策以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监狱人民警察职业劳动在劳动目的、劳动任务、劳动对象、劳动手段、劳动工具以及劳动产品中的特殊性决定了监狱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在道德意识上比其他职业道德具有更高的要求,在道德行为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强烈的示范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司法实践中,监狱机关对罪犯保外就医是刑罚执行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由于监狱保外就医工作存在不少问题,造成保外就医的罪犯脱管失控、司法工作人员腐败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削弱了刑罚的严肃性与执行力,在社会上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为此,针对目前监狱保外就医工作的情况,结合实际分析监狱保外就医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加强监狱保外就医工作的提出了建议或对策。  相似文献   

11.
唐代法史编纂成就突出:《隋书》、《晋书》刑法志从史志角度揭示唐代以前法制的因袭演变,《唐律疏义》总结唐以前注律学的成就并应用于法典编撰中,《通典》则从通史的角度对唐以前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关于遣唐使废除的原因,历来是争论比较大的一个课题,目前一般认为遣唐使制度被废除主要是因为唐朝国力衰微以及当时日本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困难等,但是单从这两方面的原因来看并不能使人信服.本文从造成遣唐使制度被废除的根本原因出发.综合考虑了当时遣唐使制度被废的各个因素,试图给出一个更为客观而比较全面的解答.  相似文献   

13.
唐代诗人崔颢现存诗歌四十二首,其诗歌用韵特征与王力先生考证的隋——中唐音系基本相吻合,偶有出韵之处。崔颢诗歌用韵情况对于考察隋——中唐音系,特别是盛唐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承隋启宋的唐代科举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通过对唐代科举制度的缘起与特点的分析与归纳,得出唐代科举制度的有功之论:为下层知识分子开辟了广阔的仕途,推动了唐代文学艺术的空前发展,对社会政治和社会心理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一种公共制度,唐代科举制度对世界政治制度、文教制度与社会心理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纵囚新论     
比较唐宋两代录囚制度和赦免制度 ,可知 :唐太宗贞观六年的录囚尚存理狱之意 ,还是不同于宋代类似纵囚的录囚的 ,太宗此举也不是为邀名 ;欧阳修《纵囚论》一文只是欲借太宗录囚之题来反对宋代的大赦而已  相似文献   

16.
道教对唐代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君臣之道理论、道教的政治理性、御史监察制度和道教与唐代政治的关系调适上。本文从道教与唐代政治关系的视域进行分析,它将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唐代政治清明和臣子的力谏精神。  相似文献   

17.
唐代以道教为国教,为弘扬道教,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推崇道教的措施,道举乃是其中的一种。道举制度作为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唐代崇道的重要措施,它的兴衰反映了道教在唐代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张籍是中唐时期伟大的乐府诗人,现存诗433首.通过对其诗用韵情况进行分析,运用与<广韵>和王力考证的隋-中唐音系进行比较的方法,可以看出张籍诗歌用韵的一些特点,这对研究中唐时期的实际语音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唐代童子科举作为科举制中的一个子科目,是唐朝政府为推行崇圣尊儒政策针对少年儿童设置的一种考试,属于"岁举之常选"的科目。它自唐朝设置以来经历了一个由创立、发展到完善的过程,并且以宋朝为临界点,唐五代的童子科属于常科,之后的童子科则成为一种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唐朝虽然规定童子科为常科,但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与制举有很大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0.
唐代的僧人本是不能参加科举的,但是我们从《全唐诗》中却能看到很多僧人关于科举的诗篇,这是因为唐朝的科举制度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从唐诗中僧人与科举有关的诗篇入手,分析了唐代僧人与科举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