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促使个体品德社会化是德育的主要目的,而个体品德社会化必须通过品德内化来实现。所谓品德内化,是指个体通过教育熏陶、社会实践,对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认知、评价、选择、接受和重构,逐渐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这样一个过程。它可以分为依从、认同、信奉这三个心理倾向不同而又相互衔接的阶段。探索品德内化过程各阶段的心理倾向,对于提高品德教育实效,促进个体品德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依从的特点与培养依从是品德内化过程起始阶段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指由于判断力低或缺乏自信,或来自某种压力…  相似文献   

2.
促使个体品德社会化是德育的主要目的,而个体品德社会化必须通过品德内化来实现.所谓品德内化,是指个体通过教育熏陶、社会实践,对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认知、评价、选择、接受和重构,逐渐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素质这样一个过程.它可以分为依从、认同、信奉这三个心理倾向不同而又相互衔接的阶段.探索品德内化过程各阶段的心理倾向,对于提高品德教育实效,促进个体品德社会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角色作为理解个人社会行为的理论,一般称之为角色理论,它是研究个体社会化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品德的社会化。因为社会化就是指每一个体经过一连串的社会学习,把社会文化逐步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当然也包含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即个体把社会道德规范逐步内化,成为符合社会道德需要的人的过程。因此,在幼儿园德育中运用角色理论是有一定意义的。在幼儿园德育中,教师要引导、帮助幼儿理解、领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期望,指导幼儿的角色学习,帮助幼儿解决角色冲突,使幼儿掌握角色行为模式,从而促进幼儿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一、让幼儿扮演多种角色。不断学习新的道德知识。每种角色都有自己一套规范性的行为,一个人充  相似文献   

4.
一小学生个体社会化的意义一般认为,个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通过自己积极能动地参与社会生活,从而吸收社会文化价值规范,并形成和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或者说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经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内化社会文化价值规范,形成和发展自己个性的过程。人的整个一生的社会化是分阶段进行的。小学生个体社会化,属于人的社会化的早期阶段,也是整个人生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一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以后社会化就可能顺利实现。因此,必须重视对小学生社会化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角色是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为某一特定群体和个体在某一领域、某一活动过程中制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以及由此确定的某一群体和个体在社会和群体中所处的适当位置,即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职务和相应的行为模式。每个人在社会上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如教师这一社会角色是负责教书育人的人,作为教育者、组织者、家长代理人、学生知己、模范公民,肩负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使命。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一旦将角色规范内化,就会自觉地按照适合自己角色的行为方式来行动,最终形成与特定角色地位相适应的心理内容、人格倾向和相关品德。在品德…  相似文献   

6.
社会化心理机制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心理满足的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交互作用的方式与状态。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对象、过程及目标等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构性。社会化心理机制的四个维度,即社会角色引导、社会比较、社会学习与亚社会认同,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有创新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道德学习是以社会规范为载体的价值学习,是形成品德结构的社会化过程。社会道德通过个体的学习,转化为个体的品德。道德学习是社会价值内化与个体品德建构实现统一的过程。面对新时代德育发展的新契机、新趋势和新困境,以及德育内容的螺旋上升式发展,学校道德教育存在“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也面临各学段脱节、衔接不畅及不同程度的超前拔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个体社会性发展也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它是指个体与社会相互诈用中,通过学习和内化社会文化,逐渐形成适应该社会的行为方式,履行该社会所期待的角色行为,发展自身社会性的过程,是个体从自然人转化为符合该社会要求的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个体社会性发展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社会性发展的任务和内容不同。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了解与初步掌握社会规范,逐渐掌握社会生活技能,处理人际关系,发展自主性,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它是幼儿整个心理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如果只凭善良的愿望、苦口婆心的说教,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为品德形成受各种因素制约,十分复杂。再加青少年品德尚未定型,处于不断变化的时期,使人难于准确把握。如何使他们的品德向良好方面发展,即外在的社会道镇要求内化为个体道德品质,这其间有没有共同的心理机制、有没有普遍遵循的规律,这是探讨品德形成的重要任务。 一、个体社会化的学习过程是形成品德的具体道路。 社会化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的掌握社会经验与道德规范,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通…  相似文献   

10.
个体品德作为一种心理结构,它是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内化过程。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与个性,就得遵循个体社会规范学习与内化的规律来实施德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