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6 毫秒
1.
郭蓓 《华章》2010,(25)
中国民族声乐是以中国各民族文化为背景,以中国汉语以及各民族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点,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为准则的声、情、字、表、形相映生辉的歌唱艺术.因此学习和演唱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不但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声方法和一个好的声音,更重要的是熟知和掌握中国语言文化.语言艺术在歌唱中十分重要.日常语言表达与歌唱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从语言表达如何对歌唱技巧的提高,如何对歌唱表现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歌唱既是语言化的音乐艺术,也是音乐化的语言艺术。文章以歌唱语言为中心,主要从了解汉语字音结构的基本形态和正确掌握歌唱咬字、吐字的基本方法两个方面入手,详尽论证了正确的语言表达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歌唱心理素质,调控歌唱心理,以便取得良好歌唱效果,这是歌唱者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胡利利 《文教资料》2007,(23):189-190
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它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对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歌唱教学中要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技术。影响技术发挥的往往是学生的紧张心理。本文对歌唱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阐明了良好心理因素在歌唱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如何消除紧张心理提出建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提高教学质量与歌唱效果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5.
歌唱中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与舞台实践,本文对歌唱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探讨,阐明了良好心理因素在歌唱和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怎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对如何消除紧张心理提出建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提高教学质量与歌唱效果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多年的教学告诉我歌唱时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素质的好坏以及情感的表达方式对歌唱的训练和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也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歌唱者的歌唱质量。本文分析了歌唱中不良心理产生的种种原因,探讨如何提高歌唱者的心理素质,树立歌唱信心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谈声乐教育中情感和心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姬 《文教资料》2008,(33):135-137
歌唱情感和歌唱心理对声乐实践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发挥最佳演唱水平的可靠保证.本文对歌唱情感和心理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对在声乐教学中如何把握歌唱情感进行了分析.结合教学经验,本文作者对不同心理特征的学生在歌唱心理的把握上提出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歌唱姿势与歌唱训练及歌唱表演的关系的分析,提示从事声乐教学的人们必须重视正确的歌唱姿势的培养,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并最终使学生达到声、形俱美的完美歌唱要求。  相似文献   

9.
歌唱教学是音乐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在歌唱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将情境、游戏、朗读和音乐语言相融合,提高歌唱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歌唱是歌唱者用自己嗓音来表达情感的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如何处理好歌唱技巧与歌唱情感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个歌唱者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声乐作为一种俗雅共赏的表现性艺术,其存在和传播都离不开创造主体的积极参与.每一次感染人的歌唱都是一次歌唱技巧与歌唱情感的完美结合,这样的歌唱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娴熟的歌唱技能与技巧是让歌唱情感正常抒发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是保证歌唱情感正常抒发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如何加强中学歌唱教学呢?笔者认为:深入了解我国中学歌唱教学的现状;提高中学生歌唱的基本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歌唱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丁秀玲 《文教资料》2012,(13):103-104,108
新音乐课程改革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也为音乐教师提供了开拓进取的契机。作者针对初中学生的"演唱"现状,对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歌唱技巧作了深入的研究实践,提出了"与手指一起歌唱"、"与教师一起歌唱"、"与录音一起歌唱"、"与灵魂一起歌唱"的方法,以此唤醒沉寂的唱歌课,提高学生歌唱技巧,使学生富于激情地演唱。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当今在普通高校大学生中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歌唱教学的现状、提高的重点和采取的措施三个方面展开阐述,讨论如何才能达到提高大学生整体歌唱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歌唱表演包含在表演艺术中,是以歌唱为主体,以表演为辅助,使歌声与表演相统一的表演艺术。本文从分析歌唱表演的定义、实质、基本要素及如何提高表演能力几方面入手,对歌唱表演艺术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歌唱所独有的特点,注重歌唱语言的研究,对提高演唱水平至关重要。本文着重剖析了“吐字归音”理论,并结合演唱实践对如何“吐字归音”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利用科学的方法和理念培养出集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为一体的一专多能歌唱人才,对高校声乐教育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适应社会对复合型歌唱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歌唱理念,制定歌唱技能的不同训练阶段,使民族唱法在正确歌唱状态下得到巩固和提高。扩展歌唱者原有的音域,把民族唱法的技法应用到通俗歌曲的演唱中,提高歌唱者通俗歌曲演唱水平,在此基础上逐步训练美声唱法的歌唱技能和空泛而富有质感的美声音色,从而使三种唱法相辅相成,融会贯通,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歌唱人才。  相似文献   

17.
周蓉 《教师》2014,(3):54-54
近年来,艺术高考不断升温,高中学习声乐的人数也随之增多。在新形势下,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成为学校声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对如何提高学生歌唱能力的方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在声乐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歌唱的技能,技巧训练和培养,而容易忽视歌唱心理对教学与演唱所起的作用与影响.文章着重探讨了歌唱心理培养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进行歌唱心理培养和训练,以期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声带是歌唱的发声体,对歌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嗓音训练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站在客观、辩证角度对声带与歌唱的关系加以论述。通过论证,明确声带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理清声带与歌唱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了解歌唱过程中该如何科学的利用声带,从而进一步为嗓音训练与歌唱的良好运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歌唱教学是初中音乐课的基本内容之一,歌唱课是中学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模块之一。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歌唱教学的要求是能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歌曲。通过对初中教材中不同的单元特点、歌曲特点进行相对应的发声练习探索,来提高初中生的歌唱能力,从能唱到会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