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位同行在一篇短文中提到,新闻界个别记者不讲信用。比如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们约定时间,同步发表某新闻,他却违反诺言,“捷足先登”,抢先把新闻捐出去,结果把别人“涮得够呛”。既然相互有约在前,就应该讲究个“信”  相似文献   

2.
读过今年第四期《新闻战线》发表的孙友深同志的文章《新闻改革,难!》,颇有同感。文章提出的“新闻改革难,关键在于新闻体制的束缚,总编辑几乎没有自主权。”是一个大胆的、实事求是的披露。孙文谈到:“编辑记者有怨气——埋怨总编辑胆子小。”其实,总编辑胆子小,也是事出有因的。自1957年反右到十年文化大革命,“左”的乌云长期笼罩着新闻界。在一些总编辑中,由于身处新闻工  相似文献   

3.
《“北京白鸡”在全国28个省市区“落户”》的消息,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奖后,一些同志要我谈谈采写这篇稿件的体会。说实话,我是有一种“撞大运”“撞”上了的感觉。谈谈它的“出笼”前后,目的是总结提高,就教于新闻界同行。去年一年,农村形势比较平稳,跑农村的记者大都感到好的新闻题材少,眼看十一月份了,我也没有写出满意的东西来。一次,总编辑满运来同志在聊天时对我说,近来报纸版面真正的新闻不多,能不能抓一两条好的、活的新闻? 我去“抓”了,碰到的却是一个鉴定会。我硬着头皮来到“北京白鸡823纯系配套系的育成”鉴定会会场。在这里我见到了几位熟悉的畜牧专家,通  相似文献   

4.
这篇文章是根据中国青年报总编辑徐祝庆同志最近在该报一次记者会议上的讲话整理而成的,讲话内容虽是针对中国青年报的具体情况而言,但对新闻界同仁亦不无启发,故征得作者同意,本刊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在去年12月举行的东盟记联会议期间,我们同新加坡新闻界同行进行了广泛接触,发现他们对新闻学有一个“共识”,新加坡记联秘书林新进先生把它称之为“同步新闻学”,即新闻界与政府在重大问题上要保持一致。他们强调新闻实践必须适合新加坡的国情,反对照搬西方“新闻自由”的模式,不主张把新闻当成“第四种权力”与政府对立。林新进先生在新加坡记联机关刊物《报人》上曾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加坡的新闻实践》的文章,综合新加坡《海峡时报》(英文)、《联合早报》(华文)和《每日新闻》(马来文)三家报纸的总编辑张业成、黎  相似文献   

6.
如果有人问我,作为一个编辑,你最近对新闻写作方面有什么想法? 我将不假思索地回答:首先拿出合格品来。何以如此?且听我道出几条理由。“质量品种效益年”和新闻界 1991年,我国的第一个“质量品种效益年”,新闻界在宣传上卖了很大力气。但是有一件事新闻界同仁似有同感,更需要开展一个“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恐怕是新闻界自己。新闻稿件“市场”,供大于求,可以说是绝对的“买方市场”。这一点有目共睹。通讯员的稿件难上,记者的稿件也难上。按理说这种市场环境是有利于促进新闻作品质量的提高的,但是令人奇怪的是,这种压力的正效应并不明显。一些人宁可用很大的气力去推销劣质品,而不愿意把这些力气花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于是,推来选去,常常只能用一篇相对好一  相似文献   

7.
这篇文章是根据中国青年报总编辑徐祝庆同志最近在该报一次记者会议上的讲话整理而成的,讲话内容虽是针对中国青年报的具体情况而言,但对新闻界同仁亦不无启发,故征得作者同意,本刊摘要发表,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8.
春节刚过,喜讯临门.一上班就看到《中华新闻信息报》1月25日一版刊登的一则令新闻界为之感奋的消息.这条消息说,去年12月24日,湖北省委书记、省长贾志杰在省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发表讲话,《湖北日报》记者根据有关领导同志的要求,写了一篇长达3400多字的稿件.稿件送审时,贾志杰在发稿单上批道:“我  相似文献   

9.
类别:新闻采写学编号──新闻的配套开发所谓的“配套式”是把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的配套。这是中国新闻工作者的一种创造。在国外的报纸上,新闻报道是有的,新闻评论也是有的。但是,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像我们的报纸上这样配套发表,则是很少的。这种配套的言论,有时是编期看到记者的稿件有一个重要的思想需要单独抽出来加以论述,故而配了一篇评论,与新闻报道同时发表;有时,这种评论则是由记者自己撰写的。运厅这种方式,一般是由于这样几个原因:(一)记者在报道中虽然说了一些话,但是觉得言犹未尽,有单独写一篇评论的必要;(二…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新闻界宣扬客观原则,强调新闻报道是记者对事实的“客观”叙述.记者只是把已经发生的事实记录下来.告诉人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是谁干的:记者不应在新闻中“掺进自己的意见”,不应作“个人评论”。在西方新闻界一直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记者的舌头是缩在后面的”。然而,随着新闻传播的“全球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西方主流媒体所高扬的所谓“客观公正”并不是一种绝对的真实存在。  相似文献   

11.
一位同行在一篇短文中提到,新闻界个别记者不讲信用。比如几家新闻单位的记者们约定时间,同步发表某新闻,他却违反诺言,“捷足先登”,抢先把新闻捅出去,结果把别人“涮得够呛”。既然相互有约在前,就应该讲究个“信”字。若要抢,干脆事先声明“我反对同步”,那就大家各显神通好了。对那种缺乏信义的行为,同行们加以谴责,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对于报道新闻是否需要“同步”,我在根本上却有不同的看法。大家知道,目前全国报章杂志已达几千种,  相似文献   

12.
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关于责任意识文坛流行着“文责自负”的说法,即谁写的文章谁负责。这在一般情况下是不错的,特别对于学术、理论文章、文艺作品,更是不争的原则。但在新闻工作中,就不那么适用了。因为新闻工作是一种群体活动,并不仅仅是记者或作者个人的行为。记者要根据编辑部的方针意图采访写作,记者和作者的稿件要经过编辑、总编辑的层层编审方能发表,有的稿件还要经有关领导部门的审核,而新闻事实的来源也十分复杂。所以“文责自负”仅是调整报刊社与作者之间的一种内部关系。作者的文章一旦发表,对社会、对被涉及人都产生了一种外部法律关系。各国新闻立法均具体明确了这些不同的法律关系,明确了不同主体的  相似文献   

13.
记者既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新生事物的发现者;新闻的本质在于发现,写作在其次。目前,新闻界持这种观点的人越来越多。但如何发现新闻?众说不一,莫衷一是。比较权威的是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同志在《中国记者》1997年第6期上发表的《积极开发自己的发现力》的长篇文章,以及前不久出版的《记者的“发现力”》的专著。所以,笔者一度认为:如何发现新闻是个大题目,不是什么简要的公式可以概括了的。但是,看了《新华文摘》2002年第一期转自《发明与革新》杂志的一篇短文———《科学发现的公式》后,笔者的想法改变了。《科学发…  相似文献   

14.
在去年12月举行的东盟记联会议期间,我们同新加坡新闻界同行进行了广泛接触,发现他们对新闻学有一个“共识”,新加坡记联秘书林新进先生把它称之为“同步新闻学”,即新闻界与政府在重大问题上要保持一致。他们强调新闻实践必须适合新加坡的国情,反对照搬西方“薪闻自由”的模式,不主张把新闻当成“第四种权力”与政府对立。林新进先生在新加坡记联机关刊物《报人》上曾发表了一篇题为《新加坡的新闻实践》的文章,综合新加坡《海峡时报》(英文)、《联合早报》(华文)和《每日新闻》(马来文)三家报纸的总编辑张业成、黎德源和蔡诺尔·阿比丁的讲话要点,具体阐述了“同  相似文献   

15.
本刊第四期发表郁文同志《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一文以后,一些读者来信对新闻职称改革提出了不少问题,希望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本刊记者为此走访了全国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在他们的帮助下编写了这篇问答。  相似文献   

16.
近日读报,看到两篇好的现场速写。一篇是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3月1日在该报头版发表的《省长出的‘大题目’》;另一篇是人民日报总编辑邵华泽3月3日在该报头版发表的《宋平谈“分母”》。读到这类现场速写,的确令人叫好、提神。报纸总编辑自己动手写稿,其实算不上新鲜了,在我国新闻史上早有许多典范。稍远一点的,如瞿秋白、范长江,邹韬奋……皆堪称新闻界的楷模;近一些的,如邓拓、穆青……都是新闻界的榜样。在现实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业务》第四期发表郁文同志《新闻界的一件大事》一文以后,一些读者对新闻职称改革提出了不少问题,希望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新闻业务月刊记者为此走访了全国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在他们的帮助下编写了这篇问答。现转载于此,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1月13日由辽宁日报主办的《记者摇篮》杂志举办的为期一年的“吉庆杯”新闻学优秀论文大奖赛,在本溪市冶金制管总厂召开了颁奖大会。经由辽宁日报总编辑武春河、全国记协书记处书记唐非等专家组成的评委会认真评定,评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2篇。这是《记者摇篮》创刊以来与企业界联手举办的第一次大规模新闻学论文征文比赛,参赛作者大部分是在新闻编采一线的同志,其中不少是报社、电台、电视台的总编辑、台长。所写论文大部分是研究新闻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采写了3篇新闻,这3篇新闻在《川东南报》发表后。均被新华社采用,我从中悟出了如何采写全国性新闻的“秘诀”。一、在比较中找新闻新闻界一位老前辈说过:“新闻没有同全国比较,就不能说明问题。”作为地方报的记者,要使自己采写的新闻跳出小天地,走向大市场,就得善于  相似文献   

20.
还是去年3月10日,台湾《联合报》在第三版左下角,“新闻切片”栏目刊登出一篇大约700字、由该报经济记者徐瑞希小姐执笔的特稿。岂料这不过短短三段、共35行的稿件,竟引发一场轰动台湾新闻界的“徐瑞希事件”。这篇题为“翁大铭以后戏怎么唱?”的特稿,主要报道台湾华隆集团公司案(详见本刊另篇专稿)中的主角——翁大铭在台湾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