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继建立产生抗人红细胞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ZMC_4后,又建立了一株能分泌抗人A型红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定名为ZMC_9。本文将对ZMC_9的建株作一简报。材料与方法以正常人A型Rh阳性的红细胞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NSI小鼠骨髓瘤细胞在50%PEG(分子量4,000)作用下融合,经HAT选择性培养基培养,生成淋巴细  相似文献   

2.
采用霍乱弧菌菌株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O,在PEG作用下进行细胞融合,获得二株能分泌抗霍乱弧菌单克隆抗体的淋巴细胞杂交瘤株.体内外培养可用辣根过氧化物酶、亲和素生物素及荧光标记葡萄球菌A蛋白测定霍乱弧菌专一的单克隆抗体,经6个月传代培养和液氮冷冻复苏培养良好,产生抗体稳定.细胞培养液效价为1∶8,小鼠腹水效价1∶3200,经44株霍乱弧菌(EL Tor生物型)和10株其它肠道内致病菌检测结果,对霍乱弧菌有特异性抗体.经IgG亚型测定属IgG_3,杂交瘤细胞染色体稳定在95~105条。本文还对杂交瘤细胞分泌单克隆抗体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鼠肝癌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PEG法制备小鼠肝癌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流式细胞仪检测融合细胞表型特征;RT-PCR法检测肿瘤组织中TNF-αmRNA、IFN-γ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中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小鼠肝癌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具备树突状细胞及肝癌细胞表型特征,能显著促进肿瘤组织中TNF-αmRNA、IFN-γm-RNA及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小鼠肝癌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能有效地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在预防和治疗肝癌的复发及转移过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与年龄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全世界约15%的65岁以上人群和30%的80岁以上老人患有AD.AD的病因仍未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本病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医学和社会难题.许多证据显示β-淀粉样肽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学和/或病程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很多研究提示β-淀粉样肽的神经毒性与氧的负荷和自由基损伤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NF-κB在神经元存活和突触的可塑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REB是长时程记忆(LTM)和长时程增强效应(LTP)的必要基因开关.本研究观察了科研新药ECH-931对β-淀粉样肽1~40,β-淀粉样肽25~35和H202所诱导的B104中枢神经系神经元细胞株神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作用.ECH-931的低,中,高实验浓度分别为50μg/mi,100μg/mi和150/200μg/mi,用ECH-931处理的方案如下细胞经ECH-931预处理3天后,用ECH-931和H202(100~200μM)共同处理3~12小时,以观察ECH-931对H202神经毒性的防治效果;细胞经ECH-931预处理3天后,用ECH-931和Abeta 1~40(10μM)处理48小时来预防性治疗Abeta1~40的神经毒性;在细胞暴露于Abeta25~35(25μM)8小时后再用ECH-931处理48小时(经ECH-931和Abeta25~35共同处理48小时)以观察ECH-931对Abeta神经毒性的治疗作用在NF-κB和CREB基因转染后以ECH-931处理5天,以观察ECH-931对NF-κ B和CREB基因表达的影响;在NF-κB基因转染并加Abeta1~40(5μM)后以ECH-931处理3天,以观察ECH-931拮抗Abeta1~40对NF-κB基因表达影响的效果.结果表明经ECH-931(50~200μg/mi)预处理和共同处理B104神经元能完全拮抗β-淀粉样肽1~40(10μM)诱导的神经毒性(P〈0.05~0.01〉;用ECH-931(50~200μg/mi)治疗性处理能显著阻止由β-淀粉样肽25~35(25μM)诱导的B104神经元细胞死亡/凋亡(P<0.05~0.01);用ECH-931(50~200μg/mi)预处理和共同处理能显著保护由H202(100~200μM)诱导的B104神经元细胞死亡/凋亡;用ECH-931(50~150μg/mi)治疗性处理能显著上调在B104 CNS神经元细胞中转染基因NF-κB和CREB的表达(P〈0.05~0.01〉;ECH-93150~150μg/mi能拮抗由β-淀粉样肽1~40诱导的NF-κB表达抑制(P〈0.01〉.并且,所有ECH-931的处理效应都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0.01).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认为ECH-931能保护(预防和治疗)神经元免受由β-淀粉样肽诱导的神经毒性.其机制与拮抗活性氧/氢氧根自由基损伤和激活NF-κB细胞存活信号通路有关.ECH-931治疗AD的另一个重要机理可能是它能调节CREB的表达,而CREB是长期记忆的基因开关.ECH-931的神经元保护效应尤其是其阻止β-淀粉样肽诱导的毒性和细胞死亡的效力显示出它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AD)的潜力,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与年龄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全世界约15%的65岁以上人群和30%的80岁以上老人患有AD.AD的病因仍未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本病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医学和社会难题.许多证据显示β-淀粉样肽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学和/或病程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很多研究提示β-淀粉样肽的神经毒性与氧的负荷和自由基损伤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NF-κB在神经元存活和突触的可塑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REB是长时程记忆(LTM)和长时程增强效应(LTP)的必要基因开关.本研究观察了科研新药ECH-931对β-淀粉样肽1~40,β-淀粉样肽25~35和H202所诱导的B104中枢神经系神经元细胞株神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作用.ECH-931的低,中,高实验浓度分别为50μg/mi,100μg/mi和150/200μg/mi,用ECH-931处理的方案如下:细胞经ECH-931预处理3天后,用ECH-931和H202(100~200μM)共同处理3~12小时,以观察ECH-931对H202神经毒性的防治效果;细胞经ECH-931预处理3天后,用ECH-931和Abeta 1~40(10μM)处理48小时来预防性治疗Abeta1~40的神经毒性;在细胞暴露于Abeta25~35(25μM)8小时后再用ECH-931处理48小时(经ECH-931和Abeta25~35共同处理48小时)以观察ECH-931对Abeta神经毒性的治疗作用:在NF-κB和CREB基因转染后以ECH-931处理5天,以观察ECH-931对NF-κ B和CREB基因表达的影响;在NF-κB基因转染并加Abeta1~40(5μM)后以ECH-931处理3天,以观察ECH-931拮抗Abeta1~40对NF-κB基因表达影响的效果.结果表明:经ECH-931(50~200μg/mi)预处理和共同处理B104神经元能完全拮抗β-淀粉样肽1~40(10μM)诱导的神经毒性(P〈0.05~0.01〉;用ECH-931(50~200μg/mi)治疗性处理能显著阻止由β-淀粉样肽25~35(25μM)诱导的B104神经元细胞死亡/凋亡(P<0.05~0.01);用ECH-931(50~200μg/mi)预处理和共同处理能显著保护由H202(100~200μM)诱导的B104神经元细胞死亡/凋亡;用ECH-931(50~150μg/mi)治疗性处理能显著上调在B104 CNS神经元细胞中转染基因NF-κB和CREB的表达(P〈0.05~0.01〉;ECH-93150~150μg/mi能拮抗由β-淀粉样肽1~40诱导的NF-κB表达抑制(P〈0.01〉.并且,所有ECH-931的处理效应都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0.01).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认为ECH-931能保护(预防和治疗)神经元免受由β-淀粉样肽诱导的神经毒性.其机制与拮抗活性氧/氢氧根自由基损伤和激活NF-κB细胞存活信号通路有关.ECH-931治疗AD的另一个重要机理可能是它能调节CREB的表达,而CREB是长期记忆的基因开关.ECH-931的神经元保护效应尤其是其阻止β-淀粉样肽诱导的毒性和细胞死亡的效力显示出它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AD)的潜力,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鱼类干扰素系统基因的克隆鉴定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扰素 (IFN)系统是脊椎动物抵抗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御系统 .除了哺乳类 ,有关低等脊椎动物的IFN系统基因知之甚少 .在鱼类 ,近 40年来能证明IFN系统存在的证据主要有两个 :一是检测经病毒诱导后的多种鱼类机体和细胞 ,证明能产生类似哺乳类IFN的抗病毒活性物质 ;二是近年来 ,已经证明在少数几种鱼类中存在与哺乳类IFN系统基因Mx同源的基因 .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 ,紫外线灭活的草鱼出血病病毒 (GCHV)能够诱导鲤科鱼类培养细胞 ,如鲫鱼囊胚细胞 (CAB)产生类IFN活性物质 ,并建立宿主细胞的抗病毒状态 .为了揭示鱼类培养细胞抗病毒免疫的分子机制 ,首先建立了一个研究鱼类抗病毒免疫相关基因的细胞模型系统 ,通过用灭活GCHV诱导CABIFN并进行理化、生物学特性鉴定的基础上 ,成功建立了一个囊括鱼类细胞抗病毒基因在内的差减cDNA文库 .其次 ,筛选文库揭示了一批与哺乳类IFN系统基因同源以及找不到同源性的EST ,表达分析证实它们也是IFN刺激基因 .再次 ,根据哺乳类IFN系统研究的最新进展 ,从该细胞模型系统中克隆、鉴定了 1 9个IFN系统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 ,包括鲫鱼IFN基因 ,IFN信号传导通路基因STAT1 ,IFN诱导表达调控基因IRF7,IFN行使抗病毒作用的效应基因Mx1、Mx2、PKR、Viperin、IFI5 6,以及一些功能未知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化铵(NH4CL)对顺铂(cisplatin,CDDP)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肺癌A549细胞,MTT法检测NH4CL及CDDP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光镜下观察NH4CL及CDDP对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A549细胞核的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给予不同浓度的NH4CL及CDDP导致A549细胞增殖率明显下降;光镜下观察A549细胞经非毒性剂量的NH4CL与CDDP联合应用处理后细胞生长抑制明显高于单独给予CDDP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非毒性剂量的NH4CL与CDDP联合应用处理A549细胞核碎裂现象明显多于单独CDDP处理组。结论 NH4CL可以促进CDDP对A549A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胡桃醌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及其形态学观察。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胡桃醌对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Hoche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胡桃醌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IC50为11.99μmol/L;胡桃醌作用24h后,细胞生长密度变疏,细胞皱缩,出现凋亡小体,且随着给药浓度升高,凋亡小体也逐渐增多;胡桃醌5、10、20μmol/L作用24h后MCF-7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35%、12.43%、28.55%。结论:胡桃醌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刺五加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Rupr. et Maxim.)Maxim.植株在开花后雌配子体的发育状态与 一般植物不同在于:雌配子体在开花当天均末成熟,在开花后经4-5天才发育成熟。开花第6天,雌株 和两性株的成熟胚囊百分率各为82.25%和67.25%,其余为未育、败育、退化或未成熟胚囊,未观察到 已受精的胚囊;而此时,雄株的雌配子体退化、花朵全部脱落。伴随着胚囊的分化,刺五加雌株和两性株 的花柱逐渐延长,蜜腺渐趋成熟。开花后4~6天,乳突细胞发育,柱头开始外翻;此后,蜜腺分泌花蜜, 柱头进入可授期。开花第7天,胚囊开始受精。开花后9~10天,雌株已受精的胚囊占胚囊总数的40~ 65%,两性株已受精的胚囊占胚囊总数的25~41%。刺五加花粉萌发至雌雄性核融合的间隔期约为2 ~3天。刺五加的双受精过程与一般被子植物基本相同。其受精作用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 此外,还观察了成熟胚囊退化的类型,观察到多余花粉管进入胚囊以及两个精子与卵受精、两个精子与次生核融合的图象。  相似文献   

10.
参麦注射液对树突状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参麦注射液对树突状细胞(DC)免疫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从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对照组用GM-CSF和IL-4诱导DC,参麦组另加参麦注射液,两组均自第5天起加TNFa促成熟,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收集培养10天的DC用流式细胞仪做表型检测;用MTT法检测DC诱导T细胞增殖的作用;用ELISA法测定DC上清中IL-12分泌量.结果 外周血单核细胞经细胞因子及参麦注射液干预诱导10天,表现出典型DC形态,对照组和参麦组DC形态无差异;两组DC的CDla、CD40、CD80等表面分子表达无显著差异;参麦组DC诱导T细胞增殖的能力增强;参麦组DC分泌IL-12的量高于对照组.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DC表面分子的表达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IL-12的表达,增强DC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获得5段hIL-18异构体,定向插入pEGFP-C1质粒形成融合基因,转染胰腺癌Bx-PC-3细胞并表达,为进一步研究改建的hIL-18蛋白功能奠定实验基础.方法:设计引物从pGEM-T-hIL-18质粒中PCR扩增得到5段不同的hIL-18片段,分别连接入pEGFP-C1载体构建不同的突变子(Mu0、Mu1、Mu2、Mu3和Mu4),转染原位胰腺癌BxPC-3细胞,以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RT-PCR法检测转染细胞中hIL-18表达水平.结果:(1)五种重组质粒经酶切与测序证实构建成功;(2)BxPC-3细胞转染重组质粒后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结论:(1)成功构建了hIL-18五种异构体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2)改建的hIL-18蛋白可与绿色荧光蛋白在BxPC-3细胞融合表达.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与年龄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全世界约15%的65岁以上人群和30%的80岁以上老人患有AD。AD的病因仍未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随着人类社会的老龄化,本病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医学和社会难题。 许多证据显示β-淀粉样肽在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学和/或病程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很多研究提示β-淀粉样肽的神经毒性与氧的负荷和自由基损伤密切相关。最近的研究表明,NF-κB在神经元存活和突触的可塑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CREB是长时程记忆(LTM)和长时程增强效应(LTP)的必要基因开关。 本研究观察了科研新药ECH-931对β-淀粉样肽1-40,β-淀粉样肽25-35和H2O2所诱导的B104中枢神经系神经元细胞株神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作用。ECH-931的低,中,高实验浓度分别为50μg/ml,100μg/ml和150/200μg/ml,用ECH-931处理的方案如下:细胞经ECH-931预处理3天后,用ECH-931和H2O2(100-200μM)共同处理3—12小时,以观察ECH-931对H2O2神经毒性的防治效果;细胞经ECH-931预处理3天后,用ECH-931和Abeta 1-40(10μM)处理48小时来预防性治疗Abetal-40的神经毒性;在细胞暴露于Abeta25-35(25μM)8小时后再用ECH-931处理48小时(经ECH-931和Abeta 25-35共同处理48小时)以观察ECH-931对Abeta神经毒性的治疗作用:在NF-κB和CREB基因转染后以ECH-931处理5天,以观察ECH-931对NF-κB和CREB基因表达的影响;在NF-κB基因转染并加Abeta 1-40(5uM)后以ECH-931处理3天,以观察ECH-931拮抗Abeta 1-40对NF-κB基因表达影响的效果。 结果表明:经ECH-931(50-200μg/ml)预处理和共同处理B104神经元能完全拮抗β-淀粉样肽1-40(10μM)诱导的神经毒性(P〈0.05-0.01);用ECH-931(50-200μg/ml)治疗性处理能显著阻止由β-淀粉样肽25-35(25μM)诱导的B104神经元细胞死亡/凋亡(P〈0.05—0.01);用ECH-931(50—200μg/ml)预处理和共同处理能显著保护由H2O2(100—200μM)诱导的B104神经元细胞死亡/凋亡;用ECH-931(50-150μg/ml)治疗性处理能显著上调在B104CNS神经元细胞中转染基因NF-κB和CREB的表达(P〈0.05-0.01);ECH-93150-150μg/ml能拮抗由β-淀粉样肽1-40诱导的NF-κB表达抑制(P〈0.01)。并且,所有ECH-931的处理效应都呈现剂量依赖性(P〈0.05-0.01)。 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认为ECH-931能保护(预防和治疗)神经元免受由β-淀粉样肽诱导的神经毒性。其机制与拮抗活性氧/氢氧根自由基损伤和激活NF-κB细胞存活信号通路有关。ECH-931治疗AD的另一个重要机理可能是它能调节CREB的表达,而CREB是长期记忆的基因开关。ECH-931的神经元保护效应尤其是其阻止β-淀粉样肽诱导的毒性和细胞死亡的效力显示出它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如AD)的潜力,具有重要的研究开发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异鼠李素对鼻咽癌CNE-1细胞生长及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10、30、50、70、90μg/m L)的异鼠李素处理人鼻咽癌CNE-1细胞,在不同时间点分别采用CCk-8法检测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台盼蓝染色测细胞活力;平皿培养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异鼠李素处理CNE-1细胞48h后,细胞生长抑制率明升高(p0.05或p0.01);用药物处理细胞6d,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生长活力逐渐降低;药物处理7天后,药物处理组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且以上方法都显示在一定范围内,异鼠李素对CNE-1细胞的生长及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异鼠李素可明显抑制鼻咽癌CNE-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原环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生长特性。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提取乳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然后使用血清体积分数为0.15的L-DMEM培养基接种于33mm培养皿中并置于37℃,5%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台盼兰染色检测细胞的成活率(死亡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细胞拒染呈无色透明状),并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应用CCK8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血球计数法进行细胞计数。结果细胞接种0d时镜下肉眼见细胞形态为圆形;1d后细胞开始贴壁;3d天后镜下可见细胞形态为梭形有伪足伸出;5d天后镜子下可见细胞簇的形成,8d天后细胞融合成片。不同时间点分别计数1000个细胞,初接种时蓝染细胞53个,成活率为94.70%;细胞接种24小时后蓝染细胞69个,成活率为93.10%。生长曲线显示细胞生长过程分为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和平台期三个阶段。结论高原环境能够进行体外动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1]),并日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细胞融合技术及基因工程的发展,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已成为生物制药走向产业化的关键和核心。本文以表达rhTNFR-Fc的CHO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确定合理的冻存及复苏条件,建立合理的控制策略,为提高CHO细胞的细胞密度和目的蛋白产量,为rhTNFR-Fc融合蛋白的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Fas∕FasL结合是介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主要方式,圣和散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其作用是否通来启动Fas∕FasL实现。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人胃低分化腺癌细胞SGC-7901(引自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RPMI1640(美国Gibco公司),Fas、FasL多抗(北京中山公司),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顺铂CDDP,山东齐鲁制药厂)。1.2,方法1.2.1,细胞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常规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100U/ml青霉素、50U/ml庆大霉素的RPMI1640培养液中,在37℃、5%CO2、饱和湿度培养箱内传代培养。中国科技信息20051.2.2,药物处理将中药圣和散SHP)(主要含党参…  相似文献   

17.
<正>point为探讨NaCl和PEG处理对黄檗种子萌发的影响,分别以0、50、100、150、200、250mmol/l浓度的NaCl溶液和0%、5%、7.5%、10%、12.5%、15%、20%浓度的PEG溶液处理黄檗种子。结果表明,种子在高于250mmol/l NaCl和20%PEG胁迫下不能萌发,其它浓度的NaCl和PEG对黄檗种子的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降低种子发芽率、推迟初始萌发时间。各浓度NaCl和PEG处理的黄檗种子复水后,其种子发芽率并未恢复到对照处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同肺癌相关的血清标志物CK19,其存在或量变不仅可以指示肿瘤性质,还可以指导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以及治疗。本次研究使用BALB/C小鼠进行免疫(使用CK19的重组抗原),血清滴度进入平台期后将骨髓瘤细胞与前期经过免疫的小鼠脾细胞融合,进一步将细胞克隆化,共得到6株杂交瘤细胞株(能持续稳定分泌抗CK19抗体)。对6株抗CK19的单抗株进行腹水诱导和扩大培养,并将诱导得到的腹水进行纯化,采用亲和层析法。为获得一个最灵敏的双抗体夹心单抗配对,将纯化后的单抗株做正交配对的筛选并制备酶标抗体。最终获得了最优配对:11E6+16A5-HRP。灵敏度分析的检测结果显示,该配对对CK19重组抗原的检测灵敏度为15.6ng/ml。  相似文献   

19.
本室于1986年对传统测定人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的Gambhir法作了修正,结果表明操作简便,显著地减少了实验误差。本法用肝素抗凝静脉血,分离红细胞,将红细胞悬浮于缓冲液中(8.0×10~(?)RBC/ml),在100μl细胞悬液中加入20μl不同浓度的标准胰岛素和80μl(40pg)A14-~(125)I胰岛素,4℃温育24小时,用PEG作分离剂,测沉淀的放射性,碘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分析肿瘤细胞内阿霉素分布的方法,并研究低浓度五味子乙素对K562细胞内化阿霉素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猪内皮细胞(pEC),以20μmol/L阿霉素处理2、4和6小时;或加入不同浓度阿霉素(0、10、20、40、80和100μmol/L)处理4小时。培养K562细胞,以5μmol/L阿霉素处理2、4和6小时;或加入不同浓度阿霉素(0、2.5、5、10和20μmol/L)处理4小时。采用不同浓度(0、25、50和100μmol/L)五味子乙素(Sch B)与阿霉素联合处理K562细胞4小时。收集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阿霉素的特异荧光。[结果]固定浓度处理pEC(20μmol/L)和K562(5μmol/L)后检测,发现细胞内荧光强度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两种细胞4小时组荧光强度分别达到6小时组的96.93%和95.23%/。在直方图上,阴性和阳性细胞群界限分明。阿霉素(2.5、5和10μmol/L)单独处理细胞的荧光强度分别为26.78±3.34、64.70±6.24和118.35±9.67;添加25μmol/L Sch B实验后荧光强度增加到43.45±4.25、103.74±7.36和146.69±8.32,Sch B显著增加了K562细胞内阿霉素的分布(p<0.05)。[结论]建立的方案可快速测定细胞内的阿霉素分布;低浓度Sch B促进肿瘤细胞内化阿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