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部分,对蒋介石国民党领导抗战论和国共两党合作领导抗战论进行了商讨,进一步论证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是在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的抗战。抗战期间,举国上下社会各阶级、阶层、各界各族同胞、各党派团体、爱国人士、海外华桥,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由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中国人民取得胜利的。在抗战中,国共两党各自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实事求是地说,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初期还是比较积极的。论者每论及此,往往举陆土数次战役为例,殊不知在空中战场上,国民党空军作战同样也是勇敢积极,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胜利。其中最值得一书的是1937年的“八·一四”空战。 1937年8月14日爆发的“八·一四”空战,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取得这样大的成就,关键在于战争的组织和领导。关于战争领导权问题,史学界人士众说纷坛。笔认为,抗日战争名义上是国民党领导,实际上是国共两党独立领导各自的力量合作抗日的。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始终存在教两个政权,两个军队,两条抗战路线,两个战场,国民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领导力量,共产党是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决定因素。这种说法比较客观,也较符合史事。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党军事战略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国民党标榜,抗战一开始,就自觉执行持久抗战的军事战略。历史的真实到底如何?国民党所谓的持久战略包括哪些内容?国共两党的持久军事战略又有什么区别?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地旗帜下,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标明: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路线,实现了国共两党团结抗日的局面;制定了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革命政党,促成了国共两党的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组织和领导抗日武装力量挺进敌后,建立了大批抗日根据地,把解放区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立下了丰功伟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全民抗战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是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国共两党携手合作,为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动员和组织人民,推动抗日战争的进程,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伟大的作用,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相似文献   

9.
<正>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当年国共两党携手共赴国难,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战斗,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任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淞沪、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相似文献   

10.
抗战期间党处理国共关系的基本经验陈宝松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一直持续了八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国共两党虽曾多次发生分歧、磨擦乃至武装冲突,但国共合作并没有破裂;国民党虽曾极力试图削弱共产党的力量,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不仅没有削弱,反...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七七事变的性质、态势和应对作出严谨的研判。他指出,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从此开始全民族抗战,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新阶段。他提出,依据七七事变态势调整战略策略,以孙中山三民主义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为国共两党共同纲领,将全国性抗战发展为全面抗战;以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口号,以建设民主共和国为策略,确保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在毛泽东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不但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确保抗日战争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2.
<正>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当年国共两党携手共赴国难,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八年战斗,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任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任务。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淞沪、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  相似文献   

13.
<正>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必然结果。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起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抗战之初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推进,不可避免地使一部分国民党正规军留驻敌后,他们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战的启发和影响,为求生存与发展,在敌后先后开辟了豫东、山西、浙西、鲁中、海南等游击区,创建了一些根据地。国民党创建这些游击区、根据地的目的虽然比较复杂,且具有两重性,但在中日矛盾始终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主要矛盾的前提下,国共两党携手合作抗战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和主流,敌后国共两党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的游击战,整体上看合作与斗争相互交织,但我们应该首先肯定的还是合作的成份。当然,阶段不同,又有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处于何种地位的问题,当时在党内的认识还不统一,有人认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现实革命力量还很弱小,在抗日战争中不可能起领导作用。共产国际斯大林也不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时至今日,国内外还有少数人,宣称抗日战争是国民党领导的或者说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因此,用历史事实,说明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和组织推动下取得胜利的,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广泛的民族解放战争,融合了不同民族、阶级、政治派别的力量共同抵御外敌入侵。抗战期间,国民党、共产党作为中国国内两支最重要的政治力量,在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有战略、有计划地组织武装部队对日本侵略者作行之有效的抵抗,为击溃日军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两党的阶级属性、政治地位截然不同,抵抗思路和斗争策略也存在差异,这导致两党在抗战期间的表现有较大区别。本文结合两者在抗战期间的政治军事表现,试对全面抗战爆发初期、抗战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的国共两党及其领导的不同战场作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是国共两党的重要转折点,它毁灭了国民党政府,然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却迅速成长,并逐步走向成熟,最终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民族革命,在抗战期间,由于客观形式所逼,国共两党都对持久战略有所共识。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从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文化中找到了某些合作抗日的契合点,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抗日战争部分内容已作了修订,1987年春季开始使用。这次修订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一反映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战。这次修改后的教材,主要对国民党政府的抗战,作了适当补充和调整。  相似文献   

20.
八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范围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国(主要是苏联、美国)的配合下,取得了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中国人民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结成了以国共两党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共同进行抗日战争。但是,中国共产党是这次民族解放战争的政治领导者和组织推动者,它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