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社会的子系统,教育公平既是社会公平的体现,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全面理解教育公平,应包括教育的外部公平和内部公平两个方面。外部公平也叫宏观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权利平等、代际转换机遇均衡等。内部公平也叫微观公平,包括课程设置公平、评价公平、教学组织公平等。但一谈到教育公平,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教育的外部公平,对教育不公平现象的批评也主要集中在教育的外部不公平。而对教育的内部不公平现象却视而不见。实际上,教育的外部公平是通过教育的内部公平对受教育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2.
受教育权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权利,平等的受教育权是实现人的社会平等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一种伦理要求。基础教育作为个人未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应满足每个人的基本学习要求,为所有的儿童提供学习机会。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其主要内涵包括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不平等"的矫正);反对各种形式的教育特权.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现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现代社会文化价值观.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性公平,教育公平的实现和扩大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保障人的发展的起点公平、消除知识鸿沟以迎接知识社会的挑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玉凤  高福勤 《中国考试》2006,(6):23-25,38
教育平等是衡量一个社会公平、公正程度的标准之一。教育平等有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人即目的。人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地发展,只有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基本人权与个性特长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第二,教育权利平等的原则。个体在“受教育”的权利方面享有法律的和现实的平等。第三,教育机会均等原则。良好的教育制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人类产生阶级社会以来,教育公平就一直现实地存在着并成为不同历史时期思想家和教育家们关注和研究的社会问题之一。公平即是公正、平等的意思。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中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两个基本方面”。教育权利平等也就是每个人无论其什么样的出身、属于哪个阶层,也无论其经济状况如何都有受教育的权力;教育机会均等包括教育的起点、过程、结果都平等。教育公平延伸至高等教育领域就是高等教育公平。笔者认为,高等教育公平应该是每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平等的,而不应人为地限制和取消其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当然,教育公平并非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的公平。高等教育属非义务教育,也是一种将来获得高回报的教育。因此,缴费接受高等教育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的一种共识。对于广大的受教育者而言,高等教育公平主要是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享受的高等教育资源是平等的,而不应因为自己是乡村的学生或非重点中学的学生就失去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及同别人一样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城乡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其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麟 《吉林教育》2006,(1):18-1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享有平等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价值之一。追求教育平等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从我国古代的孔子的“有教无类”主张到马克思、恩格斯所论述的“教育的平等性”乃至1948年“受教育权”,被纳入联合国以世界人权宣言,无不说明人类社会把平等教育视为理想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7.
李介 《青海师专学报》2003,23(5):135-136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两个方面。我国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确立了女童平等的受教育权,确保女童教育机会均等。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女童教育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8.
教育公平: 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育公平: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教育公平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特征。教育公平是指社会为每一个人创造相同的受教育条件,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学习型社会强调把受教育和学习视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社会应保证每个人无论其年龄、学历、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如何,都能充分享受到受教育和学习的机会,通过平等的学习机会,完美自己的人格,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同时,学习型社会强调对弱势群体的重视,通过各种特殊有效的措施,促进教育的民主化。实现教育公平,达到“全民终身学习”的目标,是…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主要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教育权利平等,主要指在法律上要保证每个公民都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均等,一般包括起点均等,过程均等、结果均等。实现教育公平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职责,单凭教育自身的力量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0.
教育权利公平、平等是一社会正义的底线,但是我国由于传统"城乡二元体制"导致教育资源城乡、地区分配严重不均,普通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受到严重侵蚀,特别是大量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能享受当地的教育资源,不能有一个公平的受教育的机会,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以上海和安徽为例探究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领域——异地高考,揭示其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实现"教育平权"。  相似文献   

11.
一、受教育者的权利平等,对实施教育公平提出了本质要求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一个理论基础,就是教育的权利问题,或者叫教育的基本人权问题。教育公平的理解有三种:一是机会公平;二是过程公平,就是学校提供的条件、设备、教师等方面水平差不多;三是结果公平,是指根据每一个人的能力和条件得到相应的发展。每一个区域内的教育,首先是要解决机会均等,其次是解决因材施教,能够按照学生的能力给学生以适当的教育,这就是公平。有了教育公平,才谈得上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育》2014,(4):20-21
两会热议 教育是民生之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最重要的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是在现实社会条件下实现大多数人的最大可能的教育平等,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等方面。既然出身不能选择,社会就应该为每个孩子提供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  相似文献   

13.
一视同仁与因材施教—教学公平的两难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教学公平的两难选择 随着教育民主化进程的发展,教育公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现代社会确认受教育权利是一种公共权力,即每个人都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公平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首先应保障平等的入学机会。随着入学率的大幅度提高,公众把公平的目光转向教学,开始关注教学公平问题。每个人要真正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  相似文献   

14.
追求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让每一个人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中国教育改革发展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促进教育公平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我国教育发展重要的价值取向。实现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是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实现农民受教育权益有利于教育公平作用的发挥,并可以促进教育公平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是我国教育公平思想的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的科学内涵是解决我国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理论前提和思想武器。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公平思想主要包含教育公平的崇高理想、基本要求和实现条件三个方面。其中,人的全面发展是其崇高理想;受教育权利平等、机会公平和条件公平是基本要求;生产力发达、政治平等和法制完善是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6.
谈教育公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问题,是公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社会应当把受教育看成是全社会成员的权利。全体学龄儿童必须有完全平等的教育机会。为实现此目标,社会应当不遗余力地扩大教育机会,增加教育投资总量,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绝对平等地分摊到所有学龄人口身上,从而实现教育机会的完全平等。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性任务。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高真正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身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这个观念就是要按平等的方向补偿由偶然因素造成的倾斜。遵循这一原则,较大的资源可能要花费在智力较差而非较高的人们身上,至少在某一阶段是这样的。——(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相似文献   

18.
黄金星 《教师》2008,(2):40-4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以及教育过程平等。我国目前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大的公平就是教育公平”,倡导教育公平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与前提。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还存在着许多不公平的现象,如城乡差别、地区差别、阶层差别及性别歧视等,这些不公平现象的存在,不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翠彬 《培训与研究》2010,(10):73-75,89
教育公平,是指公民的受教育权能够通过制度性的保障而公平地得以实现的一种社会权利分配状态,它是社会公平在受教育权方面的具体表现。受教育权可以分解为学习机会权、学习条件权、学习成功权三个子权利,从微观上看,教育公平表现为社会个体享有的三个子权利的公平;从宏观上看,教育公平则体现为社会群体在教育资源竞争过程中的公平。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就是要在社会发展效率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公平,要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要实现社会公平,教育的平等是实现社会平等的基本功能之一。成人教育在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提供更多的就学机遇及在给公民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发公民的潜能方面已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必将在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维护教育的公平与平等,保持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进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