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校企合作的实际,专业建设上贯彻由企业到学校再到企业,由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原则,在课程体系设计,岗位设置优化、技能操作培养等方面以生产为基础,以生产指导教学,教学服务生产,运用行动导向、项目教学等多种适合职业技能教育的教学模式,探索一套由“开放”订单式、理论-实践“双循环”式、全方位合作式、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国家制度及其运行的基本组织形式.依据学校和企业的角色和地位不同,校企合作可以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学校主体式、企业主体式、共同主体式.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三种基本模式具有不同特征,发挥职能各有侧重.学校主体式和企业主体式模式各有优势和局限,克服各自局限,发挥各自优势,学校和企业融合为承担现代职业教育机构,形成共同主体式模式,才能达到校企合作的理想境界,高质量履行现代职业教育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校企合作是一条高校与企业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共赢之路.文章从民营中小型企业和高职院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动机分析入手,通过对联盟型校企合作模式的SWOT分析,创新了原有的校企模式,提出了由校企合作联盟、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新型教学工作和基于双向需求的课程体系建设四个支撑点组成的联盟型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职学院如何推进校企合作的问题,主要是在校企的深度合作上进行,通过学校与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学院如何与相关企业进行互利共赢式合作、如何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推进、怎样建立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等内容。  相似文献   

5.
校企联合是高等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经过长期的发展,校企联合正在由自发向自觉、由单一到多元、由无序到规范、由校企自主到政府主导、由单项合作到全方位合作的方向发展。在发展中,由于没有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保障,校企联合普遍存在企业缺乏积极性、合作关系不对等、合作风险较大、合作关系脆弱等问题。只有建立起政府主导的校企联合管理体系、完备的法律政策体系、有效的激励机制,校企联合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0年12月,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由三峡大学与葛洲坝集团公司合作举办的三峡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葛洲坝职工大学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三峡大学外联式二级学院。几年来,学院在校企共建机制下,坚持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办学方向,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发展高职教育的道路。到2003年,学院在校生规模已发展到3000余人,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发挥学校与企业的教育优势,成为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组织保障。校企合作有多种模式,主要可以划分为学校主体式、企业主体式、共同主体式三种类型。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日益改变着职业技能结构,凸显学校教育的优势。终生学习改变了职业教育终结性教育的定位及其人才培养质量规格预期,使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成为多数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形式。然而,“学校主体式”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面临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8.
“订单+冠名办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盐城技师学院采用"订单 冠名办班"式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市场调研找出与企业的利益共赢点,达成学生培养与就业的"订单"式协议,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并通过工学交替,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等,进一步加深与企业的合作.  相似文献   

9.
以西航职院钳工协会与驻区企业长期合作,探索出由院校基本教学单元与企业具体生产小组直接对接合作交流的模块式校企合作方式,切实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促进教学质量实质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由路径.校企合作育人符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辩证唯物论原理,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基本观点.探索适合专业特点的合作模式是校企合作育人的关键."三导三育三共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导认知、导演练、导实战——三导;管理者育人、技术大师育人、企业文化育人——三育;共建师资团队、共建特色课程、共建实训场所——三共建"的探索与实践,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稳定转变;实现企业精神在学生中入脑入心;稳定了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经历了企业包办职业教育的发端期(1949-1979年)、校企脱钩的分离期(1980-1990年)、引企入校的发展期(1991-2000年)、校企合作的关系强化期(2001-2010年)以及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的紧密融合期(2011-至今)等阶段。这期间,企业的主体内涵也发生了深刻演变,具体表现在:主体地位由协助育人到直接举办职业教育,主体作用由工学结合到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主体责任由校企合作到构建利益共同体。新时期,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应推进法律制度重构,夯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之基;推进参与制度重构,筑牢校企合作办学的制度体系;推进激励制度重构,为激活企业的内生动力提供制度保障;推进评价制度重构,为提升校企合作效能提供制度依规。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高职教育是学校主体与企业主体双主体实施的教育,企业主体的不到住导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路径的断裂.企业主体缺位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主动机制的缺失,由此,探索校企合作的动力机制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前提.需求互动机制、利益补偿机制、股份办学机制是符合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实际的三大机制,将推动校企合作由形式走向实质、由被动走向主动、由单向走向互动.  相似文献   

13.
校企合作主要有订单培养式的校企合作、为企业服务的校企合作、把企业名师专家引进课堂的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对于学生、企业、学校都有良好的意义。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的关键。做好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工作,需要发挥政府的统筹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定制式”的业余大专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培养方案共同商定,以需求为主;教学计划量身制定,以实用为主;教学时间校企议定,以企业为主等基本特点,校企合作开展业余大专“定制式”人才培养能使高职院校、合作企业和企业一线员工均受益,但合作的实现和培养目标的达成并不容易,要受到校企双方及经济性和教学条件限制等诸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与众泰控股集团合作成立的众泰汽车学院,经历了校企合作由浅层次走向深层次的有益探索.众泰汽车学院形成的“双主体”育人模式,从学校、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到实施的全过程,在校企深度合作的方式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实现了学生、企业、学校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构建校企合作模式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校企合作的实际,探索一套由"开放"订单式、理论-实践"双循环"式、全方位合作式、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等组成的、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现有职教集团典型的组建模式有两种:政府主导型和学校主导型;高职校企合作的典型运行机制有行政—计划式、指导—服务式和监督—服务式三种.通过分析职教集团组建模式和校企合作的组织特点、合作基础、合作目的和利益分配,以及职教集团中校企合作运行实践,得出政府主导型与行政—计划式相匹配,学校主导型与指导—服务式和监督—服务式相匹配.  相似文献   

18.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与企业合作的主要形式包括:由企业向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毕业设计岗位;委托大学进行科研或与大学开展联合研究;担任大学双元制专业合作伙伴;参与大学的师资建设;资助大学设立实验室/研究机构;参与高校的管理与决策。德国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涉及到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不同方面以及学生、教师、学校和政府等不同参与主体,表现出全方位和立体式的特点。目前,德国的校企合作正在由短期的、零散式的合作转向建立长期的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职业教育中企业的角色定位随着社会发展与经济体制变迁整体呈现出"钟摆式"的变化.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然视角而言,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与职业院校人力资本、知识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优势进行互补.然而,基于四川省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调研发现,校企合作仍停留在投建设施基地、接收实习实训、企业定向培养等浅层次模式.虽然企业希望在人力资源长线供给以及政府政策支持等方面获利,但在参与校企合作的实际过程中却面临政府统筹力度不足、企业利益保障不够和对职业院校依赖度不高等困境.为保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主体地位的充分发挥,亟待建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支撑保障制度体系、构建基于企业参与内在差异化的政策体系、形成与行业标准引领对接的技能供需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已成为决定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文章针对当前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提出要遵循政府主导、互利互惠和教育与培训的基本原则,构建由政府、院校和企业三方参与的民办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