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峰 《学子》2014,(11):74-74
一、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1.助跑的起动技术助跑的起动方式有行进间起动和站立式姿势开始起动两种方式,前者起跑的要点是先走几步,踏上起跑线后开始加速助跑,或用慢跑、垫步等方法踏上起跑线后开始加速助跑;后者则一般采用两腿微屈的“半蹲式”或两腿前后站立的“站立式”起动姿势开始加速跑。  相似文献   

2.
张浩宇 《考试周刊》2013,(3):123-124
<正>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跑是人体基本的运动技能之一,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材中,跑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自然跑,让学生们初步掌握正确的自然奔跑方法,培养他们正确的起跑姿势,提高他们的奔跑能力,使他们能够跑得正确、自然、放松、协调,促使他们身心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站立式起跑,也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结合快速跑练习的一种基本的起跑方法,它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学生的身体健康影响着民族的精神面貌。跑步对于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姿势直接影响跑步的速度,正确的跑步姿势能够提高学生的跑步成绩,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起跑和加速跑的正确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短跑教学时,有很多易犯的错误,影响了学生跑的技术形成,也影响了跑的成绩。分析了起跑、起跑后加速、途中跑、终点跑这几个技术环节的错误,并找出纠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77):115-116
中小学体育课堂耐久跑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耐久跑的积极性,而且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造成学生对耐久跑的抵触心理。为了使单调枯燥的耐久跑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在耐久跑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耐久跑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耐久跑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提高学生运动成绩,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龙斌  张斌 《怀化师专学报》1997,16(6):102-104
短跑是一项完整的运动,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运动员在起跑线上的姿势(起跑);起跑后疾跑;途中跑;终点撞线,但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t常因运动员的动作细节不正确,或出现多余的动作影响了跑速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3,(4):110-111
<正>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短跑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蹲踞式起跑是短距离跑规定的起跑姿势,它的优点是两只脚有稳固的支撑点,可以利用身体的重力作用迅速启动。所以要让学生学会用蹲踞式起跑,让他们了解这项运动,并掌握这些技  相似文献   

8.
本文笔者曾在《划船式短跑技术的途中跑动作周期的构成与划分》一文中提出"划船式短跑技术" 的途中跑动作周期的构成与划分理论。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划船式短跑技术",笔者在本文中采用与"后蹬式或屈蹬式短跑途中跑技术躯干姿势分析理论"对比的方式,叙述"划船式短跑途中跑技术躯干姿势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9.
中长跑是发展耐久力的项目,它要求同学们在全程跑时维持一定的速度,尽可能减少体力和消耗。因此,全程跑时掌握正确的技术和合理地分配体力非常重要。中长跑的完整技术教学包括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度、途中跑、终点跑等。  相似文献   

10.
一次交流的机会,听到了某校两位教师的两节公开课,A教师为上岗第二年的教师,开课内容为《蹲踞式起跑》,基本流程如下:准备部分:全体学生成一路纵队绕垫子来回慢跑一四节徒手操一跑的专门性练习(高抬腿跑、后蹬跑);基本部分:讲解、示范一原地练习基本技术动作一上道练习(蹲踞式加速跑);结束部分:放松、  相似文献   

11.
短跑全程技术可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部分。全程跑的成绩取决于起跑的反应速度,起跑后的加速跑能力,保持最高跑速的距离及各部分技术完成质量,途中跑是短跑全程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度跑。  相似文献   

12.
朱瑞明 《江苏教育》2007,(18):52-52
1.把耐久跑和游戏等活动结合进行练习,发展一般耐力和速度耐力,培养超越目标的意识和超越对手的方法。例如:在耐久跑中,用“赶超跑”的游戏练习,把学生按耐力水平分成若干小组。以中等水平的一组为例来说明其练法:全组10~12个人,成一路纵队匀速跑300米~400米后,赶超开始,排尾的同学以尽可能快的速度,从队伍的外侧追跑至排头后,变为匀速跑(其他队员跑速不变);当他成为排头后,下一个排尾同学以同样方法赶超,每人都完成一次赶超为一轮“赶超跑”游戏结束。如图所示:  相似文献   

13.
运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座谈法对优秀百米运动员的全程跑技术进行分析得出:起跑后的加速节奏是百米全程跑中最重要的技术,它对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加速能力、加速距离和速度耐力都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在今后训练中要充分认识起跑后的加速跑重要价值和意义,并利用各种方法手段加强运动员起跑后加速跑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14.
短跑是一个古老而又传统的体育项目,它是田径运动各个项目的基础,是径赛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的项目.其完整的技术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全程跑的成绩主要取决于起跑的反应速度、起跑后的加速、保持最高跑速的距离以及各部分技术动作的质量好坏.在学生掌握正确的起跑姿势情况下,决定起跑质量好坏的因素有队员的反应速度、动作启动速度(即爆发力)等等.  相似文献   

15.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感受运动的快乐 大部分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体育基础或者体育习惯,所以在整个体育教学中.能否让学生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了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例如短跑教学,学生学习了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就要进行途中跑的练习,如果让学生重复进行80-100米的快速跑的练习,学生就会感到单调乏味,没有兴趣参加。  相似文献   

16.
实验驱动:体育教师在公开观摩课或自己平时教学实践中会发现,学生在站立式起跑时常常选用“同手同脚”的方式,而且学生年龄越小,选用“同手同脚”起跑方式的比例越高.笔者通过百度搜索相关资料,网站上多是如何纠正“同手同脚”即“顺拐”跑的策略.本人拟通过一些实验数据,揭示“同手同脚”、“异侧手脚”在站立式起跑中的异同,以便于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遇到此问题知道如何关注.  相似文献   

17.
正一、练习起跑后加速跑技术1.直体前倒加速20米~30米,两脚左右开立,身体直立逐渐前倒,直到维持不住平衡,顺势向前跑出要求:后蹬充分,前摆积极,两臂迅速有力前后摆动。2.屈体前倒加速20~30米,屈膝、上体前倾,两臂自然下垂,上体逐渐前倒,借助向前倒的力量向前跑出要求:后蹬充分,前摆积极,两臂迅速有力前后摆动。二、练习起跑和起跑后加速跑的衔接1.模仿距离起跑器练习,两脚前后站立,屈膝并前倾身体,两  相似文献   

18.
刘占峰 《考试周刊》2012,(40):108-108
耐久跑教学枯燥无味,是学生最不喜欢的一项活动,如何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一直是困扰广大体育教师的问题。本文从阐明耐久跑的锻炼价值入手,采取图形跑、交替跑、变换排头跑、设置环境跑和游戏竞赛跑等几种练习形式,把这一枯燥的教材教出乐趣,教出活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耐久跑能力。  相似文献   

19.
50米跑是用最快的速度跑完规定的距离,技术要求特别高,是一项要求全身配合、反应快、灵活性高、强度大的激烈运动项目。由于50米跑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为了便于分析,可把它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四部分。我在平时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20.
后蹬跑是提高短跑成绩不可缺少的练习动作。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笔者采取以下几种练习方法,效果显著。一、扶墙练习法学生按照教师指挥双手扶墙,听口令节奏进行后蹬跑练习。学生左脚支撑地面,踝、膝、髋三关节蹬直,右脚摆腿,大腿屈膝积极前摆,上体稍前倾斜,保持一条直线,两腿交换进行,由慢到快。二、数字游戏法练习方法:将学生分成六路纵队,标用30米跑道,学生听口令开始用数字丈量步点,跨步跑。看哪一位学生能用最少的数字跨完30米。课中可多采用此方法,学生渐渐形成后蹬跑形式。三、竞赛游戏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可采用游戏竞赛方法,将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