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记者》2015,(3):12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应对新常态,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向标,也为做好相关报道提出了新的视角和要求。为使新闻工作者更好地总结、提炼自己的相关采写实践,便于同行间的交流探讨,《中国记者》特与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今日消费》周刊合办"新常态下的全媒体经济报道探索"新闻论文征文。  相似文献   

2.
2002年1月18日,今日中国(原称中国建设)杂志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庆祝了她50岁生日。50年来,《今日中国》的成长壮大,都凝结着中国三代领导人的关怀。作为《今日中国》杂志的一名成员,每忆及此,心情都难以平静。周恩来提议创办一本报道新中国的杂志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出版参考》2015,(4):47
书名:《中国经济新常态》作者: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编著出版日期:2015年1月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定价:42.00元内容简介:本书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新常态"的重要论述,分别从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挑战与新机遇、新特征与新趋势、新理念与新思维、新动力与新举措等角度,阐释新常态的背景、特点、理念与措施等相关问题。针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速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等重点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对中国经济未来一段时期如何适应新常态提出了具体的改革路径。编辑推荐:本书是国内首部系统性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经济新常态"思想的理论著作,对于准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第一份英文报纸 抓《BeijingToday》(《今日北京》)于5月11日正式创刊。 《Beijing Today》由北京青年报主办,为对开16版、双面彩色印刷,每周五出版。 该报以北京的新成就、新面貌、新发展和新变化为主要报道内容,展示今日北京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介绍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京味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5.
《新闻前哨》2006,(8):41-41
据《今日中国》报道:经过协商,《今日中国》中东分社和沙特国家发行公司达成协议,通过埃及民族公司每月向其供应1000册《今日中国》,以后根据市场情况继续增加投放量。  相似文献   

6.
2014年对中国经济的对外报道而言,也可谓分水岭,这一年,中国经济步入了"新常态"。对外报道如何向海外受众报道与经济新常态有关的重要财经新闻,做好各种解释和分析,说好中国经济故事的新变化,传递中国的声音?就此结合案例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辰目 《传媒》2015,(2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制定这一规划的背景之一,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进而引领新常态,因为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如果从认识新常态的角度,笔者以为可以用"五性"来梳理中国经济新常态,这"五性"就是新常态的差异性、客观性、复杂性、特殊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全民阅读     
《全国新书目》2015,(4):10-11
《中国新常态》出版中国新常态徐伟新等著人民出版社97870101440542015-0128.00元首部概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各主要领域新变化的著作《中国新常态》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常态"如今已成为描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崭新格局的代名词,为我们看待当下中国开启了一扇门,也为理解中国未来走向提供了一把钥匙。该书由人民出版社特邀中央党校副校长徐伟新主持编写,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分析走向新常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方位、多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南海仲裁案"出发,对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和以《华盛顿邮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关于"南海仲裁案"的相关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从形式特征、报道内容、报道倾向三方面分析《人民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如何报道南海仲裁案,揭示重点报道内容所蕴含的意义,分析其建构的中、美、菲三国不同的国家形象,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深层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0.
贺翔宇  许鑫 《传媒》2023,(10):94-96
作为哈萨克斯坦的主流媒体之一,《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对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新冠疫情等方面进行相关报道。本文选取《哈萨克斯坦真理报》2020—2021年两年间有关“中国”的相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新闻框架理论对报道的主题、数量、来源、体裁、主要事件、背景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研究发现在后疫情时代该报将中国形象呈现为担当责任的大国形象、合作互助的伙伴形象、自然灾害面前沉着应对的可敬的邻国形象。  相似文献   

11.
在一般读者印象中,一些财经报道总是有点"阳春白雪"的味道:专业名词较多,叙事内容宏大,让人望而发怵.2005年7月13日《中国证券报》11版的《收入赶不上GDP消费不足拷问中国经济》,写的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却无某些经济报道的晦涩难懂,不仅满足专业读者,更吸引普通百姓.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以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的《今日亚洲》(Asia today)栏目为例,通过对海地地震报道的相关实证分析,对中国电视对外传播中呈现出的部分亮点与不足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13.
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战略定位,地方党报的经济报道必须体现“新常态”的要求,原来经济报道的模式、内容、文本呈现方式、话语体系等应该在此背景下做出改进、调整. 立足全局,做好经济报道的顶层设计 经济“新常态”是基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情况作出的经济发展的战略判断,具有全局性、长期性特点.这是地方党报“新常态”报道的主要参考依据. 1.用全局的立场来看待“新常态”.报道本地的经济转型发展是地方党报经济报道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地方党报应以当地经济发展的新政策、新方向、新理念为解读“新常态”的案例,帮助公众更新经济发展观念、立体把握“新常态”特点.  相似文献   

14.
《声屏世界》2013,(2):137-138
经历了2012年的一系列变革和考验,中国经济稳步迈入2013年。为有效助力广大企业把握2013年中国市场营销先机,昌荣传播在新年之初发布《2013年中国消费趋势预测》,选取八大消费趋势动态,把脉2013年中国消费趋势变化,洞察市场营销新契机。一:食品安全引发"海外代购"及"租地种菜"风潮纵观2012年,食品安全依然是中国消费市场最受关注和诟病的问题。几乎贯穿全年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打击了中国消费者对于中国食品安全的信赖。由此引发了海外代购、租地种菜及对有机食品的追捧。食品企业正努力通过产业链的公开透明以及本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的"新国十条"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节目主题、采访对象及方式、关键词三个层次展开分析,描述《经济半小时》房地产报道的框架。  相似文献   

16.
"两会"不仅是中国政治生活的重头戏,也是所有媒体的报道的重头戏。本文以《人民日报》和《光明日报》为例,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两报对"两会"报道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吴平  向敏 《中国编辑》2015,(2):80-83
1922年创刊的《儿童世界》被誉为"中国儿童报刊史上的一座高峰"。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儿童文学刊物,而且是郑振铎进入商务印书馆后主编的第一份杂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虽然郑振铎担任主编仅一年时间,但是在其精心培育下,《儿童世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并获得儿童读者的青睐,为日后跻身少儿"名刊"奠定了基础。文章试图从编辑视角对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情况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8.
经济形象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冠肺炎在全球流行深刻改变了国际关系,中国成功抗击疫情并取得经济一枝独秀的卓越表现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极高的舆论关注度。本文着眼于后疫情时代的德语新闻话语,通过分析德国《明镜》周刊和《法兰克福汇报》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的相关报道,聚焦其对中国经济形象实施动态话语建构的阶段性特征,以期对促进中国对外传播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如何深度开发利用报纸的品牌栏目?广州日报的《今日靓汤》进行了自己的探索。《今日靓汤》定位成功气象新闻版是近年各家报纸新开辟的实用新闻版块.由于直接关系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出行,关注度极高,许多大报都安排了固定版面报道。如何才能出彩?除了常规的天气预报.关键是向读者提供更精致的实用资讯。广州日报为此设计了《今日靓汤》这个很有地方特色的栏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建设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经济宣传是新闻舆论工作的"重头戏"。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县域经济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做好经济新常态下的县域经济报道至关重要。做好县域经济报道,需要把拐点讲清,以通过舆论引导社会受众树立平常的心态;需要把亮点讲足,以通过舆论引导社会受众树立发展的信心;需要把亮点讲通,以通过舆论引导社会受众树立坚定的决心。在具体实践上,县域经济报道要"上接天气、下接地气",在"专"字上下功夫;要"内行愿看、外行乐看",在"新"字上下功夫;要"高端集成、低位运用",在"特"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