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拥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是必不可少的。父母的教养方式除了是孩子形成良好品德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促成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养成的必不可少的影响因素,同时,父母的教养方式还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关键保障。  相似文献   

2.
刘改娟 《科技风》2013,(6):99+101
文章通过对四种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权威性)、溺爱型、放任型、民主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表明了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特点、及表现,阐述了家庭教养方式对子女性格特征的影响及其社会化影响,指出了最佳家庭教养方式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平 《内江科技》2005,(4):39-39
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不仅具有高智商及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该具有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和健康的体魄。而心理健康和社会化程度是关系到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有专家研究报告表明:婴儿早期的经验与婴儿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关系。简单的说,家庭生活的情绪气氛和教养方式决定了人类的儿女是否将从一个个体的婴儿发展到一个社会化的成人,或者是否他将保留一定程度的婴儿的不成熟性,这将阻止他与更大的社会结合。因此,适当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健康的家庭氛围为儿童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稳  相似文献   

4.
特殊结构家庭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重要的负面影响,如导致儿童自制力差、社会认知偏差等。本文通过剖析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所具有的不同的引导作用,探讨适合特殊结构家庭对儿童的教养方式,进而希望通过改善家庭教养方式来降低特殊结构家庭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探求中学生心理发展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动态平衡、间接影响的关系,得出应当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个体发展中的具体问题情境,注重环境塑造,方式改进以及配合学校教育,提升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朝鲜族学生的家庭教养方式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348名朝鲜族学生为被试,对被试感知到的父母家庭教养方式和学业成绩水平进行了测量.  相似文献   

7.
王若雨 《百科知识》2021,(30):57-58
正念教养是一种基本的教养技能或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正念习惯是提高教养方式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它对理解健康的亲子关系和改善以家庭为重点的预防、干预具有新的意义.尽管正念教养的研究证实了其对亲子沟通的积极作用,但该领域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至今仍缺乏研究去探讨正念教养干预对普通儿童、青少年,特别是青春期冲突中的父母的作用,更缺乏对中西方"家文化"差异下将其应用于中国家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研究探讨.因此,将正念教养作为一种干预方案介入有青春期子女的家庭,不仅是一种积极的家庭社会工作介入策略,也是社会工作理论建构和本土化的过程.本研究旨在探讨正念教养在亲子沟通中的应用,从理论层面建构正念教养与亲子沟通间的逻辑框架,为后续研究和干预提供理论指导.就实践层面而言,正念教养作为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的专业理念和干预策略,可以用于家庭社会工作和团体辅导,为处理亲子沟通中的障碍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隔代教养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家庭教养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隔代教养这种教养方式在家庭教养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而这种教养模式的种种弊端也渐渐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针对隔代教养这种社会现象,分析其给幼儿健康成长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西藏自治区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gma Minnen av Bardndonauppfprstran,EMBU)对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1、父亲教养方式中FF1与SCL-90中的强迫等四个因子存在负相关,FF2与躯体化等五个因子存在正相关,FF5与强迫等八个因子存在正相关,FF6与十个因子全部存在正相关;2、母亲教养方式中MF1与SCL-90中的强迫等六个因子存在负相关,MF2、MF3、MF4都和十个因子呈正相关。结论西藏自治区高校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存在特殊性,并且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  相似文献   

10.
自信心既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必要途径。当今我国家庭教育的状况,许多家长在家庭教养过程中,往往只看到子女有形的身体的生长和智力的开发,而忽视无形的自信心的心理健康成长。孩子的自信心与父母的教养行为有很密切的关系。父母通过具体的教养行为及态度,向幼儿传达父母对生活的态度、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等。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对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想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必须树立正确的育儿教养观,要正确地评价孩子,要信任孩子,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责备孩子,培养孩子一技之长,初步培养成功意识。  相似文献   

11.
隔代教养主要是指幼儿由祖辈养育和教育,而父母对幼儿的抚育时间较少,甚至是完全将孩子交由幼儿祖辈照顾。造成隔代教养方式的主要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幼儿父母承受着巨大的社会压力、生活和工作压力或者是出现不少夫妻离异情况,进而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抚育应接不暇。随着时间的推移,隔代教养现象逐渐增多,但是这一教养方式对于幼儿的身心发展来说有一定的弊端。本文主要针对隔代教养问题进行研究,深入探讨隔代教养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不同性别、年级等大学生的疏离感现状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305名大学生采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的环境疏离感最高,其次是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最低。三个维度的年级差异均显著。(2)大学生疏离感及其各个维度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各个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结论:大学生的环境和社会适应性有待提高;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会使大学生产生高疏离感。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学生发展的关键场域,家庭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价值取向和身心健康。家庭视域下初中学生体育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通过对苏南发达地区初中学生家庭体育抽调查,运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进行数据比对,在家庭理念、家庭体育开展情况、父母的体育行为、体育态度差异、对学校体育的启示等方面得出一些观点、结论、建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了解藏族家庭中父母对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藏文简式版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西藏某县某中学的所有学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父母教养方式以情感温暖为主,父亲情感温暖平均分为(10.57±3.78),母亲情感温暖平均分为(11.42±4.02),其次是父母过度保护,父亲过度保护平均分为(10.41±3.93),母亲过度保护平均分为(10.74±4.16),第三为父母拒绝,父亲拒绝平均分为(5.04±2.83),母亲拒绝平均分为(5.24±3.43)。多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初中生感受到的父亲拒绝、母亲拒绝和母亲过度保护均有差异(P0.05),男生更多的感受到父母的拒绝,女生更多的体会到母亲的情感温暖,不同年级的初中生感受到父亲拒绝、母亲拒绝、母亲情感温暖均有差异(P0.05),年级低的学生更多的体会到父母的拒绝,年级高的学生更多的感受到母亲的情感温暖,不同家庭结构的初中生感受到的母亲情感温暖和母亲过度保护上有差异(p0.05),来自核心家庭的学生更多的体会到母亲的情感温暖和过度保护。结论藏族家庭中父母对初中生的教养方式大部分以积极家庭教养方式为主。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年级及家庭结构。  相似文献   

15.
满佳奇 《科教文汇》2020,(8):162-163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且无法取代的地位,从一个孩子呱呱坠地之日起,他的家庭就开始对其认知和情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学业情绪,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会给孩子带来积极的学业情绪;反之,如果父母的教养方式不当,则会造成儿童消极的学业情绪体验。因此,本研究将从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切入,说明不同类型的教养方式将会引起小学生不同的学业情绪反应,从而证明何种教养方式是可取的,何种教养方式是与小学生现阶段的发展不适配的。  相似文献   

16.
徐梅 《科教文汇》2010,(15):188-189
本文从家庭教育对独生子女性格形成的作用入手,对家庭教育在独生子女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分析,造成独生子女性格缺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家长的片面育人观,教养方式不当,消极言行等所导致。进而提出要更新观念、树立全面育人观、采用民主平等的家庭教养方式,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创建和谐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7.
刘悦 《西藏科技》2023,(4):30-34
采用抽样调查,对西藏牧区14个行政村的家庭能源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数据表明,14个行政村的能源消费平均值为53880.90MJ,其中牛粪占92.36%,煤炭占6.24%,户用太阳能光伏系统电力占1.0%,国家电网电力占0.41%.电力使用率达到100%,成为牧区农村家庭必要能源,其中户用太阳能光伏系统占据主力,太阳能普及率较高,但仅占家庭能源总消费量的0.67%~1.54%.牧区农村家庭对传统生物质能依赖度极高,其次是煤炭,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仍处于粗放低效的利用模式,对室内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家庭收入的提高,家庭能源消费总量增加,说明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尚未达到峰值。为掌握西藏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现状,为推动牧区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由高碳为主向低碳为主转变,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家庭教育对独生子女性格形成的作用入手,对家庭教育在独生子女性格形成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分析,造成独生子女性格缺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家长的片面育人观,教养方式不当,消极言行等所导致。进而提出要更新观念、树立全面育人观、采用民主平等的家庭教养方式,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创建和谐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职生上网行为与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为预防中职生网络成瘾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网络成瘾测验问卷、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自编学生家庭情况调查表,对某市2所中职学校455名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家中能上网和单亲家庭的中职学生的网络成瘾倾向高于其他学生;网络成瘾(IAD)组与非IAD组的父母教养方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家中能上网和单亲家庭以及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易于使中职学生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20.
从家庭教育的视角,通过对3名缺乏学习动机的中学生进行质的研究,旨在探讨缺乏学习动机学生的家庭背景、父母教养方式、教育经历,以及对缺乏学习动机的矫正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