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金凤 《师道》2006,(4):29-30
这是《项链》的第二课时,在学完整篇课文后,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可怜的玛蒂尔德要赔人家的项链了,我们先来帮她算一笔账,经过讨价还价之后,一挂钻石项链要多少钱?生(齐答):3万6千法郎。师:他们有这么多钱吗?生(齐答):没有。师:那怎么办?生(果断地):借!师:向谁借?生(断断续续地):亲戚、朋友、邻居……生1:实在没办法,那只有借高利贷了。师:借钱容易吗?生(齐答):不容易!师:从哪里知道的?生2:第49页:借钱不论多少,1千、5百、5路易、3路易,她都要。还到处签债券,订契约,跟各种放债人打交道。师:人们为什么不愿借钱给他们?生(七嘴八舌):那还用…  相似文献   

2.
片断一(师创设套圈游戏情境,出示淘气和笑笑得分统计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淘气笑笑24分29分44分23分30分41分师:估计谁能赢呢?(生陷入思考。约10秒钟后陆续举手)生:淘气赢。因为淘气有两次比笑笑多,而笑笑只有一次比淘气多。(有的学生眼睛一亮,若有所思)师:同意吗?生:不同意。虽然淘气有两次多些,可加起来并不一定就多。(一女生高高举起了手)师:小姑娘,你说说。生:就是淘气赢,因为第一次……(用手指,可又觉得不合适,干脆跑到台前)第一次淘气比笑笑多一分,第二次笑笑比淘气多一分,那么,他们就一样多了。第三次淘气比笑笑多,所以淘气会赢。师…  相似文献   

3.
A老师的教学片断:教师出示长方形纸片。师:看,是什么形状?生齐答:长方形。师:你看到了长方形的什么?(4条边,4个角)猜一猜,长方形有哪些特征?生1:长方形的一条边比那条边长一些。  相似文献   

4.
王艳 《四川教育》2004,(12):23-23
【案例】“平均数”教学片断请6名学生上台分成甲、乙两组,每组3人,参加跳绳比赛,哪个组在规定时间内跳的数量多为获胜。其余学生根据他们跳的结果分别算出两组跳的总数。师:哪个组胜了?生:乙组。师:老师要帮助甲组,为他们争取胜利。(老师在台上跳起绳来)师:现在甲组跳的总个数比乙组多,胜利属于他们了吧?生:这样比不公平啊!(学生议论起来)师:为什么不公平?生1:甲组跳的总数量虽然比乙组多,可是甲组是4个人跳,乙组只有3个人。生2:在参赛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比总数量肯定是不公平的。师:那应该怎样比啊?生:现在甲组有4人,乙组只有3人,只要算出每…  相似文献   

5.
笔者最近听了两节《加减法的简便算法》的数学课,引发了一些思考。这两节课的引入片断如下。片断一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进行一场比赛。第一组同学做A组题,第二组同学做B组题。(教师将全班分成两大组,把题目分发下去,统一时间开始。)A组题目375+300100+574127+60860-500453-400753-100+B组题目375+30199+574127+58860-498453-397753-99师:请做完全部题目的同学举手。(结果第一组基本上做完,第二组才几个学生完成。学生们面面相觑。)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同学们对比两组题目。(投影出示)生:噢,我知道了,第一组的题目简单一些,因为它们都是…  相似文献   

6.
片断一课前谈话师:同学们,离上课还差2分钟,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好吗? 生(高兴地齐答):好! 师:我们每天早晨起床,要先穿袜子再穿鞋,晚上睡觉呢? 生(齐答):先脱鞋后脱袜子。 师:某大学生放假回家,先乘火车,再乘汽车,返校呢? 生(笑着齐答):先乘汽车,再乘火车。  相似文献   

7.
一、复习第一段——创设情境激起情感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五课,读——生:(齐答)大禹治水。师:这里的水指的是什么?生:(齐答)洪水。师:洪水见过吗!生:没有。师:没见过不要紧,我带来了。请大家看一看。(播放录像:洪水肆虐泛滥,冲毁田地、房屋的情景)师:这洪水怎么样!请你说。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求平均数”的一个教学片段为:   师:前几天,三 (2)班部分同学分两组进行了一次投标中靶的比赛,他们的中靶成绩如下表,比一比,哪个组投标中靶的成绩好 ?请各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后反馈讨论结果 )   生 1:第一组同学投标成绩好。因为第一组中靶共 40环,第二组只有 36环。   生 2:我认为不能用总环数直接进行比较,因为两组的人数并不相等。   生 3:我认为应该用各组平均每人中靶环数来比较各自的成绩。   师:对 !因为两组的人数不相等,就不能从总环数上…  相似文献   

9.
片段一:双簧戏师:昨天的课后作业是同学们找对子,演课文里的片段,大家准备好了吧?生:准备好了。师:谁有勇气先上来?生:我。(一位平时比较活泼的同学先站了起来)师:掌声鼓励。(掌声)(只见那位同学大大方方地走到黑板前,面对着黑板,搔首弄姿,最后还把屁股扭了几下,然后跑了下去)(笑声)师:我们能猜出他演的是哪一节吗?生:(齐答)皇帝穿新衣。师:演得很好。能把黑板比作镜子,难得的创造。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学生鼓掌,看着那位同学笑)师:还有哪位有信心更胜一筹?生:(自信地说)我们两人。师:好。掌声鼓励。(只见两位同学走到教室后…  相似文献   

10.
教学片段:师:(创设童话情境)厘米跟毫米以前是一对好朋友,它们朝夕相处,每天都生活在一把尺上。可是有一天,厘米看了看身边的毫米,心想:毫米这么小,竟然跟我平起平坐。于是厘米很不服气地冲着毫米说:“每次主人让我俩去度量时,总是我出的力多,你只是偶尔量一下,几乎不派用场,你算老几?竟然跟我平起平坐,你给我滚一边去吧!”……师:如果你们是毫米,听了厘米刚才的话心里高兴吗?生:(齐答)不高兴。师:那你们会对厘米说些什么呢?生:你厘米有什么了不起,还有比你更大的长度单位呢!生:你1厘米是由我们10个毫米组成的,你神气什么?生:如果有比1厘米…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师:我们一起猜个谜语好吗?藤儿青青,爬上架架,结了串串小珍珠,颗颗都能甜掉牙。生齐答:葡萄!师:你们爱吃葡萄吗?生:爱吃,特别爱吃!师:对呀,香甜的葡萄多么诱人哪!我国的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但是产量最多,水分最甜的,要数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产的  相似文献   

12.
(一)导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那就请说说你们都喜欢什么小动物吧。 生A:我喜欢小兔子! 生B:我喜欢小猴子!因为它很聪明、机灵。 生C:我喜欢老虎!因为它威风凛凛。 师:是呀!同学们,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动物是我们人类最亲密的伙伴。有了它们,世界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而散文《珍珠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44~45页。片段一师: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生:听过。师:今天我们来观看一场红、黑蚂蚁的比赛。课件出示两只蚂蚁比赛的场景:红蚂蚁沿课桌边线跑,黑蚂蚁沿黑板的边线跑。(速度一样)谁先跑完一圈谁就赢了。黑板桌面师:同学们,请你们猜一猜谁能赢?你猜谁能赢就支持谁。生1:我支持黑蚂蚁。生2:我支持红蚂蚁。(大多数同学都支持)师:观看比赛时,为你们支持的蚂蚁加油吧!点出课件,演示比赛开始,同学们都为各自支持的蚂蚁加油,比赛结束,红蚂蚁赢了,支持红蚂蚁的同学大声欢呼。师:…  相似文献   

14.
片断[学生初步认识21。]师:你们能用手上的纸折出12吗?折好的同学请贴到黑板上。[生A、生B折了41,也跑了上来。教师及时发现了问题。]师:嗯,折得多好。把你们折好的纸贴到最高处。[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到两张平均分成4份的纸片上。]师:(指黑板)这表示什么?生:(齐答)41。师:41表示什么?生:把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41。师:再加一份呢?生:就是42。师:你们有什么发现?生:41+14=42。生:这样的3份是34,4份是44。师:你们真棒。老师要求折12,他们却折成了14,你们怎么看?[学生纷纷发表看法:“他们没听清老师的要求。”“他们挺聪明。”……]师…  相似文献   

15.
[教学片段]师:《乌鸦喝水》故事中的乌鸦一定能喝到水吗?(学生猜测,有的不假思索地说“能”,有的迟疑片刻后说“不能”)师:我们现在不盲目地下结论。师:浙江电视台有个备受大众欢迎的栏目——人生AB剧!看过吗?喜欢吗?现场的嘉宾、观众朋友总要对许多问题作出选择。我们现在也来做这个节目。请选择乌鸦能喝到水的同学坐到教室左边(A组),选择乌鸦可能喝不到水的同学坐到教室右边(B组)。(学生兴致勃勃,自主选择,分成A、B两个方阵就坐)师:请问A组,你们为什么肯定乌鸦能喝到水?生:乌鸦把石子放进瓶子里,水渐渐地升高,乌鸦就能喝到水。师:言之…  相似文献   

16.
一、导入揭题师: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学一首诗歌,题目很简单,三个字。生齐答:有的人师:(教师板书:有的人)"人"字笔画虽然很少,但写得时候也要撇、捺有力。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听仔细,同学们的疑问或许也是你的疑问。生":有的人"指哪些人?师:(学生举着的手都放下了)就这么一个问题吗?全部哑了,哈!还有没有第二个问题?好,你说。  相似文献   

17.
[案例]教师创设情境:二(1)班张华过生日,邀请了班上的同学。张华准备给每个同学2个蜜桃,如果来了2个同学,张华需要准备几个蜜桃?你们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生1:张华要准备4个蜜桃,用加法表示。师:为什么用加法算?生1:因为2个2相加。师:如果来了3个同学,张华需要准备几个蜜桃?你们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生2:3个2相加,算式是:2 2 2=6,所以,张华要准备6个蜜桃。师:如果来了6个同学,张华需要准备几个蜜桃?怎样列式?生3:6个2相加,算式是:2 2 2 2 2 2=12,所以,要准备12个蜜桃。师;如果全班50个同学都来了。有几个2相加?你会列式吗?(因为连加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六年制人教版数学第十一册“百分数的应用例3”。教学过程:一、应用已学知识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师: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我们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生:(齐答)男生30人,女生24人。用多媒体展示全班学生在认真学习的镜头,凸现男生30人,女生24人。师:请大家用学过的知识对这组数量进行比较,看哪一组比较的方法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交流。)生1:30-24=6(人)表示男生比女生多6人,也表示女生比男生少6人。生2:30÷24=54表示男生相当于女生的54。24÷30=45表示女生占男生的45。师:很好!同学们还有其他比较方法吗?生3:30∶24=5…  相似文献   

19.
[问题呈现]一位老师上《五彩池》一课,引导学生欣赏了一组五彩池的图片,结合课文描写,充分体味了五彩池瑰丽的色彩后,有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五彩池能游泳吗?”这一质疑引起了许多学生的响应,不少同学纷纷表示“能”。执教老师深感意外……随后,教师鼓励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并让全班学生进行了一番讨论。师:你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呢?生:因为我看见五彩池的水很清,很漂亮。我想,在里面游泳一定很舒服。师:哦,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适合游泳的水应该怎样呢?生:水要清,要干净。师:对。除此以外你还想到什么呢?生:爸爸说,不能一个人去游泳。师:是呀,安全这一点很重要。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课文,五彩池到底能不能游泳呢?生:我认为不能。因为“池底生着许多石笋”,我看见过石笋,长长的、尖尖的,在这样的池里游泳就会有危险。生:五彩池根本不能游泳。文中说大的面积不足一亩,水深不到3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浅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这样的池怎么能游泳呢?生:(不少学生都情不自禁地在下面应和)是的!师:你很会读书,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生:同意!师:(面对提问的学生)现在,你还想去游泳吗?生:(不好意思地笑笑)不想。师:还敢吗?...  相似文献   

20.
(投影仪显示《中国疆域图》) 师:这是哪一个国家? 生:(齐答)中国! 师:在这一疆域图上,新疆及天山又分别位于什么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