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海增 《新闻世界》2008,(12):152-152
腐败既有“流”,更有“源”,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是防中有治、治中有防。因此,源头治理腐败既要像治理河流污染淤塞一样,重视清理疏浚河道,更要追根溯源,查找污染源。加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落实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2.
自从“一国两制”提出之后,我们报纸上对于台港澳的消息,已引起注意,不断出现“台港澳”的专栏新闻,报道当地消息。这诚然是一件好事,不过,在选材上,却不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试以某报某日的《台港澳新闻》为例,一个专栏里,收了四条新闻,其一曰:《台湾重金属污染严重》;其二曰:《台湾森林历经浩劫》;其三曰:《台湾南部蔓延登革热流行病》;其四曰:《台湾流行算命求神》。把四条新闻放在一起,人们就可以见到台湾这个地方,污染严重,疾病流行,迷信盛行,一句话,台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然,以台湾之大,这些消息自有他的根据,正  相似文献   

3.
前些天,有数十家媒体采用一条消息:“中国在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至少派出10万名各级官员到英国进修培训,占出国培训干部总人数1/3”。后经核实这是一条假新闻。令人不安的是,对这样一条有损国家声誉的假新闻却无人认真追查处理。相反有的媒体在刊发稿中称,这条消息源自国外  相似文献   

4.
事情已经过去五个年头,但“抢”新闻这件事,仍然不时萦绕在我的心头。那是1984年的金秋季节。正当我苦于半年之久报上无名、电台无声的节骨眼上,好友黄再杰向我提供了一条新闻线索: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参加国庆阅兵的“武空”上甘岭特功八连和黄继光生前所在连,已从北京启程到达郑州,10月10日将从郑州返回武汉作汇报表演。这消息对见报心切的我来说,不亚于哥仑布发现新大陆。高兴之余,忧愁袭上我的心头,“武空”宣传部近在咫尺,文人聚集,一个基层通讯员能抢过他们吗?忧虑之后,我和小黄商量,要想抢到这条消息,必须背着他们干。于是,我俩兵分两路,避开宣传部,穿梭于“武空”下属  相似文献   

5.
《每周文摘》一九八八年等三十一期转载了《联合日报》七月二十日的一条消息,标题是《上海市长自我约束“五不”》。消息说:“上海市长朱镕基最近在一次局级干部会议上公布了自我约束的‘五个不’:一、名字不见报,除非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以及外事活动,下基层调查研究不见诸报端;二、不上电视台,除非是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朱镕基要求全市干部群众对他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6.
广州某报3月13日刊登题为《村民自发给村官颁奖加薪》的消息。消息说,“日前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临东村村民委员会主任王伟民代表村委会6名村官,高兴地从村民手中接过3380元奖金,这是村民们自发对村委会干部一年来辛勤工作的奖励。另外,村民们自发提出为村委会干部加工资的提议也已得到村民代表及党员会议通过,这6位村官今后每个月除领取镇的工资外,还将在村里领到170~185元工资。”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不宜宣传倡  相似文献   

7.
刚进90年代,新闻媒介相继报道了著名作家魏巍笔下的一位“烈士”仍然健在的消息。这位活着的“烈士”,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记述的战斗英雄李玉安。 1991年秋,湖北省竹溪县税务局一位干部向我们提供了魏巍笔下另一名“烈士”仍健在的重要新闻线索。这位干部告诉我们:他在竹溪县兵营乡搞社教时,碰到了一位老人,是抗美援朝时的志愿军战士。在交谈中,这位干部问老人知不知道李玉安,老人回答说:“怎么不知道?李玉安是我同班的战友。”接着,老人向他讲述了同李玉安一起参加松骨峰战斗的经过。这位老人现年63岁,现名张德礼,原名张贵生,与《谁是最可爱的人》文中记述的烈士张贵生同名同姓,一字不差。在向我们提供上述情况时,热心的税务干部还带来了老人的复员军人证,证件上姓名与所讲的情况完全相符。好一条新闻“大鱼”!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县电台、电视台几位同志都准备前去采访。这一情况立即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京城一张大报上有则消息,标题叫《湖北两厅级干部因受贿党票没了》。我说不清这是第几次在正儿八经的报纸上见到“党票”一词了。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里播放了这样一则电视新闻:南方某省一个镇财政资金紧张;但宁可拖欠干部工人的工资,也要保证教师的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在电视画面上,教师们在2月初领取当月工资,而干部工人们2月初则在领1月份拖欠的工资。这则新闻还让上述两方面各一名代表出头讲话,对地方行政确保教师工资发放的做法或表示赞扬或表示“理解”,等等。 看完这则新闻,令人很不舒服,而且心生疑问。 疑问之一:给教师按月发工资能不能算是“新闻”?我们都知道,《教师法》已经生效执行,它  相似文献   

10.
治理媒体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具体对策应是推行廉洁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使其不想腐;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媒体腐败,使其不能腐;强化对公权力的制约,严惩媒体腐败,使其不敢腐;建立健全对媒体经营性收入的监管制度;坚持实施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朱镕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从源头上、机制上、制度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中纪委也曾专门召开会议,由领导同志郑重宣布,为加大反腐败力度,必须加强舆论监督;为此并向新闻界提出具体要求,给予了鞭策和勉励。此后,新闻舆论监督的形势确实向好的方向发展,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不容乐观的消息又不断传来。令人尴尬的因素,弃小存大,尚有二端。 其一,有人不许监督。这并非笔者杜撰,请看事实:据《法制日报》4月15日报道,该报派记者赴河南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有消息称,“中国在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至少派出10万名各级官员到英国进修培训,占出国培训干部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条被媒体广泛转载并受到舆论一致激烈批评的“十万官员赴英培训”的新闻,近日经北京《法制晚报》记者多方核实,发现又是一条假消息(见9月5日《江南时报》)。这类捕风捉影不负责任的假新闻近来频频在各种媒体上兴风作浪。像“15个省区三万余名艾滋病人接受免费中药治疗”,“瑞典国王看奥运遇  相似文献   

13.
有一家大报日前刊登了这样一条新华社消息:《第四批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公布(肩标)——普陀山等十个景区当选(主标)——首批百名全国文明导游员同时评出(副标)》(《中国青年报》2001年9月14日一版)。标题包含的信息量很大,很醒目,也很吸引人,让人一见到就能产生一种细读全文、了解详情的欲望。从导语可以知道,这是一篇会议报道:“新华社北京9月13日电(记者孙玉波)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  相似文献   

14.
工作问答     
问:新的“工资变动登记表”印发使用后,原“工资级别登记表”是否保留?时间如何填写?答:根据中央组织部的要求,市委组织部印发了新的“工资变动登记表”,供干部档案的整理立卷使用。干部档案中的原“工资级别登记表”可继续使用,不必更换。待表中栏目用完后,再续上新的“工资变动登记表”,原表还应保留。“工资变动登记表”中“批准时间”一栏,应填  相似文献   

15.
天气最炎热的时候,笔者总能在一些报刊上见到“七月流火”一词,大都把“流火”理解为天气极热。如武汉某报就曾在去年盛夏发表《七月流火空调销售看好》的消息…… “七月流火”语见于《诗经》中的《七月》一文:“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七月”指夏历七月;“流”是“下行”的意思;“火”则是星宿名,或称“大火”,也就  相似文献   

16.
署名何其多     
读报中,有时发现消息不长,后边却排了一长串作者的名单,有的竟达四五人之多。我顺手翻了一家省报: 9月19日,头版《新闻简报》栏中,一条82个字的简讯,署作者四人; 9月23日,头版《新闻简报》栏中,一条77个字的简讯后边,也署作者四人; 9月26日头版,360多字的消息,竟署五位作者。类似这种“排长队”的现象,在其他一些省、市报纸上也不乏其例。特别是在一长串名单的后边,又署上本报记者的名宇,明眼人一瞧,便知其中另有“奥妙”。  相似文献   

17.
基本建设中常有些“半拉子”工程,令人看不顺眼;报纸和广播、电视上也有一种“半拉子”新闻报道,叫人读了、听了不舒服。去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口播新华社的一条消息说:一项最新的检测结果表明,我国3个5岁以下的儿童中,就有两个缺少微量元素锌。锌被誉为“生命之花”,儿童如果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初 ,不断有朋友打电话询问我何时调到了中国社科院 ,这“无厘头”消息弄得我如坠五里雾中。我始终在北京市属一家科研单位工作 ,从没有过调动念头 ,这是哪来的消息啊?原来朋友们在《北京日报》2002年2月22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改革报》等多家报刊见到署名新华社记者邬焕庆的一篇报道《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一位专家眼中的民工》。文中称“老石是中国社科院的一名专家” ,而我的笔名“老石”,圈内尽人皆知 ;文章内容与我的科研项目———三农问题也有关。我找来报纸一看 ,原来是我发表在2000年5月3日的…  相似文献   

19.
首都某报5月13日在一条仅350字的消息中,连标题共4处用了村官一词,而且都未加引号。其标题是:《蒙阴百名机关干部争当村官》;导语是,“日前,山东蒙阴县乡105名机关干部分赴全县90个贫困后进村,履行为期3年的村官之责。”消息说,这105名准村官经过培训后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或科技村主任。笔者认为,“村庄”是按生产:亲族  相似文献   

20.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广东《韶关日报》刊登的《刘治中为国家创汇20万》这条消息之所以受到新华社的“厚爱”,向全国播发,就因为小山有“仙”。消息连标点只有311字,在写作上也没有出奇之处,但内涵丰富、深刻,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它宣扬了农村个体户的先进典型;用事实说明了国家的政策是富民政策;向一些“亏损企业”提出了问题,用个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