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文献研究构建节能服务产业秩序与治理绩效的关系模型,并以广东地区企业为背景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制度秩序和市场秩序对节能服务产业治理总体绩效和不同维度因子的影响程度。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制度秩序和市场秩序对节能服务产业治理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制度秩序还通过影响市场秩序间接影响节能服务产业治理绩效,是节能服务产业治理绩效的根本性因素。  相似文献   

2.
赵波 《软科学》2011,25(11):19-23
以陶瓷产业集群为例,对产业集群内部特征与集群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以广东佛山、四川夹江、福建晋江、山东淄博陶瓷集群的412份调研问卷为研究样本进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集群的协同性和支持性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三维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集群的集聚性对集群的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集群的生态绩效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产业集群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在空间聚集的组织形式.集群内企业间的关系已演化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博弈关系.本文以陶瓷产业集群为例,对产业集群中企业竞合行为与技术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运用陶瓷产业集群的109份问卷实证检验了产业集群中企业竞合行为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大于企业间的竞争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此,把握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竞合选择对提升集群中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杨武  杨大飞  雷家骕 《科学学研究》2019,37(9):1712-1720
将R&D投入分为资本投入和人员投入,构建资本投入指数和技术创新绩效指数,利用门限回归模型检验资本投入和人员投入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以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2006-2015年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投入、人员投入和研发机构数量对技术创新绩效均具有促进作用,技术获取及改造呈显著抑制作用。资本投入存在单一门限,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先促进后抑制,人员投入存在双重门限,对技术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先降后升。样本产业普遍过度重视资本投入,投入数量超过门限值,人员投入利用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静态效率和动态生产率的双重视角,本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SGMM)和中介效应模型等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从全国总体来看,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绿色技术进步是高技术产业集聚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绩效提升的主要驱动力;进一步的机理检验表明,高技术产业聚集会通过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和提高绿色生产效率,产生技术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进而实现绿色技术创新绩效提升;无论是基于静态效率视角还是基于动态生产率视角,高技术产业集聚对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此外,上述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本文为我国推进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有机结合,进而推动创新型国家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李武威 《情报杂志》2013,(2):191-195
以我国1998~2008年30个省级行政区域的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外资研发、技术创新资源投入与我国本土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包括R&D投入和非R&D投入在内的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对提升我国本土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外资研发通过显著促进我国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进而对提升我国本土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间接正向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各区域本土企业创新绩效对外资研发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根据实证研究结论,为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提升我国本土企业创新绩效,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洪江  鲍晓燕 《软科学》2012,26(4):58-62
创业投资产业具有市场不完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信息严重不对称和技术创新外部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往往导致市场失灵。政府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纠正市场失灵的有效方法。美国、以色列的引导基金绩效显著,德国、新西兰的引导基金绩效则差强人意。这种绩效差异是由于支持方式、制度体系、产业发展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外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的研究可为我国引导基金的运行、管理和政策设计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8.
利用CDM模型,将风险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研发投入、技术产出和绩效提升三个过程,分别考察风险投资在技术创新三个阶段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以深入研究风险投资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绩效的机理。对2012-2014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活动的实证分析表明,风险投资参与能够显著提升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绩效,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风险企业提高研发强度和提高商业运营能力实现的。实证分析结果还显示,风险投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发明专利数量的提升作用显著,而对发明专利数量的增加无显著影响,这表明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运用Eviews6.0软件,针对国际性技术外溢对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模型和面板数据回归结果。结果表明,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主要依靠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高科技人员投入、FDI利用和出口贸易额的增加也会对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通过提高新产品、新技术的质量和层次来提升北京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时,FDI和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会起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曹勇  苏凤娇 《科研管理》2012,33(9):22-31
技术创新投入对创新绩效具有直接影响。本文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改进的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模型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分析1995-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投入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并首次对高技术产业整体及其下属5个典型行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整体与其下属行业之间、以及下属各行业彼此之间,其技术创新投入对创新绩效影响的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即使相同的投入要素在不同行业对初始创新绩效和最终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也有显著差别;R&D投入和非R&D投入对创新绩效都有重要影响;对于不同行业创新资源的高投入并不一定都能带来高产出。在进一步分析这些差异及其原因的基础上,就今后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竞合战略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亮  张宗益  龙勇  周旭 《科研管理》2009,30(1):87-96
摘要:近年来,竞合战略的实施被认为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虽然许多学者相信竞合战略能够促进企业绩效却少有实证支持。本文利用重庆市116家企业与竞争者组建联盟的有效样本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竞合战略是否以及如何通过竞争、合作等机制对技术创新产生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竞合战略能够显著促进技术创新绩效;合作非常显著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伙伴间竞争对创新绩效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回归分析揭示其原因在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实施竞合战略过程中尚未充分发挥竞争机制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研究结论为我国企业实施竞合战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证据及启示。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以201家资源型企业为研究样本,开发了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绩效的量表,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在其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命令—控制性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经济绩效和生态绩效的正向影响都不显著,激励性环境规制和自愿性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经济绩效和生态绩效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制度环境在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适合度景观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适合度景观理论应用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管理,将技术创新类比为企业在创新景观上的重组和探索过程,研究探讨了影响技术创新绩效的主要管理要素。通过对广东省10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实证调查,研究探讨了创新管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耦合关系对创新景观的影响,给出了如何运用适合度景观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途径和方法。关键词:适合度景观;NK模型;技术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4.
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常玉  董秋玲 《软科学》2006,20(2):119-124
在归纳总结国内外有关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和技术创新绩效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与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与技术创新绩效有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中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投入、科技园区制度建设、政府的优惠政策、信息宽带网的建设水平和生产设备的先进水平等因素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现有文献在研究组织冗余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时,大多采用了横向研究设计,很少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同时,相关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提出了一个组织冗余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两阶段非线性关系模型,并以中国50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从1999年到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冗余在第一阶段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在第二阶段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双创”背景下,为促进创业投资更好发挥优势、提升新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综合考虑新创企业创始团队因素、创业投资机构特征以及创业投资双方技术关联的影响,基于2012—2019年中国创业板中获创业投资支持的上市公司数据,从创业投资机构股权投资比重视角探究其对新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创业投资机构股权投资比重对新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负向影响,且传统金融类和实体公司类等不同类别创业投资机构股权投资比重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而当创业投资双方呈现出技术相似或技术互补时,负向影响将削弱。因此,为规避创业投资机构较多持股而产生的消极影响,分别从创业投资机构、新创企业和国家层面提出明确定位、把握好自身控制权以及完善法律法规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闽粤地区的211家企业为调查对象获取数据,采用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探索市场导向、质量导向是否以及如何通过企业动态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能力在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都起部分中介作用,而质量导向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没有显著正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禹献云  周青 《科研管理》2018,39(8):11-18
外部搜索策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有着重要影响,而知识吸收能力在此过程中起着调节作用,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部搜索策略的搜索广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吸收能力正向调节搜索广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外部搜索策略的搜索深度与技术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知识吸收能力调节了搜索深度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产业共生理论分析创业投资与产业创新集群的演化过程,根据发展阶段将创业投资与产业创新集群的共生模式划分为两种类型,早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主导项目驱动的卫星式共生模式,研究表明,主导项目对创业投资水平的贡献大于创业投资对主导企业产出水平的贡献;而在中后期阶段主要表现为多项目共同驱动的网络式共生模式,创业投资机构与技术创新企业的贡献水平彼此相当。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创业投资促进我国产业创新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低碳住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范式分析已有的低碳住宅政策体系对产业绩效的影响,剖析低碳住宅政策体系影响住宅产业绩效的传导机制,采用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模型考察政策强度对技术创新及产业绩效的影响并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发展的低碳住宅调控机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