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个人如果中了“头彩”,无疑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但是,如果一个人出车祸惨死于车轮之下,还有人向他如此“道喜”,不仅是幸灾乐祸,而且也是十分不人道的。下面的一例就是如此:南京溧水县一行人被一辆农用车撞倒后,又被该车从头部轧过,致使该行人当场惨死在血泊中,9月6日,当地出版的一家媒体竟然以《骑车人“中头彩”惨死》为题,用如此轻薄的口吻向这名死者“道喜”。面对他人的不幸,不仅没有丝毫同情,反而用这样轻薄的语调拿人家寻开心,即便是一个稍有良知的普通人也不应该,更何况是一家媒体了。人们习惯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来表达…  相似文献   

2.
报载,南京溧水县的一位行人被一辆农用车撞倒后,又被该车从头部轧过,当场惨死。9月6日,当地一家媒体竟以《骑车人“中头彩”惨死》为题,用轻薄的口吻向这名  相似文献   

3.
看了这个题目可能有人要说,难道编辑还有不会说话、说不好话的吗?遗憾的是,确实有一些编辑还说不好话,说出的话要么辞不达意,要么讨人嫌,甚至可能遭人骂. 谓予不信,且看最近新华社记者在一篇报道中提到的一件事:一位骑车人不幸被汽车撞得头破血流而死,对这飞来横祸,其家人、亲友自然悲痛不已.而某报的编辑竟在报上毫无同情心地说,这个骑车人"中头彩"了(见报标题为:<骑车人"中头彩"惨死>).这算会说话吗?  相似文献   

4.
用眼睛看东西,要讲常识,讲规则。无条件地“看”,明明看不到的却硬说看到,那则是眼睛的滥用。在日常生活中,眼睛滥用的例证比比皆是。在新闻的报道中,我们同样能发现不少眼睛滥用的例证。仅举两例:一、乡间采风,“笔者抬首四望,看到3万多亩花生绿波荡漾”;二、采访一家企业,“笔者刚到工厂大门前,但见一辆载有3000件摩托车架的货车从厂内开出,驶往东南亚销售。”这都是让人“看”得惊诧的文字表述。在这里,眼睛功能被人为提升、夸大;在这里,看的规律被扭曲,眼的功能被神化。从常理判断,上述对“看”的运用是显而易见的错误,属于语文改错的对…  相似文献   

5.
《青年记者》2007,(21):4-4
据《青年参考》,巴基斯坦前总理贝·布托有着不“平凡”的经历:父亲惨死于绞刑架,两个弟弟死于谋杀,她与母亲都曾遭遇长时间的牢狱之灾,两度担任总理,又两次被解职,直至流亡他乡,有国难回……10月18日,贝·布托结束了8年的海外流亡生涯回到巴基斯坦,听到了数十万名支持者的欢呼声,也随之引起了爆炸声中上百人的惨死。这位从不向暴力和威胁低头的“东方之女”.将在巴基斯坦掀起怎样的波澜?[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4月17日.北京某报在21版报道16日发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时.醒目的标题是:《最血腥校园屠杀“撼”全美(主标题)有报道称凶手可能是中国留学生.至少33人死20多人伤(副标题)》;另某报在A27版《美国校园屠杀33人惨死枪下》的报道中说,“据芝加哥太阳报透露.枪案凶嫌身份初步认定.是一名执学生签证来美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但后经新华社报道证明凶犯是韩国23岁的留学生所为。  相似文献   

7.
“钓鱼”一词的引申含义包括网络欺骗行为和手机、电话、短信欺骗行为。上海的“钓鱼执法”事件,使“钓鱼”一词扩展为执法欺骗行为。2009年11月3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含暗访素材的的新闻“公益医院非法行医,北大医学教授惨死北大医院”。11月18日,北大医院发表声明,称央视的报道有“钓鱼采访”之嫌。由此,“钓鱼”一词被引申到新闻采访报道领域。  相似文献   

8.
张兵 《军事记者》2007,(5):28-29
今年3月上旬,《人民军队》报在二版头条位置加框刊发了消息《变“开窗放热”为“看天供暖”》,引来不少好评。一位新闻前辈看后,打电话称赞此稿是宣传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一篇真正用事实说话,没有穿靴戴帽”的好作品。此稿在当月报社月评中被评为优质稿。  相似文献   

9.
“6·29”火车相撞事故发生后,《郴州日报》记者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分工配合,快写快发,向社会及时、透明、客观公布事故处置情况。整个报道过程中,《郴州日报》充分发扬敢于抓“头彩”的精神,抢先说、主动说、客观说,抢占了舆论制高点。如同我们曾经经历过的抗洪救灾、抗冰救灾报道一样,一篇篇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报道,内容涵盖方方面面,体现了地市党报在服务党委、  相似文献   

10.
最近,生活保健类图书走俏市场,成为新千年书市的开门红“头彩”。此类原本是“常销书”缘何突变成“畅销书”呢?据市场调研显示,首先是因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强化使然。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2002,(2)
“4.15”空难事件刚刚见报,《华商报》4月19日1版又登了一则标题新闻:《又一架国航客机在日本出事》。给人的印象是继“4.15”空难事件后,又有一架飞机失事了。及至看了6版的详细报道,才知是“一名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机务人员在日本大阪的关西国际机场被飞机的发动机吸入死亡。”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常接到通讯员的来信,反映因写了一篇文章或批评报道,见诸报刊后,被某些人“对号入座”,遭到不公正的对待,心情非常苦恼。请看一位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的作者的情况吧:  相似文献   

13.
黑熊之殇     
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有两种人对山林的情况了如指掌,一种是盗猎者,一种是保护者,长白山变成了他们的角斗场,决定输赢的,除了他们对山的敬畏以外,还有智慧和胆量6月25日,一组黑熊惨死的图片被曝光。公开图片的是野生动物作家胡冬林,一位长年在长白山地区工作和生活的人。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 ,常听德高望重的长者告诫春风得意的年轻后生 :切莫得意忘形。意思是在劝谏年轻人 ,生活中不要被一时的胜利冲昏头脑 ,以免给人留下浅薄的印象。唐代诗人贾岛的“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朝看尽长安花” ,是人生得意的生动写照。然而 ,在我们青年官兵中 ,却存在一种“失意忘形”的现象。战士小张 ,军校落榜后 ,整日压床板 ,甚至不想参加连队正常工作 ,最后发展到不假外出被除名。某部一位连长 ,自以为年度提升有望 ,命令宣布后发现没有自己 ,便一改往日的工作热情 ,甚至贬低上级机关,对部属讲不负责任的话 ,以至受到党纪处分。凡此种种“…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2月26日,温馨的圣诞节刚刚过去,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小镇,漂亮的6岁小女孩琼贝纳特.拉姆塞,被发现惨死在自家的地下室里,这个有着天使般面孔的小女孩,是美国家喻户晓的“选美小皇后”。谁杀死了小贝纳特?一时成为全美最扑朔迷离的话题,令人吃惊的是,历经长达两年多的调查后,今天,它依然是个悬而未解的谜!  相似文献   

16.
欧漫 《新闻前哨》2014,(6):55-55,62
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通过新闻网站、手机报、微博等随时随地获取信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发布信息、发表意见.这些信息快速更新、篇幅短小,汇集成大量的资讯让人目不暇接.不少传统媒体纷纷顺应这种信息碎片化的趋势,在新闻写作和编辑方面采取“碎片化”的方式.所谓“碎片化”,出自英文的“fragmentation”,意即完整的东西被分成许多零碎的小块.根据人民日报2012年针对8万多名受众所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新媒体环境中,受众“碎片化”消费趋势初显.近四成人习惯于“先看标题,如果感兴趣就往下看”,“从头到尾仔细看”的人不到5%.  相似文献   

17.
面对各种夺人眼球的新闻,既不易感,也不无感,而是在保持敏感的同时有自己独立冷静的判断. 对待热点新闻,朋友圈里有两种人,两种态度对比着看挺好玩的. 一种人,感动点和兴趣点极低,什么新闻都能大惊小怪一番,我把这种人叫“新闻易感人群”,轻易感动轻易激动,轻易被激怒,轻易被吓住,轻易热血沸腾,轻易被诱导,又轻易地遗忘健忘,沉浸到新的热点中,容易被只是个案的新闻热点触发感慨.“新闻易感人群”有一个共性,就是缺乏坚定的不可动摇的信念,没有对个案和普遍问题的区分能力,情绪容易被牵着走,爱跟凤,易摇摆,见风就是雨,在此起彼伏的热点中一惊一乍,只会大发感慨,而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看到“野生动物园老虎伤人”的新闻,就感慨以后再也不去野生动物园了,感慨别跟易怒的女人交朋友;看到哪个名人猝死,根本不看原因,就感慨“千万别拿命换钱”.  相似文献   

18.
影片推荐     
《记忆碎片》莱纳·谢尔比在家遭到歹徒袭击,妻子被残忍奸杀,自己脑部也受到严重的伤害。醒来后。他发现自己患了罕见的“短期记忆丧失症”,只能记住十几分钟前发生的事情,为了让生活继续下去,更为了替惨死的妻子报仇,他凭借文身、纸条、宝丽来快照等零碎的小东西保存记忆,收集线索,展开了艰难的调查。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新闻界的人才流动开始“浮出水面”。报道别的行业人才“跳槽”的人自己也可能“跳槽”,谈论体育球员“转会”的新闻从业人员也渴望一试“转会”———当然,也有许多人对新闻界“大腕”的“跳槽”与“转会”持一种怀疑或否定的态度。更多的人则极目远方,想看看异国他邦的媒体是怎样因应这一变化的。在现代汉语中“跳槽”和“转会”是两个“新生代”词汇,前者被“有幸”收入《现代汉语新词词典》中,而后者则至今“名分未定”,但这一点也不影响后者在语言交际中的频频亮相。明眼人一看便知,“转会”借自体育界,系…  相似文献   

20.
《工人日报》3月28日第七版,是文艺部主持“人生片断”专版编发的反映“看天吃饭的气象人”生活的内容。这一组共8篇短文(包括“采访手记”),是采编者利用“世界气象日”采撷的一束小花。这一整版文字,我捧读后有深切感悟:不看不知晓,一看真开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