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到点评或者说鼓捣"老坛酸菜面"这个活之后有点难为。作为一个长期在营销战线的一员老将,堆砌一些溢美之词,为一个品牌说一些不疼不痒的恭维话是容易的,尤其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品牌和卓有成效业绩说好话,不会闪着舌头,也不会遭致诟病,要么几笔玄虚又看上去专业的文字交差,似乎也说的过去。我们看到过太多的这样的专稿。但,这不是我的风格。于是利用二个周末去卖场就"老坛酸菜面"做了一次近距离的市调。1.知道"老坛酸菜面"吗?2.知道是哪儿产的吗?3.知道谁代言的吗?调查结果印证了"老坛酸菜面"的广告传播价值但也有新发现。在问及你为什么喜欢这款面时,答案便有以下:  相似文献   

2.
林文君 《视听纵横》2006,(1):119-119
最近在某报上看到一篇题为《骑车人“中头彩”惨死》的报道,说有一行人被一辆农用车撞倒后,又被该车从头部轧过,致使该行人当场惨死在血泊中。一个人出车祸惨死在车轮之下,作者竟以“中头彩”喻之,看后令人心寒。人们习惯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来赞扬记者这一职业,可是看  相似文献   

3.
不顾实际,说话、做事均以书上说的为准,古人称这种人叫"掉书袋". "掉书袋"的形式有种种,下面的几种现象最为常见: 一是咬文嚼字.有一书生赶路,遇到一条水沟,过不去.一过路人告诉他:一跳不就过去了吗?书生就做了个立正的姿势,双脚并拢同时往前一跳,不料就跳到了水沟里.路人见了很好笑,说:有你这样的跳法吗?你看我是怎样跳的,说着,双脚一前一后就跳过去了.书生看后怨怪说:这叫"跃",不叫"跳",我才是真正的跳呢.上你这回当,以后可不再上当了.  相似文献   

4.
王巍 《新闻三昧》2000,(6):30-31
新闻要用事实说话。可是,事实本身并不会说话。那么,究竟怎样用事实说话?而且怎样才能说好话?这就成为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进一步研究解决的课题。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这个问题越  相似文献   

5.
“批评报道不如成就报道好写”,这是对成就报道的一种错误认识。说成就报道好写,无非是说成就报道是说好话唱赞歌,人见人爱,又合时宜,好话谁不爱听? 成就报道果然是这样的“香饽饽”吗?不。下面想就些谈谈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前妻     
我的第二次婚姻差不多弄得满城风雨.前后整整四个月,李速终于给我来了电话,我看到他的电话号码,心想李速你也有这一天.李速头一句话就是:"我实在是忍不住想问问你,听说你又离了?"我说怎么了,奇怪吗?他说有点奇怪,想想他又说,你这么折腾,你家难道没有人阻止你吗?我说你什么意思?他说我没什么意思,就是想问问你,看看你现在说话还正不正常,有没有精神病人的前期症状.我说李速你这个混蛋!他说,看来还没有,那我就放心了.说完就挂了.  相似文献   

7.
新闻要讲政治,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对每一位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起码要求。但一些报刊在选词用字时却常常忽略这一点,以致在读者中造成不良影响。 用词不讲政治的表现多种多样,如不顾国家性质,盲目引用外来词;或老不考虑词语本身的历史背景,信手拈来就用。作者如此做,要么是为了猎奇,要么是为显示自己的所谓文采。 如某报副刊在显著位置开设一名为“众议院”的言论栏目。众所周知,“众议院”是资本主义国家两院制议会的下议院的名称。该报编辑无非是想取“众人都来参加评议”之意,但读者看了这个栏目名称难免会感到不大舒服,继而产生疑问:真的就没有别的名可取了吗?  相似文献   

8.
大凡报刊在制订办报办刊指导思想时,都把“贴近读者”作为重要内容.到底如何贴近读者呢?我认为除了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意见外,记者、编辑不妨来个换位思维,把自己当作读者,找找当读者的感觉,站在读者的立场想问题,用读者的眼光来审视一下自己所采写、编辑的稿件.想想读者在想什么.俗话说“看报看题”,为什么看题?为的是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如今报刊很多,一份报纸动不动就是几版几十版,全部通读,读者耗不起时间,所以只能在报山文海中寻觅.那么,我们记者、编辑在采写、选取稿件时,首先就要问一问自己:这个内容读者会感兴趣吗?这篇报道读者看了题目后还会继续读下去吗?记者、编辑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除了职业不同之外,也如同广大读者一样,是茫茫人海的一份子.大家面对着同样的社会现实,有着相同的喜悦和烦恼.只要记者、编辑放下架子,是  相似文献   

9.
在说话的过程中,有没有一种既能表达自己的某种见解,又能使语言显得幽默、含蓄、耐人寻味的方式呢?有的,这就是所谓的隐含判断. 从前,一个财主养了个笨蛋儿子,请了私塾先生教其学文识字,但却很少长进,而财主本人又偏爱听好话,不爱听坏话,家里的佣人,谁要是说了他儿子的坏话,轻则挨一顿臭骂,重则要丢饭  相似文献   

10.
《左传》里有句名言:"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话的意思是讲:说话和写文章,如果没有文采,是不可能流传广泛的。《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在"情采"篇里一开头就说:圣人贤者的著作,都叫做"文章",这不是由于它们都具有文采吗?俗话说:"人靠衣裳马靠鞍。"大量的新闻实践表明,要将人物通讯写深写活,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最近我们在一篇新闻报道中表扬了一个七十三岁白发苍苍的老农民与青年们一起挑泥盖麦的事情,说明农村中正在掀起农业劳动的热潮.这条新闻尚未发表,因为编辑部同志之间还有争论:有的同志认为让七十三岁老人去挑泥是不应该的,报纸一登就起了提倡的作用,因此主张不登,免得产生副作用.但有的同志认为这对鼓舞农民的劳动热情有利,可以登.他们举例说,有些报纸曾报道过农民为实现农业纲要四十条而提出"宁愿少活几年为子孙万代造福"的口号,这难道也有副作用吗?我们希望你们对这个问题提出正  相似文献   

12.
连续几天翻阅自然来稿,竟然没有选上几篇可用的。不是说自然来稿反映的人和事不能刊用,关键问题在于写作上的啰嚏,本来用简单的笔墨即可交待清楚,却非要来个长篇大论不可。按规定,消息一般不超过800字,通讯一般不超过2000字,在这个范围内,编辑编稿不费什么事。可是,有些作者一写消息就是二三千字,一写通讯就是五六千字,编辑编稿等于写稿,如果不是特殊的好稿,谁也不想揽下这等苦差事。因为大家都很忙,时间陪不起呀!俗话说:“好话啰嗦三遍,鸣狗都不稀罕”,可见人们对于啰嗦是多么厌烦呀!说话啰嗦,人家看了会皱眉头;写文…  相似文献   

13.
这些年,颇有几种儿童读物在市场热卖后,却在文坛遇冷,有的还遭到了严厉的批评.这就引起了争论,并出现了一些大相径庭的结论.大致看来,可分两派,一派站在市场的立场说话,一派则貌似站在"文坛"一边.而我以为,对此需作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是市场盲目狂欢而文坛独具火眼金睛吗?是评论家瞎了眼而小读者最具判断力吗?应该遵循"民主"原则让购买者说了算吗?评论家应按照市场动向修改自己的评判标准吗?市场应在文坛高人指导下走向良性发展吗?……凡此种种,似都属"一概而论",皆不可取.  相似文献   

14.
有一位著名学者说:你想让文章写得生动些吗?那最好是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这确是经验之谈。用新闻术语说,就是:让事实说话,在行动中写人。但少用不等于不用,要说新闻一律不用形容词,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准确地使用形容词,也能使文章熠熠生辉。不过有一条原则,是宁精而  相似文献   

15.
业界观察     
《视听界》2004,(1)
《焦点访谈》焦点不再?http://www.sina.com.cn新浪>新浪传媒论坛作者:hyman99发表日期:2003-12-0813:11:54昨天闲着没事,看《焦点访谈》吧,我这一看不要紧,差点没晕菜了。这是《焦点访谈》吗,不是《艺术人生》改版了吧?难道我们的焦点没有了?《焦点访谈》也许有《焦点访谈》的难处,但既然办了,就要有始有终,要坚持到底,要不就别叫《焦点访谈》这个名字,对不起“用事实说话”这几个字。曾几何时  相似文献   

16.
编辑是做什么的?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听到许多这样或那样的回答. 有人说,编辑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它道出了编辑的使命和责任.有人说,编辑是"为人做嫁衣"的.这个比喻广为引用,是由于它不仅道出了编辑劳动的特点,而且也隐含了编辑"默默奉献""成人之美"的高尚情怀.记得多年前作家蒋子龙在作品获奖时,曾经把编辑工作比作水泥柱里只使劲而不露面的钢筋.这与"为人做嫁衣"的比喻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7.
编辑这一行的职业道德究竟是些什么?这里,我不打算在理论上阐述它的重要性之类,而想就我所接触到的我国前辈作家、编辑家、出版家们在编辑方面的嘉言懿行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总要看一遍”当编辑就要看稿子,这是编辑起码的任务和职责。老一辈编辑对这个“职责和任务”是看得很神圣的。已故作家、《收获》杂志编辑靳以1957年曾对《文艺报》的一位同志说:我虽然做了多年的编辑工作,也谈不出多少经验,但有一件事,至今想起来问心无愧:我没有埋没人才。不论是谁投来的稿件,不论是长篇短篇,我总要看一遍,一个编辑,有了这样  相似文献   

18.
“编辑无学”吗? 前不久,几家大学在试办编辑专业的讨论中,又有一种不赞成的意见,立论是“编辑无学”。这同在整顿编辑职称工作时,有人提出编辑是不是一门学科、一种科学,编辑职称应不应该列入学术职称系列的问题性质很近似。这又一种意见认为:自古以来,“无编不成书”;可是中国历代都未办过什么编辑学校,也未形成独立的、系统的、完整的编辑学;就说现代吧:鲁迅、茅盾、叶圣陶、冯雪峰、王任叔等等,都是大作家,又都是著名编辑,可是他们学过编辑学吗?没有,  相似文献   

19.
吴航斌 《出版广角》2013,(10):28-29
钱钟书说过这么一句话:"好像小孩子要看镜子里的光明,却在镜子里发现了自己。"因为职业的关系,我时常会想到这个问题:一个理想状态的编辑,应当是怎样的一个形象?或者说,怎样才是一个好编辑?这个问题,对"寻找光明"的意义而言,是受角色的指派而悬拟职业的佳境。众所周知,所谓理想的完美,恰在于它是遥不可及地无限接近。因此,出于求索光明而凝神审视,我们通常只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我们已经够努力了,我们现在是这个样子!我  相似文献   

20.
我的外孙女妞妞才6岁,每当电视里播放“一休”时,她不吃饭、不玩其他游戏,不吵不闹,坐在电视机前,聚精会神地看。大人要是说话干扰了她,她便大声地十分不高兴地说:“别说话。”于是,我们只好安安静静地跟着她看。事情已经过了好久,最近我问她:“你还记得一休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