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来说 ,校园文化的内涵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最重要的。教师作为学校一个相对稳定的队伍 ,是学校精神文化的主要载体 ,或者说 ,学校的精神文化集中体现在教师群体身上。因此 ,教师的形象决定了学校的精神文化。那么 ,教师的形象应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的形象集中体现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上。而在教师的职业道德中 ,最核心的内容是“爱生”。如果一个教师不爱学生 ,或者不会爱学生 ,那他就不可能做到敬业爱岗 ,当然也不可能当好一名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爱 ,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 ,不能理解为对学生一…  相似文献   

2.
一、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职业精神”现状
  对于班主任“职业精神”的表述有很多,有的强调“以人为本”,有的强调“爱生至上”。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因此,我们把班主任“职业精神”归纳表述为:高尚师德、善良使者、充满挚爱、忠诚事业。  相似文献   

3.
和谐教育是从确信智力正常的学生具有完成学业任务的潜力出发,从创设和谐的情境入手,协调各种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达到全面和谐发展目标的教育。如何在学困生相对集中的职业学校实施和谐教育?笔者认为要做到: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确信学生的学习潜力1.尊重和爱护学生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文化基础较差,因此造成了教师理论课教学的困难,部分教师对学生缺乏信心,爱不起来。没有期望、没有爱的教学,只能造就出自暴自弃的学生。“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一个智能一般、成绩平平的学生,由于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另…  相似文献   

4.
向太国 《新疆教育》2013,(11):144-144
现代教育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以学生为本”是中等职业学校目前应该遵循的思想政治工作原则。这既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迫切要求,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将人文关怀落实到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德育教育不只是班主任应对学生进行的教育,也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对学生进行教育,作为我战斗在职业高中的德育教师,在德育教育方面上要对学生给与爱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情感教育、心志教育。爱祖国,爱父母、爱学校、爱师长。“发乎情,止乎礼”,不空谈,不矫情。爱情教育也不是雷区,相反教师越是遮遮掩掩,神神秘秘,学生就越容易越轨。  相似文献   

5.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老师的信任和关爱无疑是转化学生的主要因素。老师的爱应该是闪光的爱、理性的爱。爱是老师工作的出发点,是老师良好工作方法支流产生的源泉。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老师,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题,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职业;我在教师岗位上默默奉献了十几年,我却深刻的感受到教师的职业是充满爱的职业。  相似文献   

6.
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班主任的首职。要做好这项工作,务必全身心投入、全方位重视、全过程负责。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古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长善救失之说;今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和蜡烛精神之论。学校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灵的深处,以理解、信任为前提,以真诚的“爱”和“严格的要求”为基础的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口,将教师的爱生之情升华为“教育爱”这是当今班主任的崇高境界。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群体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班主任要充分发挥教育爱的力量,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首先,班主任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它主宰和统帅着一个教育者整个的教育教学工作。师德不是抽象的,它实在而又具体。笔者认为:热爱学生,是一个教师永远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当然,时代不同,我们对教师爱生的要求也就不同。过去“热爱学生”往往只被理解为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勿庸置疑,在新的世纪里,这种内容的爱生仍然是必要的。这是因为爱生是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试金石。一个毫无爱心,只注重“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书匠”,很难做一名合格教师;一个不尊重学生人格,任意对学生“使性子”、“发脾气…  相似文献   

8.
《新教育(海南)》2006,(2):26-26
教师形象自古被喻为红烛、春蚕.但教师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牺牲自己,还应该在“成人”的基础上“成己”.“超级教师”就是指教师不仅需要一般意义上的敬业爱生、学识丰富.还应该有健康心态、良好人际交,住能力.懂生活、会生活。对教育有着自己的理解。既能“助人”又能“成人”。学校的教育是希望培养出丰富多彩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在规则的制订、事实与关注“人”的发展之间,是不难取舍的。上海建平中学前校长冯恩洪曾语重心长地对教师说过: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家的孩子(学生)是神!那种敬若神明的爱生境界对于老师固然有些苛求,但是,以学生为学校一切工作安排之圆点的思想,应该毋庸置疑。因此,学校规则的制订、执行和修正,必须关注和关爱学生的发展。文中的那位班主任经验丰富,以“大原则、小灵活、没影响”的现实态度,巧妙地在学校规则的刚度  相似文献   

10.
论爱生之道     
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爱之能勿劳乎?”,在现实生活中曾有多少人不被理解而倍感苦脑,而发出大声疾呼:理解万岁。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的好,“爱是理解的别名”。人们呼唤爱,更渴望理解。那么、做为未来的建没者——学生,又怎能不希望得到家庭、社会、学校教师的理解和爱心呢?  相似文献   

11.
张忠苍 《中国德育》2012,(17):56-57
高尔基曾说:“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2010年10月,兰州市第四十九中学被确定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西部地区爱生学校实验校,在践行“爱心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教育是从爱出发的,没有爱,教育的阳光就无法洒进学生的心田,爱是学校文化的本色,无爱即无教育。于是,我们以爱为起点,...  相似文献   

12.
樊希玉 《教师》2010,(5):54-55
教师成长.师德先行。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新课改对教师职业道德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和要求。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爱生、爱岗、爱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三个重要支柱。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学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笞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是复杂的,任务是繁重的。对孩子真诚的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也是做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为教育的起点,对学生有父母般的爱心、严师的事业心,也有像朋友一样的关心。对孩子们既要爱之严,也要爱之宽,更要爱之远。秉持敬业爱生的精神,始终以忠诚和热爱为广大学生筑梦圆梦。  相似文献   

14.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该被理解为文化建构的动态过程,必须在文本、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开放性和平等的对话关系。而文本和教师的开放性,是决定语文课程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只有将文本理解为“一个开放的生产过程,教师不只是学习的组织者,更应该是创生文本的自我开放之主体”,才使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建设和学生的素质培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也来谈师爱     
夏丐尊先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最初看到这句话时并不太在意,也很不理解,后来自己做了教师,才慢慢体会出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教师面对的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有灵魂的人,教师只有真心实意地去爱学生,关注和呵护学生,才可能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才可能使师生心灵相容,才可能有成功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一种知识转化与智慧增值的职业,是一种心灵浸润与人性化育的职业。教师自有教师的幸福。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幸福。在古今中外关于教师的诸多比喻中,“蜡烛“”人梯“”园丁“”工程师”,集中到一点,就是无私地奉献,在传递幸福中创造幸福,在创造幸福中升华生命。正如马克思所说“: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的人,历史承认他是伟人;那些为最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教师,正是用自己的爱和热情为人类造福,让别人幸福,播种希望,开创文明。无私,才会“燃烧”,没有偏见,没有杂念,怀抱一颗赤诚之心。这是师德修养、人格魅力和精神力量;有爱,才能“照亮”,爱生活,爱生命,爱学生,让爱在无私奉献中闪光。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其实,在人与神之间,就一而拥有作为教师的幸福。也许他并无物质的富有,却有精神的寄托;并不是轰轰烈烈的惊人之举,却拥有阔大的利他胸怀!反观人生,确证生命是幸福。教师是情感的培育师,是精神的守护神,是意志的砥砺石,是人格的构建者。教师,谆谆善诱,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希望,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未来。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的成长,在学生的进步与对社...  相似文献   

17.
“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是北京四中办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以人育人、共同发展”具体可以概括和表现为“以行为影响行为,以品德培养品德,以能力提高能力,以理想树立理想,以情操陶冶情操,以境界提升境界,以人格塑造人格”。“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教师工作的职业特征,也体现了四中对教育的理解。“以人育人”不仅是指教师育学生,还包括学生育教师、前人育后人,即用四中校友和他们留下的精神文化来育在校的学生。有了学生、教师与家长的相互支持与促进,“共同发展”则是“以人育人”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刘奎 《西藏教育》2010,(7):51-52
俄国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爱生学校建设的核心理念。随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学校项目在我县的实施和推广,爱生学校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爱生学校值得推广,因为爱生学校是完全从孩子的眼睛看学校和教育,“学校就是为孩子们办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创建学生心目中的爱生学校呢?  相似文献   

19.
专业,是现代工业化大生产精细化分工的产物。正因为有了它,职业世界才变得精彩纷呈,工作过程才是一种美妙的生命享受,劳动成果才可能成为一件不朽的艺术珍品。选择一种专业,就是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人生道路,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态度。热爱一种专业,就是热爱上了一种人生方式。所谓专业之爱,实乃职业之爱,生活之爱,生命之爱。2004年8月,教育部职成司组织开展的以“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职业理想”为主题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包括“我爱我的专业”征文比赛、“职业生涯设计”比赛和“职业生活”摄影比赛三项内容。这里我们集中选登部分获奖作品,以展示当代职校生们鲜亮丰盈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20.
专业,是现代工业化大生产精细化分工的产物。正因为有了它,职业世界才变得精彩纷呈,工作过程才是一种美妙的生命享受,劳动成果才可能成为一件不朽的艺术珍品。选择一种专业,就是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人生道路,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态度。热爱一种专业,就是热爱上了一种人生方式。所谓专业之爱,实乃职业之爱,生活之爱,生命之爱。2004年8月,教育部职成司组织开展的以“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职业理想”为主题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包括“我爱我的专业”征文比赛、“职业生涯设计”比赛和“职业生活”摄影比赛三项内容。这里我们集中选登部分获奖作品,以展示当代职校生们鲜亮丰盈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