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邢宝平 《甘肃教育》2014,(12):20-20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年轻父母多数时间或经常性不在孩子身边,把孩子寄托给爷爷奶奶等祖辈照管,我们将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扬长避短,使孩子得以健康、快乐地成长。一、隔代教育的合理性1.隔代教育为孩子提供了舒适  相似文献   

2.
周娇 《成才之路》2014,(8):63-63
一些年轻家长因工作繁忙,将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去抚养照顾,这种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为隔代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隔代教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隔代教育的弊大于利,因为爷爷、奶奶的思维与现代社会有差距,但也不能全盘否定隔代教育。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我们认识隔代教育的利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努力克服各类负面影响,使孩子在现实的教育中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3.
周荣 《教师》2014,(34):127-127
老一辈成为孩子在家庭教育中的主要负责人,祖父母们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家庭教育在创建和谐融洽的学习型家庭,对全面提升家庭教育质量,实现全民终身教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好隔代教育的优势,消除隔代教育的不利因素,从而更好地创建现代化的学习型家庭,是本文笔者将要探讨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隔代教育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洪曾 《山东教育》2002,(33):42-43
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和祖辈家长对孙辈的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中两种主要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隔代教养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教育和抚养,如今已成为我国家庭教育的一种普遍形态。早期阅读是幼儿家庭教育中常见的教育形式,祖辈也常用此形式。文章分析了隔代教养对幼儿阅读的影响,探讨了提高隔代教养下幼儿阅读能力的对策:对隔代家长进行再教育、增进祖辈和父辈的交流以及建立新型的家园合作共同体,以此让幼儿在良好的教养环境中享受早期阅读的乐趣。  相似文献   

6.
在一次家庭教育质量现状研究的调查中,得到了这样一组数字:众多双职工家庭里,祖辈对孙辈的照顾率超过50%.具体地说,孩子上幼儿园前,主要是由祖辈照管的约占70%,孩子上幼儿园时,仍离不开祖辈照管占约60%.53%被调查的父母认为祖辈是家庭的主要教育力量.家庭离不开祖辈的隔代教育.  相似文献   

7.
隔代教育是指农村农民为了挣钱养家维持生活外出务工赚钱,将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任务依托给爷爷和奶奶看管,祖辈成为幼儿的监护人,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生活照顾和教育监管的行为活动称为隔代教育,这些孩子又称为农村留守幼儿。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在养育、培养人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作为客观教育形势的隔代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影响和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承认隔代教育的客观存在,重视祖辈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引导隔代教育中不良因素的转换是我们对家庭教育应取的态度,也是家庭学校共同的责任。一、祖辈家长的教育心理、教育能力对孩子的影响1教育心理的影响许多祖辈家长常会存在着一种补偿心理,将自己年轻时无法满足子女的优渥生活照顾全数转移投射在孙辈身上,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妥当,总给予毫无止境的满足,过…  相似文献   

9.
几年来随着大批青年进城务工,很多孩子有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顾.即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在祖辈家长和孙辈之间进行的.要合理利用隔代教育.趋利避害!更好的发展农村教育.  相似文献   

10.
因父母外出打工或离异等原因,山区小学半数以上孩子存在着完全隔代教育现象。完全隔代教育是指父母与孩子分离,孩子的生活和教育都由祖辈承担。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及文化水平的限制,在这些完全隔代教育的家庭中,祖辈对“双减”政策存在错误认知,认为其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家庭教育的责任,部分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如果利用祖辈自身的优势和山区特有的地理优势等对学生实施道德品质、身体素质、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培育,可以改善当前完全隔代教育的教养方式,优化家庭教育,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隔代教养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教育形式,指祖辈作为家庭教育中的主要教养人,来完成对孙辈的抚养、教育任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调查报告反映隔代教养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其中的一些研究发现隔代教养会阻碍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基于此,通过观察法、问卷法以及文献法对荆门城区100名隔代教养幼儿的社会能力进行评定和考察,并进一步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隔代教养幼儿的年龄和社会能力水平成显著性相关;第二,隔代教养幼儿的性别和社会能力水平成显著性相关;第三,不同层次教育水平的幼儿园中隔代教养幼儿的社会能力的各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正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把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推给了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这些祖辈家长自然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些长辈们虽然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也有教育孩子的经验,但是由于出生年代的限制和观念的陈旧,其价值观、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模式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13.
<正>隔代教养,是相对于亲子教养而言,主要是由祖辈担当起对孩子实施教育、抚养的责任。这种隔代教养与亲子教养相比较,在现代社会中,隔代教育作为客观存在的一种家庭教育的方式,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隔代教育"的现象在中国较为普遍,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祖辈生活,孩子年纪越小,占隔代教育的比重越高。随着城市的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在城市打拼,而把自己的孩子留给自己的父母去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家庭教育》2004,(4):71-71
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和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两种主要形态。隔代教育一般在三代家庭和隔代家庭中进行。尽管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但有统计表明,我国三代家庭仍占家庭总数的37%,儿童年龄愈小,儿童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三代家庭所占比率愈大。在社会竞争加剧、工作节奏加快,父母需要集中更多精力干事业时,  相似文献   

15.
隔代教育是祖辈对孙辈的看护和教育。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隔代教育呈增长趋势。隔代教育一方面帮助年轻父母解决了孩子的拖累;另一方面也为亲子教育留下空白,显现出隔代教育的诸多弊端。针对其弊端,积极寻找应对策略是我们努力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隔代教育是指祖辈对孙辈的一种抚养与教育方式,属于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现今,隔代教育备受关注,这不仅与其深厚的历史渊源相关,还源于当前的社会现实.隔代教育已成为我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本文筛选了国内具有价值的50余份文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将这些文献进行分类整理,在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隔代教育的利弊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家长们和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希望得到有效的指导。然而,我们一提到家庭教育,着眼点往往只是指父母对孩子的“亲子教育”,却忽略了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还没有引起大家关注的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目前隔代教育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75):165-166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是三代同堂的现象,年轻人的工作生活压力随之增大。同时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客观事实,越来越多的老人为了儿女能轻松些,自己的老年生活丰富些,同时还有对孙辈的爱,默默就承担起照顾孙辈的责任。在中国,隔代抚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教养方式,随之我们也会更关注孩子的成长,关注在孩子隔代抚养中社会性发展的各方面影响情况。在隔代抚养与幼儿社会性发展这一问题的相关研究中许多学者关注点大多都是在孩子身上所呈现出来的一些负面的问题,而对祖辈家长的直接研究并不是很多。所以本次论文从祖辈家长的角度出发,探讨祖辈家长的隔代抚养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祖辈主要教养人的特点与隔代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与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两种主要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加快,事业、进修跟照顾子女争夺时间;另一方面,学校素质教育进入怪圈后不仅学生负担日趋加重。对家长的要求也愈来愈多。祖辈对家庭教育的介入,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孙莹 《幼儿教育》2011,(4):8-10
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工作节奏加快,许多年轻父母因工作疲于奔波,无暇顾及对孩子的教育关照;再加上城市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祖辈承担起对孙辈的隔代家庭教养,正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