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建 《中学文科》2006,(6):39-40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做语文作业呢?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语文作业内容简单。二、作业形式单调。三、作业见效慢。如何改变语文作业“费时、效差、见效慢”的现状呢?我认为必须进行语文作业的改革:1.讲究语文作业的趣味性。2.追求语文作业的探究性。3.语文作业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4.注重语文作业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语文家庭作业对于学生和老师而言就如同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学生怕做,不光因为大量的作业占去了他们有限的课余时间,更因为语文作业的索然无趣。不做就更怕,因为作业上交不了就难免招致老师的批评,甚至惩罚。而“布置作业难,批改作业烦”也是语文老师们的一块心  相似文献   

3.
周芳 《学苑教育》2023,(27):82-84
在国家颁布“双减”政策之后,同时这也意味着小学语文老师面临新的改变,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根据“双减”政策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从而总结出适合学生独特的教育方法和布置作业的新方式,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同时也随着新课改的快速推进,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思维也需要有较大的改动。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就必须要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创新和探讨,需要老师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布置。处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老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作业设计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同时“双减”政策的颁布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小学语文老师需要根据“双减”政策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作业形式。本文分析“双减”政策创新优化语文作业形式的必要性,阐述了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创新优化语文作业形式的途径,同时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各类作业形式创新优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尹建军 《考试周刊》2012,(76):40-40
语文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设计作业关系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语文素养的提高。那么.如何让语文作业不再是“教师的一个麻烦”.不再是“学生的一个包袱”,如何走出语文作业设计的困境,让语文作业不再流于形式.而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呢?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对新课标的解读.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5.
作业的革命     
何捷 《江西教育》2001,(10):41-42
减负之后,小学生的作业减少了许多,可是,节省下来的时间,真的用在能力的发展上了吗据统计,有60%的学生在“减负”后不能有效地利用、安排课外时间与精力,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这就使学生作业的改革和研究问题备受专家、教师以及家长的重视。在对小学生的语文作业的改革研究中,我发现影响学生作业的主动性的因素有三方面:1做什么是不是还是原来的抄抄写写;2怎么做是不是还是原来的仅仅动笔不动脑;3为什么做是不是只为了考试……请看以下几道语文作业:1、学习《回声》之前,自己在家中学做水波的试验。…  相似文献   

6.
总听说一线的语文老师在抱怨,作业少做学生又不会,多做吧,学生又完成不了,搞得老师焦头烂额。我以为小学语文的作业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构学生的精神。让语文作业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学生感到语文作业是他们生活的需要。一、作业设计要有人文性作业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和知识水平的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有71%的学生因为作业而伤脑筋,有36%的学生将不要布置太多的作业、少写作业和日记等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看来,语文作业应该进行改革,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应该是课堂与社会的中介,学习与生活的桥梁;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实现作业的个性化和社会化,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让他们在语文作业中体验乐趣。  相似文献   

8.
国庆七天假回来的第一天,我在办公室一边改着学生的周记,一边跟大家谈论着不少学生不做或漏做假期作业的问题。突然,王老师快步走进办公室,嘴里生气地嚷道:“这还了得!大家快来看,看我们教室门前站的学生。”果真,教室门前站了一长溜学生。王老师继续“控诉”着:“我本想了解一下假期作业完成的情况,便让没写完作业的同学站起来,凡是主动站起来的不惩罚。没想到一下子站起来这么多。84个人中只有24人按时完成了作业。我都下不来台了!”孔老师听到这里也生气地说:“这帮孩子真是反了,等会儿语文课我就不讲课了,挨个查语文作业,只要没写、漏做的,罚每天把7课要求背的部分抄一遍。”  相似文献   

9.
作业是一种学习途径,却长期困扰着老师、学生和家长。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双减”政策的落地,促使语文学习方式发生了变革。因此,在新课标及“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打破原有陈旧、落后的作业方式,还语文作业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作业耗时多、质量不高是现今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因素,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当充分结合老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本文就如何合理设计语文作业,减轻学生负担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李久柱 《农村教育》2005,(11):58-59
所谓正本作业.就是要求学生用统一格式的语文本子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写好老师规定的内容并统一上交的比较正式的作业。它对老师和学生而言,都显得比较庄重严肃,都必须用心去认真对待。不得有丝毫的马虎,不能有丝毫的随意性。正本作业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语文素养的优劣和语文能力的高低。那么。我们实际教学过程中的语文正本作业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是我的一些调查研究及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根据调查,目前农村初中学生对待语文作业的现状可以归纳为三个过分依赖:过分依赖课本,过分依赖答案,过分依赖老师。究其原因主要是:初中语文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教材体系,不再强调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系统掌握,而是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然而,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却发现,许多初中学生在做语文作业的时候思维上有很强的“惰性”,一旦遇到分析题、探究题就想抄答案,最好让老师直接把现成的答案告诉他们,形成了过分依赖答案,过分依赖老师的习惯。如何实施作业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呢?  相似文献   

13.
李平 《语文天地》2010,(12):33-34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其中语文作业的革新是当务之急。因此,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在语文家庭作业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实行“自主开放式”的作业模式.变过去学生被动写作业为主动完成作业,经过一年来的实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就“自主开放式”作业模式谈谈笔者的做法.意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别文玲 《宁夏教育》2010,(7):113-114
据调查,有70%的学生将语文作业放在所有作业的最后去做,有90%的学生认为语文作业不如数理化的演算、推导有意思,而抄课文,抄字词,抄课后简答题之类的作业是浪费时间,意义不大。他们甚至将不布置语文作业、不写作文作为对语文老师最大的希望。以上种种的确有些让语文教师尴尬,但却提醒我们:必须要改变布置作业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语文作业的批改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目前传统的初中语文作业批改方式把学生完成作业与评价作业这一完整的学习过程分割开来.形成了学生做作业。老师批作业.学生完全依赖教师对自己作业质量作出评价的不正常状况。  相似文献   

16.
黄桂林 《河北教育》2002,(11):27-28
“作业”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是知识理解的延伸和升华,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就语文教学而言,指导“作业”,就在于让学生通过以“听、说、读、写”为主要内容的语言实践,使语言知识内化为他们的语言库存,转化为他们的语言能力。而传统的语文作业,囿于书本,拘于读写,限于室内。它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影响了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实施语文创新教育,须对传统的语文作业进行改革,树立动态的知识观,开放的作业观。教师凭借开放的作业设计,辩证地传授知识,灵活地运用知…  相似文献   

17.
有些老师迫于家长的要求,尽管内心不想布置这类作业,但总是不得不找点儿抄写的任务去应付“作业”。有些课文、句子、词语抄了一遍又一遍,学生抄得烦了,老师布置得也腻了,但还得布置,因为要向家长交代。语文作业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负担。要放学了,办公室里同班的老师在商议:今天抄什么?放学路上,学生们在议论:怎么又是抄这些东西?  相似文献   

18.
作业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就小学生的语文作业现状而言.内容单一、形式呆板、机械重复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的独特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创新学习下的小学生语文作业.必须突破目前依然固守着的巩固、掌握知识这一传统目标,改进作业形式,拓展作业空间,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精神。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探索,笔者认为,创新小学的语文作业.可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邬任泉 《新作文》2013,(Z1):25-26
做啥作业也有得商量?不可能吧?但这事确实有,而且就发生在我们班上。听说这学期我们班新换了个语文老师,大家都议论纷纷,因为不知道新老师会不会像以前的语文老师那样,每天都布置七八项作业,还是只是象征性地布置一点儿作业呢?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每每在我准备给学生作业写评语时,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天的情景。那天,我正在厨房准备做晚饭,刚刚放学的女儿手拿着作业本向我奔来,疑惑的问道:“妈,你看我的语文作业写的怎么样?为什么老师却在后面只写了‘以后要努力!’?”看着女儿满脸的委屈,我赶紧接过作业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