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信仰引导不同于信仰教育 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包含着多种心理成分,既有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和强烈的自我意识,更重要的是它最终表现为一种个性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是一种综合了多种心理成分的较高层次的“凝结体”。它可指导个体的各种行为方式,影响个体的生活态度、工作热情、效率等。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以主宰一个人的全部心理活动。在信仰的生成和发展中,其情感成分的生成是关键的一环,因为信仰不同于其他心理现象,它是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是一种生存价值也就是终极价值的取向,是对人的心灵的深切抚慰。它绝不仅仅以掌握有关信仰的知识和内容为根本目的,也就是说有了相关信仰的知识还只是形成了信仰的认知成分,还不能说明他们就能坚信这种信仰。更不能说明它能指导人的行动,而只有当这种信仰被信仰者植入其内心深处,产生了对它的一种强烈的情感共鸣时,才能最终坚信它,并依据它指导自己的行动。  相似文献   

2.
河风  陈巍 《青海教育》2008,(9):15-18
敦煌,一个神秘而令世人向往的地方,它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西陲重镇,中西交通的要道,敦煌艺术的故乡。它南有祁连山,北有马鬃山,东、西两面为戈壁沙漠,平均海拔1138米。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4.5%,且被沙漠戈壁包围,故有“戈壁绿洲”之称。  相似文献   

3.
北疆四杰     
绿洲白杨有绿洲必有白杨,白杨似乎是绿洲的指示牌。"高高的白杨哎排成行,美丽的白云在飞翔。"这是王洛宾唱过的白杨。还有茅盾写过的《白杨礼赞》,那是一篇妙文,写出了新疆白杨独具的品格。它是团结的象征。在它笔直的主干上,所有的枝条紧密围绕,纷纷向上,决无一枝斜逸旁出。它紧密围绕主干的目的,是为了抵御风沙,它懂得,不团结就不能生存。  相似文献   

4.
维吾尔民间文学视野里的沙漠绿洲文化──新疆沙漠绿洲文化论之一茆永福沙漠绿洲是生态学的一个研究热点,然而作为文化社会学它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我们试图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考察维吾尔民间文学,从维吾尔民间文学的视野中去探索沙漠绿洲以及在这个特殊生态区域里...  相似文献   

5.
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个重要维度,它以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促进入的行为和思维发展。教育信仰对农村教师有多方面的功用,不仅有利于教师明确职业理念,还能使其克服职业倦怠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收获超物质的幸福报酬;但教育信仰的树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受到教师自身、学校环境及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乾玉 《教书育人》2006,(10):37-38
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它需要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有教育信仰的教师才能从他所从事的职业中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体验到人生最大的幸福。马克思认为,“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教师选择教育这一职业并具有教育信仰是与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亦即个人的幸福密切相关的。信仰教育并选择教育而且把它作为一种事业来追求,将使人在这一追求的过程中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当代信仰问题的哲学思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仰问题在今天十分突出。一方面,它作为个人道德自律及社会、民族凝聚力的内核,其重要性日益突显;另一方面,信仰危机、理想失落又是困惑当代人类的世界性难题之一。寻求强有力的信仰力支撑,是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就我国而言,信仰问题尤为复杂和严峻。人类的信仰到底具有哪些共性?如何评判一种信仰的对错好坏?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有哪些本质特征?如何应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信仰危机现象?如何教育人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面对这些尖锐的现实问题,必须给予明确回答。一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信仰显然千差万别,但是也具有某些共…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教育》2004,(6):33-33
我有一个信仰,我愿意人知道它。我有一颗心,我愿意人了解它。我写文章,就为着想把自己的一切放在里面给人看个仔细。  相似文献   

9.
中亚及西北的自然环境下衍生出农耕-游牧的二元人文地理模式,由此产生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南部绿洲农业民族与北部草原游牧民族的对抗。绿洲的分散性使得历史上绿洲农业民族受到游牧民族的强烈影响,但不能因此而否认绿洲农业经济的农耕文化的属性。分析历史时期中亚-西北经济丈化区的划分,结合民族文化发展的变迁与民族经济发展模式变迁的的机制的运作,在此基础上剖析它给民族生存与发展带来的挑战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赵同森 《教育与职业》2006,(27):182-183
教育的灵魂就是培养人的灵魂。人的灵魂就是人类对真善美的信仰和追求。素质教育应当是一种有灵魂的教育,它必须做到三个方面:关注人,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教育必须有信仰和世界观;教育内容、原则、方法必须导向人类灵魂之根源。  相似文献   

11.
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一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这种东西必定是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像日月星辰一样在我们头顶照耀.我们相信它并且仰望它,所以称作信仰:但是,它又不像日月星辰那样可以用眼睛看见,而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观念,所以又称作信念。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不能仅仅只是信仰,而必须信服。因为信仰容易改变,而信服了的东西才能转化成人的世界观。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不需要信仰。以前强调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对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讲信仰马克思主义都是指在革命时期,而在建设时期则强调必须把它当作科学来学习。要把马克思主义由信仰变为信服,关键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13.
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前中国德育的危机在于:仅仅着眼于日常生活规范的建立,德育目标已节节后退到了它的最低极限;人们在目标设定上对终极价值的追求缺乏理直气壮的关心,而在德育内容上又往往回避这一领域;价值无根性的德育必然导致德育实效上的“实质性低迷。”信仰对道德有论证、聚合、圣化作用,信仰教育对道德教育亦有内在和外在的补遗作用。克服目前德育危机的出路在于确认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在联系,从信仰教育的高度构建新的德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假如我有一块飞毯我一定要和伙伴们乘着它飞上月球假如我有一根魔杖我一定要用它把沙漠变成绿洲  相似文献   

15.
信仰是真正教育的天然要素,然而在当代急功近利的社会背景下信仰教育处于迷失的状态,倾向于功利化、理性化和形式化,信仰的迷失最终导致了人的异化。因此,我们有必要把握教育中信仰的特质,认识到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它的形成依赖于人的整体发展,它是一种人的自主追求。并据此反省教育自身,进行旨在实现培养学生信仰的教育变革。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律信仰制约因素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对法律的信仰是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内驱力,而现在,公众法律信仰的虚无已日益突显。“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因此,要想把法治精神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必须努力去寻找法律信仰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不能仅仅只是信仰,而必须信服,因为信仰容易改变,而信服了的东西才能转化成人的世界观,从理论上看,马克思主义不需要信仰,以前强调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对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讲信仰马克思主义都是指在革命时期,而在建设时期则强调必须把它当作科学来学习,要把马克思主义由信仰变为信服,关键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相似文献   

18.
白衣佛小考     
敦煌早期壁画中有五铺白衣佛,为佛教艺术中仅见。本文认为白衣佛是弥勒的一种瑞像,它的出现与末法思想有关。北朝至隋唐时期曾流行崇尚白色的弥勒信仰,弥勒教匪利用了这一信仰,曾多次发动起义。这显示了佛教信仰的民间化。  相似文献   

19.
科学精神的核心是一种逻辑实证的理性精神,它触及的是现象界,而宗教是一种特殊的信仰,它涉及的是超验领域,科学与宗教所探索的对象、采用的方式和涉及的领域皆有根本差异,二者并不能真正相互否定;信仰的形态是多样性的,它既可以是科学经验思维之上的理性信仰,也可以是一种宗教体验之上的非理性信仰,还可以是非科学的理性信仰,故它不能与宗教等同混用,也不与科学完全排斥,但科学最多只能推演出“世俗信仰”,而不能推演出“超验信仰”。  相似文献   

20.
梅山有两个意义上的概念:一是地理上的梅山,二是人文上的梅山.梅山教不是一种宗教,也就不是一种宗教信仰!梅山信仰是一种具有比较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信仰形式.它的存在有自己的本体,与其文化地域和文化有强烈的共生性和独立的信仰文化形式意义.这种类型的信仰文化形式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是一体的,我们不能用宗教的信仰形式评价体系来评价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