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我们在九年义务教材自然第九册《凝结》一课教学中,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因果关系中的差异法,判断水蒸气凝结的原因,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的教育,最终找出事物之间的变化原因和规律。自然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是观察实验BABCD运用了解谈话→事实→问题→或讨论分→A+C→之间→解释现象析D关系下面是我们的教学实践。1指导学生认识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师:出示三个相同的杯子:一个里面不装水,一个里面装热水,一个里面装冷水。每组选派两个同学上台观察,看三个杯子盖反面有什么不一样?生:装热水的…  相似文献   

2.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和燃烧》第3课《热是怎样传递的》中有一个对流实验(如图一),“在一杯红色的热水中,沿着杯壁慢慢地加入一杯冷水,仔细观察冷水和热水融合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以后,发现冷水倒入热水中,冷水先沉到杯底,受热以后浮上来,这说明发生了对流。这个实验设计得很巧妙,巧妙之处在于仅仅用了很简陋的仪器,就把对流实验现象很生动地展示出来了。但细细一琢磨,又觉得这是依靠向下冲力沉下去的。因为,我把一杯染色的热水沿的实验来证明对流,我总是感觉到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我们能否把对流实验设计得再周密一点,达到科学…  相似文献   

3.
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热和燃烧》第3课《热是怎样传递的》中有一个对流实验(如图一),“在一杯红色的热水中,沿着杯壁慢慢地加入一杯冷水,仔细观察冷水和热水融合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以后,发现冷水倒入热水中,冷水先沉到杯底,受热以后浮上来,这说明发生了对流。这个实验设计得很巧妙,巧妙之处在于仅仅用了很简陋的仪器,就把对流实验现象很生动地展示出来了。但细细一琢磨,又觉得这是依靠向下冲力沉下去的。  相似文献   

4.
1.氢气燃烧的产物这样看得更清楚氢气在空气里燃烧的实验,照课本第70页图2—8去做,坐在离讲台稍远的学生很难看清燃烧生成的水珠。我对此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在干燥的烧杯里,先均匀撒上一层研细的高锰酸钾粉末,然后点燃氢气。这样,烧杯壁就会出现红色的水珠。燃烧时间稍长,还可以观察到杯壁上出现红色液流。  相似文献   

5.
初二学生分组实验“研究水的沸腾”中 ,有部分学生画出水沸腾的图象如图 1所示 ,并得图 1图 2出水沸腾一段时间后 ,水温降低的结论 .这跟多数同学得到水沸腾时水温不变的结论不一致 .为使学生自己弄懂原因所在 ,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 ,重新做水沸腾的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一、实验要求1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讨论现象产生的原因 .2 .水烧干后 ,温度计的读数怎样变化 ?二、学生实验记录的归纳及分析1 .两支温度计的读数记录如下表所示 (当时气温 1 7℃ ) .2 .观察到的现象及分析 :( 1 )刚开始时 ,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 ,这是空气中受热的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而成 .( 2 )烧杯底和内壁有气泡 .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 ,烧杯和水的温度升高 ,烧杯外壁的水珠消失 ,附在杯底和杯壁上的空气以及溶解在水里的空气受热膨胀 ,在杯底和内壁产生气泡 .( 3)水面上方有“白气”,温度计露出水面的部分附有水珠 .加热过程中 ,水温升高 ,水蒸发加快 ,产生大量的水蒸气 .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 ,有的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气”,有的附在温度计上 .( 4)水沸腾前温度计 2的示数高于温度计1的示数 ...  相似文献   

6.
师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同学们面前摆着3只不同的杯子 ,如果分别倒满热水 ,它们的温度下降得一样快吗 ?[评点 :提出研究的问题 ,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的发展 ]生 :保温杯里的热水温度下降得最慢 ,因为它能保温。生 :瓷杯里的热水温度下降得比不锈钢杯里的热水温度快。生 :不对 ,是不锈钢杯里的热水温度下降得最快。师 :到底是哪个杯子的热水温度下降得最快 ?我们分组实验 ,得出结论。[评点 :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生 :通过实验 ,我知道不锈钢杯里的热水温度下降得最快。…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吗     
雨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地面上的水蒸发后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又凝结成小珠降落下来,这小水珠就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雨水了。  相似文献   

8.
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湖北省汉川县分水镇新农小学︵︶周诚艳自然课上,有的同学问:“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为了解答这个疑问,我和同学们一起做了这样的实验:点燃一支蜡烛,拿一个干燥的玻璃杯罩在火苗上,一会儿就会看到杯子里有了雾,杯内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  相似文献   

9.
我们周围空间的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这就决定了物质的存在状态要不断发生变化,从而使物态变化成为一种最普遍的现象。一、自然界的物态变化露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草、瓦、石块、树叶等)液化,使水珠附着在冷的物体上形成的。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空气中的尘埃液化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附着在尘埃上漂浮在空气中形成了雾。雨雨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珠,小水珠不断聚集形成降水。露、雾、雨都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凝结成的小水珠。这实际上是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0℃以下时,放出大…  相似文献   

10.
沈菁 《现代教学》2014,(5):63-63
“模拟雨的形成”实验是为了让学生知道雨是经过三个阶段而形成的。雨的“原料”即水蒸气上升后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形成云,小水珠慢慢会聚成大水珠,形成降雨降落到地面。我通过这类贴近生活的实验,让学生认识生活、解释生活,让科学渗入学生心里。  相似文献   

11.
“什么力量使水在地球上循环”是《自然》课本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中只画了一个最简单的、模式化了的水在海陆空间的大循环的插图,只提出了问题,没有给出结论。为了让学生比较清楚地理解水的这个大循环的动力,我们做了一个实验,模拟图中四个粗箭头所表示的循环过程,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讨论,然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下面是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上课时,先复习一下在第一册里学过的水在自然界里是怎样循环的,以及本学期学过的大气压力、大气浮力、地球引力、热空气气球等知识,接着进行实验。分四步进行:一、把烧杯装上大半杯水,点燃酒精灯对烧坏加热。一会儿水就烧开了,有水蒸气往上升。教师:是什么力量使烧杯里的水变成水蒸气?  相似文献   

12.
1“液化条件”的实验 将烧瓶装水加热,可看到插在瓶塞上弯成直角的玻璃管口会出现一大团雾状的“小水珠”,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温度降低凝结而成的,这时,若让打火机的火苗靠近玻璃管口,即见不到雾状的“小水珠”,但可见到火苗向前倒去,说明管口的确有看不见的水蒸气冲出,当一移开火苗,管口又重新出现“小水珠”。  相似文献   

13.
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的学习中,同学们对水蒸气与小水珠很难区分,如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就能抓住它们的特征,容易区分开来,下面谈谈这个实验的做法:  相似文献   

14.
教学《水蒸气的凝结(一)》一课,学生在讨论“白气”是什么时,通过观察水沸腾时从玻璃管口喷出的“白气”,并与水蒸气比较,都认为“白气”确实不是水蒸气。但部分学生对“白气”是小水珠这一结论提出异义,其理由是:水是无色透明的,理所当然小水珠也就是无色透明的,而“白气”却不具备这些特点,所以“白气”不是小水珠。我一下子让学生弄懵了,因为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完全没料到会出现如此“怪  相似文献   

15.
初中物理第一册课本 (华东版 )第 59页有一个演示实验 ,如图 1所示 ,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液化时放热。通过实验说明 :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会液化 ,容器B的水温升高 ,说明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感到这个实验有一些不足这处 :1 .实验完成所用的时间太长。实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第二册(通报版)第40页的液化放热演示实验中,是根据通入了水蒸气的冷水温度升高来验证液化时放出热量的。我以为仅用冷水温度升高作根据,理由不充分。因为水蒸气温度比冷水温度高,二者相混合时,从热传递的角度来看,冷水温度也会升高。所以每做此实验,老师在总结实验结论时只能正面引导,一带而过,对热传递的因素避而不谈。终于有学生对此实验提出了质疑时,笔者才决心改进这个实验。经实验论证设计了如下方案:a.取两个规格为80mL的烧杯,设为甲杯和乙杯,各倒入60mL冷水。用温度计测出冷水温度均为T。b.用烧杯…  相似文献   

17.
小水珠     
我家门前有棵树,它的叶子很大,嫩绿嫩绿的。雨后,叶子上聚了很多又圆又亮的小水珠。风一吹,这些水珠像滑滑梯一样,在叶子上滚来滚去,真有趣!我忽然发现,小水珠滚过的地方一点也不湿,这是为什么呢?太阳出来了,我又去找小水珠。可小水珠不见了,小水珠一定是变成水蒸气跑到天上去了。小水珠$江苏省海门市树勋中心小学二年级@戴向荣  相似文献   

18.
单元总体说明苏教版(六上)第二单元《物质在变化》将带领学生接触到有关化学方面的浅显知识。那么化学是什么?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总是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正是这些物质的不断变化,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化学就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或许学生对化学还比较陌生,其实,化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如我们熟悉的水,如果把它放在冰箱冷冻室里,液态的水慢慢变成固态的冰,把冰从冷冻室中拿出来,它又慢慢地变成液态的水。如果把一杯水放在炉子上加热或在太阳光下晒,液态水就会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天空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变…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研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第93页设计了"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在尊重原实验设计的教学意图、保留原实验设计的教学功能的前提下,笔者对此实验进行了改进。一、教科书中实验的不足之处利用教科书上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虽然实验现象明显,但实验装置的组  相似文献   

20.
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是温度降到足够低或水蒸气遇冷才能液化。关于这一实验,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是这样做的:在烧杯里加热水,将一张干玻璃片盖在烧杯上,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玻璃片的下面出现大量的水滴,水蒸气液化现象十分明显。但该实验只能让学生观察到液化现象,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水蒸气(气体)液化条件这一难点,因而在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气体液化现象时较为困难。若将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既能直观地观察到液化现象,又能深刻理解气体液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