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新教材的特点与不足蒋卫东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在体例的编排、教材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直观教材的安排、史料的取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改革后的新教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第一,教材的有效容量增...  相似文献   

2.
浅谈初中历史教材的深化与浅化太原市教委教研室杨岸青九年义务教育历史学科新教材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教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新教材。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过程,我认为实际上就是一个如何深化和浅化教材的过程。所谓深化教材的过程,就是教师将教材由于篇幅所限而删...  相似文献   

3.
教材,是贯彻教育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的载体,是一线教师最重要的施教工具之一。教材的使用效果,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历史与社会》新教材(人教版,以下均称“新教材”)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作为使用过该教材的一线教师,现就七年级新教材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4.
我校作为原川沙县唯一的一所课程教材改革试点中学,从1991年秋季开始试用上海编《历史》新教材,至今已有四年多的时间。在教改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以新观念理解新教材,用新方法教好新教材,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是教材改革实验成功的关键。就现已使用的高一年级、高二年级《历史》课本(实验本)、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历史》(七年级第一学期)和相应的老教材作比较,不难发现新教材作了很大的改黄,无论在编排体例、内容结构、史料选择、文字插图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哪些内容增加了,哪些内容删减了,哪些方法改了,哪些方…  相似文献   

5.
<正>自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统编历史教材日渐成为中学历史研究的热门话题。针对统编历史新教材容量大,体例新的特点,一线教师普遍困惑于新教材的处理问题。教师对教材的科学处理既是学科课堂实效提升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重要表现。基于此,笔者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谈谈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牟涛 《教育艺术》2008,(3):22-23
人教版新编历史教材(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教科书)已使用几年了,由于新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法变动较大,故至今仍有不少教师未能适应新教材的教学。应该说,新教材的操作问题,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新编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新编历史教材是在旧版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它既吸收了旧教材的优点,又增加了不少旧教材所没有  相似文献   

7.
新编《中国历史》的特色及教学尝试广西柳州市十四中杨克俭从1992年秋季起,新编《中国历史》(人教版.以下简称新教材),在全国许多地方开始使用了。新教材有何特点.我们怎样上好新教材呢?就这两个问题谈谈我教学新教材一、二册的体会。一、新教材的特色与旧教材...  相似文献   

8.
随着课程教材改革的深入展开,初中历史新教材已全面使用。新教材的“新”在于图文并茂,描述生动;“新”还在于有一套以历史文字教材为基础的简便易行的投影教材。过去有些历史教师想用投影片又苦于没有投影片,只能各自为战,零敲碎打,费时费力。这套投影教材为电化教具进入寻常课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软件材料,为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创造了条件。历史投影教材可分为五大类。地图、历史人物像、图表、情景图、实物照片。它色彩鲜明、线条简炼、画面清晰、形象直观。在缴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多种能力,陶冶思想情操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的语文教材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种根据新课标精神编写的语文新教材纷纷登场,并陆续在全国投入使用。语文教材改革,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是新课改的必要措施之一。改革旧教材‘,编写新教材,就要根据教材编写的最新理论总结以往教材编写的得与失,参考教材使用的反馈信息,以编写出符合目前中国语文现实教情和学情的教材。纵观目前投入使用的初中语文新教材,总体而言,都吸取了以往教材编写的经验教训,教材的科学性、教材的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应该说整体上反映了我国语文教材的不断进步。但是,部分初中语文新教材在某些环节上的改革却让人感到困惑不解,最突出的就是新教材中普遍存在的“预习提示”虚化倾向。如人教版新教材的预习提示已经被精简成五六十字的一段编者写的提示语,苏教版将以往版本教材中一直都保留的预习提示给彻底删除了,语文版教材索性就没有编写预习提示,等等。笔者认为,这是新教材的败笔之一,似有开历史倒车之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语教材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各种根据新课标精神编写的语新教材纷纷登场。语教材改革,是语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是新课改的必要措施之一。改革旧教材,编写新教材,就要根据教材编写的最新理论总结以往教材编写的得与失,参考教材使用的反馈信息,以编写出符合目前语现实教情和学情的教材。纵观目前投入使用的初语新教材,总体而言,都吸取了以往教材编写的经验教训,教材的科学性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应该说整体上反映了我国语教材的不断进步。但是,部分初语新教材在某些环节上的改革却让人感到困惑不解,最突出的就是新教材中普遍存在的预习提示虚化倾向,如人教版新教材的预习提示已经被精简成五六十字的一段编写的提示语,苏教版将以往版本教材中一直都保留的预习提示被彻底删除了,语版教材索性就没有编写预习提示,等等。笔认为,这是新教材的败笔之一,似有开历史倒车之嫌。  相似文献   

11.
初中历史教材改革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历史教材是历史基本知识的载体,当然也是历史教学活动与传播历史知识的基本内容的依据:教学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中学历史教材与教学活动,是充实学生的知识、提高其素质、培养其创新意识、思维能力与分析问题能力的资源和最好的途径之一。处在风华正面茂时代的初中学生正是增长知识和能力的大好时光,初中历史教材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启导他们从广阔的历史知识中寻求有益的启示和增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编好历史教材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应当把更新教材放在首位,至少要放在突出的地位上来,并组织高水平的专家撰写出新体例、新内容和新视野、新观点的新教材。  相似文献   

12.
<正>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材则是使主导者和主体者得以沟通,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中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首先利用好手中的历史教材,下面结合统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新教材谈一点看法。一、善于发现教材的优点统编版新教材让人耳目一新,史味浓厚,在内容编写、材料选取、语言表述均可圈可点。第一,新教材内容编写更加合理。新教材注重历史时序性,  相似文献   

13.
“九义”初中历史教材书法知识教学浅谈徐少源新编《中国历史》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在介绍书法艺术知识方面,同旧教材相比,有很大的改进。尤真是增加了书法知识在新教材中的比重和增加了许多书法作品描图,这些都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祖国光辉灿烂的书法艺术,提供了便...  相似文献   

14.
“严肃有余,活泼不足”这是多年来人们对历史旧教材的评价。“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则是历史新教材留给人们的印象。的确,新旧教材相比,无论在体例、内容、形式等方面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在课文内容上,打破了以往以大字一统全文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大、小字相间的编排方式,使新教材更具有趣味性、生动性。既然是新教材,适应于它的必然是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要求。本文拟就如何处理新教材“小字”部分教学谈自己的一些感受。新教材的每课内容均采用大小字相间的编写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恰如其分地开展对“小字”的教学,发挥它…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学中用图的两点体会哈尔滨市教育学院韩树荣初中历史新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图画,约占五分之二的篇幅。这些图画生动、形象、具体地再现了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等,补充了文字叙述的不足,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连.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使用新教材时,...  相似文献   

16.
理解教材 改进教法──“九义”中国历史教材的教学尝试徐宗海人教版“九义”初中历史教材以崭新的编排体例、内容结构、知识范围,向我们展示了素质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在历史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应在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法上寻找出路。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特点历...  相似文献   

17.
徐桂贤 《辅导员》2010,(20):48-48
初中历史新教材较以往的教材在内容精简了许多,突出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能否利用新教材备好课对历史教学的效果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历史教材是学生对历史进行系统性学习最直接的工具。随着历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课改外化成果的历史教科书纷纷涌现,比较典型的有华东师大版、北师大版、人教版等。笔者所在学校作为课改实验区于2002年秋季率先使用了新教材,3年来使用的都是华东师大版。下面谈谈笔者是如何使用历史新教材的。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学中对异国文化的理解马执斌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义务教育中国历史教科书,跟旧教材比,对异国文化的叙述增加了许多篇幅。这反映出新教材对中外交流和异国文化的理解深化了。新教材的这一变化,要求广大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教育。一、异国文化...  相似文献   

20.
如何处理历史新教材中大小字内容的关系兰州四十五中学符雪芳历史新教材有大小字之分,大字部分是教材的正文、重点、难点所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是,大字部分的叙述,往往比较简洁、概括,同时也显得平淡、单薄。小字部分是大字部分的补充、延伸、拓宽,既能加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