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变的发球     
钩子发球 前臂放松,手腕手指充分发力 对直板运动员来讲,钩子发球并不容易发力,因为手腕内抠会使拇指变得僵硬。薛飞对这个问题处理得恰到好处,他发球的前臂动作非常放松,可以保证手腕和手指的灵活性,通过二者配合发力制造旋转;再加上前臂向前推送的动作,还保证弧线的长度。  相似文献   

2.
反手弧圈球是两面拉运动员的主要技术之一,是比赛中的重要得分手段。本文就儿童如何学好反手拉弧圈球,谈谈体会。一、动作要点和要求(以右手执拍为例) 反手拉弧圈球的动作要点,击球前先引拍至腹部下方,腰部随之略向左转,肘部略前出,手腕稍屈,拍下垂拍面前倾,触球瞬间,腰部自左向右转动,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前上方挥动,结合手腕向前上转动的力量在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同时两腿向上蹬伸辅助发力。  相似文献   

3.
加强前臂和重心的作用 这项技术一般是在相对被动的局面中,运动员想要给球增加质量时使用,特别是在反撕弧圈球的环节。由于时间有限,手腕不能充分引开和外展,所以需要通过前臂和重心的帮助去发力。而反撕的球点都比较靠前,前臂也没有太多的空间去延伸发力动作,所以通过重心起伏和改变前臂的发力方向也可以达以增加击球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我在练习反手拧拉的时候动作比较生硬,不知如何提高击球的命中率?”提问者:赵天翔要诀:肘部外撑,手腕内旋,摩擦球体的侧面从动作外观来看,赵同学现在的拧更像是反手快拉,她的发力过程比较短,而且击球点偏高,板形也压得比较低,如果对方来球旋转较强的话,她会经常打下网;如果对方来球较快的话,她又很容易被球顶住。就拧拉技术而言,更强调自己主动发力。建议赵同学改进时先从动作外形入手,盯球引拍时,把肘部撑起来、把球板立起来(所谓立,就是让拍头朝下),然后随着球的行进,用手腕内旋的方式充分后引,板形可以压平,板头甚至可以朝后。  相似文献   

5.
吕海波  赵晖 《乒乓世界》2012,(10):92-93
在处理中间偏正手位的短球时,马龙经常会使用反手拧拉技术。这项技术动作的要领是,第一,肘部需要向外足够支撑;第二,前臂向自己身体引拍时,手腕需要在持拍手拇指和食指的带动下做充分的内旋动作。发力时,主要依靠拇指内侧、手腕和手指一起向同一方向挥动,给球足够的摩擦,争取做到“力贯板头”,把爆发力传到球板的前端去。  相似文献   

6.
用直板快推的概念练习横板的反手攻,即:用拉手来调节角度,用肘和前臂把球发力推出去。 横板反手攻球时不仅仅只有拉球,像直板有威胁的发力推形成的反手攻球同样也可以用到横板中。 推挡型的反手攻球,引拍时,球拍高于球台,手腕向平侧展开的同时,拍形前倾(图一)。注意击球时间,触球时要有撞击敲打的感觉,即弹打。 这种打法最重要的是引拍击球的角度,前臂要向前突出(图二),拉手后,肘和手腕的力量储存起来,(用力停住),当球到高点时,突然发力,形成发力推型的反手攻,要突出爆发力。(图三) 对于初练反手攻球的人来说,手…  相似文献   

7.
李晋  赵晖 《乒乓世界》2007,(8):86-87
对于进攻型选手来说,要做到全方位进攻是必须具备的能力。高水平运动员可以抓住任何一个机会果断上手,从而占据主动。抢拉半出台球的技巧性很强,需要运动员对来球轨迹的判断十分精确:在击球过程中,要掌握好发力方向和力量的调节。由于抢拉半出台球不像拉前冲弧圈那样容易发力,所以在击球时就更要注重落点变化。  相似文献   

8.
如图,当球已经飞行到球网正上方的时候,张继科还没来得及做出二次调节的动作,可见波尔的急长球发得非常隐蔽。他发急长球和发短球的动作大致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整体动作的发力方向不同:发短球时,他的动作基本都是通过前臂和手腕往左侧外展发力完成的;发急长球时,只是在发短球的基础上,前臂和手腕更向前45度左右的方向,同样往左侧外展发力完成。  相似文献   

9.
一、直拍横打握拍法的训练 直拍横打的握拍法要求食指稍放松,带住球板,拇指用力下压,控制板型,使板型前倾,发力时以拇指、中指为主。少年儿童运动员应从小注重对手腕柔韧性和手腕力量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ellie 《体育博览》2010,(9):44-44
1 挥拍动作像棒球 网球的发球动作就像棒球中的投球动作,只不过在棒球投球动作中,运动员是向前发力投球,在发球中是向上发力击球。茌练习发球时,你可以用一个网球先模拟棒球向前投掷的动作,然后再把动作改为向上投掷。多练习几次,会对初学者的技球技术入门肯很大帮助。从左图中可以发现,两个动作都是先拉开胸肌,然后转肩向前(棒球投球)或向上(网球发球)发力。  相似文献   

11.
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可以教你更多超出你所能想象到的网球击球技术 放松你的手腕 可以让NF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四分卫来给我们上一课。上方的图片,展示的是新英格兰爱国者队的选手汤姆·布兰迪在将球释放之后的动作。他的手腕是放松的,并且有压腕的动作。在你的发球中,手腕也应该有同样的动作。如果你在发球时保持手腕固定,会失去力量,同时对手臂产生压力,有引起包括网球肘在内的伤病的风险。如果你保持握拍和手腕放松,你将提高拍头速度,不但击球力量大,还能施加更多的旋转。伊万‘卡洛维奇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相似文献   

12.
《乒乓世界》2014,(5):90-91
处理中路短球要及时调位 图中第一板球,闰铭辉侧身挑打了正手偏中间位的短球,技术含量非常高。正手位短球挑直线是比较高级的技术,除了运动员用手腕控制弧线外,还需要身体、大臂和前臂给予向前发力的帮助,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击球弧线。  相似文献   

13.
《乒乓世界》2014,(8):84-84
“闪电挑”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垮对手的技术,许多运动员习惯用这个词来比喻晃挑,以彰显它的威胁。本组图中马龙使用闪电挑的动作重点几乎全放在了手上的晃动和对球的调节上,其重心转换几乎没有增加整体的击球质量。如图3-4,我们可以从正面清楚地看到马龙手腕的晃动动作,他通过手腕轻轻向内一勾.  相似文献   

14.
专家信箱     
Q 我在发力进行正手抽击时,手腕内侧总会受伤,请问,是击球动作有误而导致的吗,还是因为打不中甜区,球拍在手中发生转动了呢?请指点,谢谢!(广东珠海读者杨林)A 一般在发球或打高压球时,在做挥臂"旋内"动作时,有手腕的带动动作,如果动作不合理,就有可能使手腕受伤。但在正手击球时,手腕动作并不多,一般不应受伤。  相似文献   

15.
攻球动作小些,可以提高快攻的速度。所以,近台快攻打法的运动员一般都很重视前臂和手腕的动作。但是,这并不等于动作越小就越好。 用运动解剖学分析,接近躯干的肌肉,具有力量大、起动速度慢、动作稳定性好的特点;远离躯干的肢端肌肉,具有速度快、力量小、动作稳定性差的特点。攻球动作过分强调了前臂和手腕的重要,容易造  相似文献   

16.
东月 《乒乓世界》2000,(3):28-28
和欧洲运动员相比,中国运动员拉弧圈球的特点是速度快,前臂的力量用得很好。王励勤就是典型的一个。这是王励勤的一组正手拉球动作。(1)准备姿势:两腿左右分开。两膝微曲,身体重心稍稍前倾。(2)执拍手向右后方引拍,右肩下沉,重心移至右脚。(3~4)执拍手继续向右后方引拍,身体重心逐渐下降,腰、肩要随着身体重心一起转动。(5~6)击球后,大臂带动前臂向前上方挥拍,身体重心随之逐渐移至左脚,摩擦球的瞬间迅速收缩前臂。(7~8)击球动作完成以后,球拍随势挥至前额处,身体重心转移至左脚,然后迅速还原,准备回击…  相似文献   

17.
陈洁星  梅雪雄 《体育科学》2012,32(10):56-63
目的:研究动态瑞士球练习对游泳运动员躯干核心区4个主要肌群的刺激强度,旨在为游泳运动员的瑞士球练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0名男子一级游泳运动员为受试对象。利用BIOPAC-MP150多导生理仪,对受试者在24种动态瑞士球练习中的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和多裂肌这4个肌群进行表面肌电测试,计算各受试肌群的AEMG值。通过聚类将24种瑞士球练习分为4类,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绘制各类瑞士球练习中各肌群的AEMG值图形并计算图形面积。结果:第1类是以腹外斜肌和竖脊肌为主导发力的练习;第2类是以竖脊肌主导发力的练习;第3类是以腹直肌和腹外斜肌为主导发力的练习;第4类是以竖脊肌和多裂肌为主导发力的练习。结论:24种瑞士球练习对躯干核心区4个肌群的AEMG值分别都在10%~50%左右,均属于中、低负荷强度的练习;运用坐标图面积计算法可以计算出瑞士球动作对躯干肌群的总刺激强度,能够简单并直观地表现出各动作对躯干肌群的刺激情况;与水中技术动作联系的紧密性以及无固定支撑是瑞士球练习应用于游泳运动的核心特征,运动员与教练员可以遵从训练原则,通过多种手段将瑞士球练习合理应用于游泳专项训练中。  相似文献   

18.
接发球是比赛中最重要的环节,高质量的接发球直接决定了后续战术套路的顺利实施,也可以说,接发球技术决定着比赛的胜负。在高水平运动员的对抗中,发球一方多会发短球来控制对方,不给对方制造直接上手的机会。对于接发球一方来说,采用什么样的回接手段至关重要。目前从乒乓球技术来看,接短球无非有几种方式:挑打、台内拉、摆短。其中摆短的方式非常灵活,高水平运动员可以通过手腕的灵活变化制造各种旋转和弧线,以此给对方增加难度,为自己创造出机会。搓侧旋的技术动作并不复杂,但是要想搓出高质量的球,必须要经过良好的训练,培养优良的手感。此外,提高对来球旋转的感知能力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击球动作是那样的优美、自然、而又谐调,尤其是手臂的动作,时而发出强烈旋转变幻莫测的各种发球,时而又左推右攻、大板扣杀,至于搓球、削球、拉弧圈球等,手臂动作之灵活,就更令人眼花缭乱了。诚然,一个完整的击球动作,是身体协调用力的过程,脚登地——转髋带动身体——带动大臂——前臂——手腕,上述诸动作都体现在每一次击球之中。每一环节都是缺一不可的,但前臂动作的正确与否,却是合理击球的基础。本文想就前臂在乒乓球击球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1、前言蝶泳时模仿海豚的波浪动作游进,因此又叫做海豚泳。蝶泳打水由腰部发力,大腿带动小腿做鞭状打水动作。蝶泳腿部动作是和躯干动作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要想获得良好的打腿效果,提高腰腿力量非常重要。蹼泳跟蝶泳打腿动作相似。蹼泳游进时上体保持不动,双臂前伸交叠形成流线型姿态,由腰部发力,大腿带动小腿,小腿带动脚蹼做鞭状打水,推动身体向前。不同的是,蹼泳打腿动作幅度比蝶泳大,更强调腰腹、腿和踝关节一起协调发力的整体效果。蝶泳打腿幅度小,频率较快,强调的是腰腿力量协调发力,以此配合臂部动作,但从动作结构上说,两者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