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人说,在企业中搞报道,由于范围小、圈子窄,接触的也多是些“小人物”,写不出什么有价值的新闻来。从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看,此话有失偏颇。确实,我在石嘴山矿务局,接触的多是些“小人物”,突发和重大事件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但正是我们身边的这些“小人物”,谱写着企业精神的主旋律。宣传这些“小人物”,是我们记者、通讯员义不容辞的职  相似文献   

2.
杨庆福 《新闻界》2000,(1):55-55
笔者在10多年的业余新闻写作生涯中,平均每年有200篇稿件见报,其中半数以上都是反映“小人物”的新闻。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反映“小人物”的稿件命中率非常高,而且也能登大雅之堂,上省级、国家级的大报。到去年底止,笔者已经在各种报刊上发表新闻稿件187篇,反映“小人物”的稿件就有119篇,其中在省部级报刊发表53篇,国家级报刊发表7篇。我觉得通讯员多写身边小人物是大有作为的。这里就如何写好身边小人物,与各位通讯员朋友切磋。 要善于与“小人物”交朋友。通讯员深入基层采访时,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被采…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传统先进人物报道逐渐从“高大全”向“小人物”转变,各大媒体也借此纷纷推出了人物专栏。“小人物”的事迹最能打动人心,“小人物”蕴藏着大新闻,赢得了读者的“芳心”,深受读者欢迎。那么如何才能写活报纸“小人物”的新闻报道呢?笔者以云南《大理日报》“小人物”通讯报道为例,认为要挖掘好“三彩”,使文中的主人翁心性形象活起来;力做好“三避”,使文中的主人翁个性之美突出来;彰显出“二好”,使文中的主人翁时代之美显出来,才能将报纸“小人物”的新闻报道写好、写活。  相似文献   

4.
自1994年《热河晚报》创刊以来,连续3年被评为全国晚报和全省晚报一等奖的都是描写“小人物”的作品。这一事实说明,记者把目光聚焦在第一线的普通人中,沉下身子深入基层,用心去写“小人物”,用情去写“小人物”,也能写出精品,也能走上新闻领奖台。 焦点聚向“小人物” 丁关根同志指出,精品就是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具有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在社会和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作品。承德是河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  相似文献   

5.
王扬 《新闻三昧》2007,(9):39-40
笔者所言的"小人物",不是从主人公的官职上说的,而是从报道的力度和影响方面而言。即相对于我们各家报社有目的、有意识地组织策划的典型人物报道来说,"小人物"无论从报纸给予的版面空间来说,还是从报社投入的采访力量来说,以及从读者的关注程度和报道后产生的影响力来说,他们都属于轻量级的人物。由于这些人物不是报社或宣传部门在一个时期树立的典型人物,因此,他们在影响范围和产生的冲击波上,远远赶不上"典型报道"中的人物。但是,这样的报道又是我们企业报每天少不了的"小菜"。为此,我们有必要研究如何把这类报道写好,如何把"小人物"写好,写美,写生动,写出"小人物"的精、气、神,写出"小人物"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我是无锡日报的记者,采写过不少短新闻,也编辑过不少“豆腐干”文章。读罢阮海儿的《宝钢“小人物”推动了国家金融政策调整》一文,对比报纸上常见的干瘪鸡肋式短新闻,深感写好“豆腐干”新闻是不容易的,是大有学问的。文短题材重很多人认为,新闻短,容量必小,反映不了重大题材,只能写些小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写的言论稿时而见诸报端。有人便问我:“写言论稿有什么秘诀?”我说:“打山仗!”“打山仗”在我的家乡就叫吵架。后来,也延用作大声争吵。那么,“打山仗”与写言论稿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8.
蔡铭泽  陈义珠 《新闻界》2005,(2):121-122
“小”与“大”,本是意义相反的两个词,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两者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彰显的。就人物新闻的表现手法而言,写小人物应挖掘其闪光点,寓以大主题;写大人物则要抓住小细节,着眼于其平凡处,“于细微处见精神”。  相似文献   

9.
“小”与“大”,本是意义相反的两个词,但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两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彰显的。就人物新闻的表现手法而言,写小人物应挖掘其闪光点,寓以大主题;写大人物则要抓住小细节,着眼于其平凡处,“于细微处见精神”。  相似文献   

10.
县市报纸如何办出特色?根据《襄阳报》十一年的办报实践,我们取得一条经验:在“小”字上抓问题,在“大”字上作文章。“小人物”反映大主题县市报处于最基层,经常与“小人物”打交道。所谓“小人物”就是指各基层单位的先进人物。我们要善于从这些“小人物”身上挖掘出“闪光”的东西加以报道。透过“小人物”的思想境界,反映大的主题思想,这就使我们的小报不会显得平  相似文献   

11.
忙人马奔     
马奔,沈丘县农业银行聘用的一名编外临时工,在芸芸的正式职工中,他可算得上个名符其实的“小人物”。然而,在干好本职工作同时,八小时以外,他从来不舍得闲着,写稿子,练书法,忙得不亦乐乎。 1988年9月,他来到沈丘县农行后,看到该行许多有新闻报道价值的人和事,却没有人写,他决心拿起笔来,讴歌欣欣向荣的农村金融事业。写新闻报  相似文献   

12.
以“关注铁路热点,关心小人物命运”为宗旨的《上海铁道》报“每周特稿”专版,它的镜头,始终对准上海铁路局最底层的职工即小人物——火车司机、列车员、客运员、货运员、养路工、道口工、下岗工人、离退休老人……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每周特稿”已经成为一幅小人物全景式的画卷,描绘了一个个活龙活现的小人物众生相,它已成为小人物唱主角的大舞台。“每周特稿”短则3000字,长则一整版,每周六保证刊出。对于四开周三刊的铁路局企业报来说,它不是一个小专栏,而是个大舞台了。“每周特稿”为什么要让小人物唱主角?  相似文献   

13.
记者和通讯员都希望自己能遇到“重大”事件,碰到“重磅”人物,因为这些人和事最能牵动读者的情绪,最能产生轰动效应。但遗憾的是,这样的机会实在不多,更多的是平凡的事、平常的人。我从事新闻工作的时间不长,也写了一些较有影响的通讯、消息、特写之类。近几年来,我发现了一块并不新的“新大陆”,那就是生活中的“小人物”。  相似文献   

14.
我经常和最基层群众打交道,用照相机镜头拍摄很多“小人物”。这些“小人物”事迹感动着我,“小人物”的精神激励着我,通过采访“小人物”,使我的心灵得到了洗涤,我的成长与成功离不开这些“小人物”。今年4月1日,我拍摄的又一个图片专题“刘春玲照顾下身瘫痪的丈夫24年不言悔,大爱撑起一个幸福的家”见报,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刘春玲的大爱之情受到了人们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15.
胡健 《新闻记者》2006,(2):18-20
一、“小人物”的界定与一般特征 在本文开始,我们先对新闻采访中的“小人物”作一个大致界定。  相似文献   

16.
第二期《新闻通讯》推荐的《宝钢“小人物”推动了国家金融政策调整》,的确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短新闻佳作。作者在表现重大题材上,不贪大求全,不泛泛而谈,而是挑选有针对性的事例,以一当十;写作上粗中有细,仅用500字,就把主题重大的新闻写得沉甸甸的,可谓“秤砣虽小压千斤”。  相似文献   

17.
兼具“魔鬼”、“小人物”和“商人”于一身的阿里汉,在中国队会有多大作为?人们希望,阿里汉不仅和希丁克“形似”,而且“神似”  相似文献   

18.
关注百姓书写百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物报道对普通百姓中的“小人物”投以关注的目光,并不吝笔墨,是新闻价值观的正确体现。“小人物”身上,有着令人振奋的精神亮点,他们的奋斗和探索,他们的曲折和教训,他们的沉浮和哀乐,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我们完全可以从某一个侧面、某种角度为之报道。另一方面,因为这些“小人物”土生土长,就在百姓生活圈内,主人公好似在现身说法,广大读  相似文献   

19.
一、小人物登场:“微”故事书写典型人物新闻
  在典型人物的报道上,央视一直扮演着“风向标”的角色,长期以来,在荧屏上的典型人物多为任长霞、牛玉儒这样勤勤恳恳、呕心沥血的公仆干部、优秀党员,牺牲生命的英雄人物,观众们在感动之余,对这些人物似乎总是缺少一些“接地气”的共鸣感和亲切感。2009年8月10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用2分54秒的时间报道了网络红人“北京最帅交警”孟昆玉,首开人物创新先河(1)。2009年,微博诞生,2013年,微博已经成为数亿中国网民上网的主要活动之一,微博同样成为新闻类节目的重要线索来源之一,小人物的“微故事”开始占据典型人物新闻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写意小人物     
长期在基层阡陌垄亩中采访,那些生活在农村大地上,平平凡凡而富有个性的小人物,深深感动着我。几年下来,我的笔下竟描绘出一个长长的小人物画廊,有基层的村级“调解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