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分填报高考志愿,容易出现志愿扎堆、断档或缺档,录取时产生"大小年"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笔者根据填报高考志愿经验总结,采用"平均分差均值"法对号人座选大学,可以有效地避免"大小年"现象。首先,还是解释一下高校录取的"大年"。这是指某校某年在某个省份的录取中,报考考生偏多,造成志愿扎堆,尤其是在高分考生偏多的情况下,导致该校的最低录取分与考生所在省的相应录取批次线(省控线)的分差(差值),比上一年的  相似文献   

2.
高分考生落选,这种现象在每年高考招生录取期间都屡见不鲜。优秀的高考分数固然重要,但某些高分考生志愿中存在的问题也可能成为高考航程中危险的"暗礁"。笔者在多年的高考招生录取检查工作中,接触了大量高分考生志愿案例,现结合一些个案解析,提出几点关于高分考生志愿填报技巧的意见,希望能为刚扬起高三征程风帆的2008届考生们早提一个"醒"。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高分考生和中等成绩的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一.高分考生如何填报志愿 每年高考都有一些高分考生落榜,看着那些高分考生无奈地走进补习班,真是替他们惋惜.而高分考生落榜,很多是因为志愿填报不当造成的.如果在填报志愿时细心一点,冷静一点,客观一点,高分考生是完全可以避免落榜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十几年的录取工作,对高分学生求学无门的情况感慨颇多.高分死档是困扰考生和家长的首要问题,虽然一些学校对此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比较强的意见和建议,但每年还是有不少考生进入高分死档的误区.因此希望同学们在填报考志愿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校招生》2006,(2):76-77
"志愿改造怎么填?"、"学校和专业该怎样选"?、"大学录取的分数如何?"……随着高考一步步靠近,志愿也成了很多人关注的话题.近期,很多考生家长和考生来电咨询有关填报志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省高招录取中实行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已经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考生被“高分低录”的风险。“考得好不如报得好”这句曾几何时非常流行的话不再那么时髦。确实,在平行志愿“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投档原则之下,考生首先得“考得好”才有可能录取得好;当然,在考得好的前提下,填报志愿是否妥当的问题仍存在。“填报得当,分不浪费;填报不当,委屈自己或者名落孙山。”  相似文献   

7.
二视一     
“二视一”是某些省份为保护高分考生不因志愿填报失误落榜而采取的一项措施。它是指本科第一批录取时,对第一志愿未上调档线,但分数又高于其第二志愿院校调档线一定分值的考生,如果其第二志愿院校明确表示愿意接收第二志愿高分考生,则将其第二志愿视为第一志愿,与该校第一志愿档案同时投放(简称“二视一”)。  相似文献   

8.
1.填报志愿就是签“大学录取协议”吗? 答:考生所填报的高考志愿既是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办投档的重要依据,又是招生院校录取新生的必要条件。现在各地一般所有批次的院校全部以考生统一填报的志愿(含征集志愿)为录取依据,省级招办按考生填报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没有按省级招办统一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填报志愿的考生,不可能被院校录取。在招生政策范围内,只有考生与院校双方都同意的选择,才会圆满实现。因此,填报高考志愿从实质上来说,就是考生与院校之间按招生规则进行双向选择所签署的“大学录取协议”。  相似文献   

9.
本期主题:选大学或选专业志愿填报,是首选学校呢还是首选专业?这是很多人在选择时常有的困惑之一。但学校和专业又是我们在志愿中最关心也必须要做的选择,怎么办?是先学校后专业,还是先专业后学校?之二十八,有比较,鱼和熊掌可兼得首先来看看,好大学与好专业是否可以合而为一。案例:2005年,浙江一文科考生,高考成绩648分,高出浙江本科一批控制线为(568分)80分。本科一批第一志愿为复旦大学,专业为新闻学。复旦文科在浙江的调档线和最低录取分都是616分,新闻学专业最低录取分为646分,考生被录取到新闻学专业。成败原因:先从考生所报考的学校看…  相似文献   

10.
个案一河北一理科考生,2003年高考成绩为543分。志愿情况:本科第一志愿填报的是四川某大学,专业志愿分别为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力学;第二志愿填报河海大学。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阅读》2009,(5):6-7
高考志愿填报应该说既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又有着其规律性。目前,我国内地从志愿填报的时间上区分,分为考前填报和考后填报两种,考后填报又分为考后估分填报和考后知分填报。从志愿结构上分为顺序志愿(1,2,3……)、平行志愿(每批所有志愿都是平行的即A、B、C……)和顺序志愿+平行志愿(重庆重点本科就是每批1个一志愿,2个平行的二志愿,3个平行的三志愿)。 不论是考前还是考后填报志愿,对于考试成绩特别好的考生来说影响不会很大;而对于考试成绩中等的考生来说,不论是考生还是考生家长都面临不好选择的困境。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讲,在志愿填报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考虑,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报志愿。  相似文献   

12.
《招生考试通讯》2008,(6):11-11
话题四: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都会遇到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服从志愿对录取有什么影响?”“我到底是填服从志愿好呢,还是不填服从志愿好?”由于服从志愿对考生填报志愿和录取有很大影响,现在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服从志愿”。  相似文献   

13.
高考志愿填报,关系到考生最终录取结果,更关系到考生今后发展的前途和命运。12年寒窗苦读,同学们心中都有着美丽的梦,而在追梦的征途中会受到许多干扰,令考生感到志愿难填,学校难选,提笔难下,难怪人们有“填高考志愿如买彩票”“填报志愿犹如瞎子摸象”之说。本文讲的就是一个考生填报志愿的故事,或许同学们能从她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4.
《河北自学考试》2011,(6):12-12
每年录取结束后,总有一些考生由于填报志愿失误,或为“高分低就”伤心,或为“名落孙山”痛心,究其原因大多是填报志愿时的错误心理所致,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从众心理缺乏主见,一味顺从,随声附和,不考虑个人实际,其他考生填报什么,  相似文献   

15.
个人、学校、专业综合考虑填报志愿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都会碰到选学校还是选专业的困惑。这要区别对待,对重点大学,如"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应更多地考虑选学校;而对一般本科及专科层次的学校,则要更多地考  相似文献   

16.
记录人:伊吕,重庆市2002年应届考生,报考武汉大学中文系,第一志愿录取. 我始终觉得,填报志愿不啻于一场战争.持久战、拉锯战、迂回战、心理战……凡是能想得到的词汇都是我当年高三报考志愿的真实写照."战争"的结果是我最终顺利地被本科第一批第一志愿的院校和专业录取.  相似文献   

17.
正误区一:一门心思奔名校有考生父母打算为孩子只在本科一批一志愿报考一所心仪"名校",二志愿放弃。这种填报志愿方式欠缺考虑,风险较大,如果孩子分数不够,本科一批一志愿没被报考院校录取,就失去了就读其他一本院校的机会。不可否认,"211"和"985"高校在硬件、软件上都较优越,能考上名牌大学固然是好事,但完全从"名牌"出发选高校,不考虑其他因素,特别是专业因素,则是不明智的。更何况,"名牌"  相似文献   

18.
《招生考试通讯》2014,(12):22-23
平行志愿是指考生填报的同一录取批次同一投档时间段中的多个院校志愿,它体现了志愿之间的并列结构关系。在实施平行志愿的录取批次中,考生可按自己认定的顺序填报多个院校志愿,如A、B、C、D、E志愿等、在投档时,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即将考生按高考分数(高考总分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按此排序依次检索每名考生填报的该批次的院校志愿——如果考生符合A志愿院校的投档分数.  相似文献   

19.
近两年.一些省市在高考录取时采用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方式.由于增加了高分考生录取理想高校的机会.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认可。预计,越来越多的省市也将会实行平行志愿。那么。实行平行志愿是否就使考生进了“保险箱”.没有了高分落榜的危险?实行平行志愿省区的考生.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才能增加被录取的几率、降低落榜的风险?为此.本刊特邀武汉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副处长宋朝阳为考生予以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20.
因连发数10条揭露名校招生内幕的重磅微博,复旦大学湖北招生组组长、该校历史系教授冯玮,最近成了网络红人。冯玮表示,披露的情况都是事实。据了解,查分当日名校已获得高分考生信息;之后便开始多次与考生的联络;在填报志愿结束前,时刻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