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一) 《短些再短些》,胡乔木同志的这篇短文,发表至今已近半个世纪,新闻界的同志还在不断发出多写短文的呼吁。然而在新闻写作实践中,怎样做到短些再短些,任务依然艰巨,同志仍须努力。 我们提倡多写短文章,但又不要短而空。毛泽东同志说:“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他提出:“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反对党八股》)“短些”,“精粹些”,也就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短而精。 新闻作品怎样做到短而精?古代优秀短篇传记文在写作上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谈简练     
十多年前,毛主席曾经针对某些内容长而空的文章指出:“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见《反对党八股》)这个指示,我们应该时刻切记,认真执行。写得精粹,就要求写得简练。当然,简练并不等于短小。文章的长短,应由内容来决定,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但是,有些长文章,看起来并不觉得长,有些短文章,反而觉得长,这就是简练和拉杂的区别。怎样才能把新闻、通讯和文章写得简练。需要大家具体研究。这里谈到的,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日趋加快。时间紧张了,看报、听广播的时间也不多,却又需要知道更多的新闻;经济的日益活跃,也使人们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因此,就要求我们编辑、记者编写的新闻短些。早在四十年代,胡乔木同志曾提倡新闻应该写得“短些,再短些”。他认为写短文章“对读者、作者都大有好处,都是  相似文献   

4.
我们读书看报的时间有限。农忙季节早出晚归,劳动在田间,读书看报只有利用歇气的时间。歇一气顶多半个小时左右,长文章一气看不完,短文章一气可以看一个或者看几个。我们文化浅,短文章也得长时间看,长文章看的时间就更长了,间隔长了,看了下段忘上段,有时看腻歪了,扔下不看了。短文章可以自己慢慢看,细琢磨,长文章就得读报员给念,不然自己看不下来,领会不了。读报员也喜欢念短文章,念完一个,社员听上了  相似文献   

5.
最近重读胡乔木同志发在1946年9月27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那篇短文《短些,再短些!》,颇有感触。把新闻写得短一些,新闻界叫了多少年了,为此  相似文献   

6.
学其短     
新序《学其短》几年前在《新闻出版报》上登过二十多回,序言中说过:“学其短,是学把文章写得短。写得短当然不等于写得好,但即使写不好,也宁可写短些,彼此省时省事,功德无量。”我自己便写不好文章,但我总是努力(!)写得短些,虽然稿费单上数位也短,庶可免王婆婆裹脚布之讥焉。老同学硕良兄要我把《新闻出版报》上的专栏续开起来。体例还是照旧,即只选一百字以内的文章,而且必须是独立成篇的。文体则希望能多种多样,尤其是希望多选些纯文学以外的文章。我相信,大多数写字的人(writer)和我一样,是愿意亲近文字却未必想高攀文学的。学其短,是建议大家来学古人写的短文,千万不要以为我妄想推销续在后面的狗尾。这些只是以自己外孙女为对象的幼稚的课草,不足供写作大家一晒。(我的四个外孙女,现在还有两  相似文献   

7.
文章要尽量写得短些,当年鲁迅、毛主席都这样主张;如今搞四化、改革开放,时间宝贵,更有必要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写短文章. 这使我想起了一个传说:从前有个穷书生到集上卖鸡,在背后墙上写了一行大字:“此地有雄鸡出售”.过来一个人说:不在此地还在别的地方卖吗?书生觉得有理,把“此地”两字擦掉了.又过  相似文献   

8.
以文章的长短论“优劣”的看法在新闻界尤其“走红”,不仅有不少读者“瞧不起”短文章,就连一些记者和通讯员似乎也没有把“火柴盒”、“豆腐块”一类的文章放在眼里,不愿意采写短新闻,唯恐自己的文章写短了显示不出“真才实学”而贻笑大方。诚然,文章的长短对作者的要求不尽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的长文章需要的技法可能要高一些,但即便如此,也并不等于说文章的“身价”可以随篇  相似文献   

9.
孙根荣 《新闻三昧》2006,(11):21-21
近读一些省市级工人报,我发现,长篇文章与日俱增了,尤其是“周末版”。这使我想起一些新闻界老前辈的“呼号”。如胡乔木曾呼喊:短些,再短些!赵超构也曾呼喊:短些,短些,再短些!有的省市级工人报所以喜欢上了长篇文章,细究起来,原因有三:一是报纸跟风扩版,但没有这么多新闻充填版面,只得将原来本可以写成几百字的东西,拉长成二三千字的大块头;二是报纸走休闲化之道了,误以为让读者休闲,就得用长篇文章来供读者消磨时光;三是有的记者没有写短文的基本功,只有写长篇的“裹足布功”,当然也有的记者认为,能写长篇文章,才显记者的真功夫。然而,不…  相似文献   

10.
把新闻写得短些再短些,这是中央领导同志历来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也是广大读者历来对报纸的要求。我们《新疆石油报》作为一张企业小报,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职工群众的,当然更应该多登短新闻。但是过去常常是小报大办,长文章,大标题,内容单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引下,我们在改进报纸的面貌上作了一些努力,特别在写短稿和编短稿方面,收效比较明显。我们曾经作过几次统计,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报纸每期文字稿只有二十篇左右。到1980年,每期报纸平均达到二十五六篇。近几年逐步增多,到去年上半  相似文献   

11.
漫谈短新闻     
在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的新闻广播工作也应该跟上这个伟大的转变。形势要求我们多发、快发新闻,特别是多发受群众欢迎的短新闻。1942年,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提出:“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1946年,胡乔木同志就呼吁新闻写得“短些再短些”。可是,时至今日,新闻的长风没有多少改变,短新闻并没有引起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精粹的短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文艺界和新闻界的同志们都在提倡写短文章,要求文章写得短小精悍,言之有物,这自然是件好事。最近有些报纸杂志,又在大力提倡写散文、特写,希望通过散文、特写能够及时地、迅速地反映我们伟大人民的气魄,伟大时代的面貌,这自然更是一件值得欢迎的好事。事实上,解放以来,在这两方面,我们都是有成绩的,不过,比起我们的需要来,还远远不够,所以还需要大力提倡。然而有些同志,对此却表示信心不足,有些怀疑。他们一疑短文章不能刻划人物,描写事件,议论是非得失;二疑短文章不大能有艺术性,不可能传之久远,殊不知在我们的古典文学宝库里,这种刻划人物,描写事件,议论是非得失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却大量地存在着。姑举“世说新语”中的“忿狷”篇为证:  相似文献   

13.
谁的文章长     
谁的文章长赵振宇要把文章写得短些,短些,再短些,这在新闻界已不是什么新闻了,隔几年就会有位大人物出面强调一番;短新闻,短文章的竞赛要不了多久就会组织一次。人们见长不怪,好似一个顽疾谁也无法解决,尽管目前还在做这方面的努力。问题为什么一直得不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4.
刘勇 《新闻界》2000,(2):53-53
提倡写短消息 ,已不是一个新问题。从40年代开始 ,中央宣传部门就不止一次的要求把消息写得短些 ,再短些。消息写得长 ,这是不少新闻媒体久治不愈的顽症 ,喊一会儿 ,短一阵儿 ,然后还是习以为“长” ,该长则长 ,该短也长 ,想长便长了。现在 ,一两千字的消息已屡见不鲜 ,由一版转至二版的消息也已司空见惯。这种“长风”不仅中央大报有 ,地方小报也有 ,较为严重的当属不大不小的产业报了。短消息是读者的期盼 ,是时代的呼唤。消息只有写得短 ,才能写得快 ,只有快 ,才能保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感 ;也只有短下来 ,才能使报纸版面活起来 ,令读…  相似文献   

15.
最近,见几家报刊上又呼吁“写短文”,笔者颇有同感。这虽近似老生常谈,但紧喊慢谈仍短不下来,甚至文章愈写愈长的情况仍屡见不鲜,实在有必要以“常谈”提醒一下了。从读者、作者心理分析,既然如一家报纸言,“没有读者喜欢看长文章,有的作者也未必喜欢写长文章”,长文何以屡减不短?对那种强调“领导要长论”,笔者不敢苟同。极少见哪位领导给秘书规定:“写文章时要长些!”写讲话非达多少多少字,或领导以为长文就是有水平。我以为,一味从客观上找依据,而不从主观上去认识,就没有从根本上刹长文之诚意。长文刹不下来,以为长是…  相似文献   

16.
多发多写短新闻,新闻界已经倡导多少年了:可是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在我们许多报刊上.长而空、令人发怵的所谓“大作”长期占据版面。而精巧、新鲜、活泼的短新闻还是少。早在四十年代,胡乔木同志就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文章,提出“短些,再短些”。他认为,这“对读者大有益处,都是大解放”?今年,中央有关领导同志也提出.新闻要“短些,短些,再短些”?可是,我们许多人并没有真正地刹住长风.倡导好短文。  相似文献   

17.
前几年,报界曾一再提倡写短文,诸如短新闻,短通讯等。而今,有关这方面的倡议或呼应显得冷淡起来,报纸上的各类体裁的文章,又有逐渐趋长之势。这一方面固然说明写短文尚未在众多的作者当中形成一种好的风气,一方面也说明在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目中,短文的分量太轻,有“豆腐块”之说。在此情形下,不少作者的意向和努力,不能与旧的传统观念相抗衡,在写了一些好的短文章后,又恢复了又长又滥的文章的面孔。读者因此觉得  相似文献   

18.
“写得愈长看的人愈少.”这是1946年胡乔木在《解放日报》发表的题为《短些,再短些》的著名评论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观点.这话貌似说得绝对了一些,但他倡导报纸发短文的意见是很好的.1957年,毛泽东在同新闻出版界代表谈话时又提到并肯定了这一观点,他说:“报上的文章,‘短些,短些,再短些’是对的,‘软些,软些,再软些’要考虑一下.不要太硬,太硬了人家不爱看,可以把软和硬两个东西统一起来……板起面孔办报不好.”  相似文献   

19.
1942年,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就讲到:"应当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1946年,胡乔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题为《短些再短些》的文章,倡导写短新闻、短通讯。上世纪50年代,新闻界前辈赵超构进一步呼吁文章要"短些、短些、再短些"。可以肯定的是,在国内新闻业内,新闻要短,  相似文献   

20.
读者普遍要求报纸上的文章(包括消息),写得更短些。有的人总认为,某些文章可以写得短一些,而另一些文章“命定”短不了,比如议论的文章、叙事的文章、抒情的文章……就难以写短。果真如此吗?不妨请教一下古人。自从司马迁撰《孟尝君列传》(《史记》)后,“孟尝君能得士”之说,便成定论。后来,王安石写了一篇翻案文章《读孟尝君传》,反驳这种传统说法。《读孟尝君传》全文共有90字,不妨引之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