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壮族歌咏文化传承是情感德育在地方社会日常生活的实践。壮族歌咏文化传承具有鲜明的情感德育价值,其传承内容、形态与情感德育的内涵具有一致性,通过对壮族歌咏文化传承的情感德育价值及其实现进行探究,可为岭南优秀民俗文化的长久传承和情感德育的地方实践融合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贤文化作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为乡村治理凝聚情感力量、构建文明秩序和塑造文明乡风的价值功能。但在当前激活乡村治理中,乡贤文化面临着承载空间日益萎缩、传承主体弱化和乡村传统精神淡化等现实困境。需要进一步整合乡土资源,传承好乡贤文化精神,优化治理空间,为乡贤回流提供平台,并发挥好德治力量,重新构建乡土秩序。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资源是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对于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有着积极且重要的影响。本文将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界定,其中内容包含基本内涵及价值功能两个方面。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具有较高传承价值,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中应在思政课堂融入红色文化,营造良好的红色校园文化氛围,并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中都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对这些德育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团结。本文以云南大理的白族为例,对白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白族传统文化进行简要的概述,并对其传统文化中如住宅、服饰、饮食、婚俗、禁忌、宗教、丧葬、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进行挖掘,同时在对白族传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发现传承意识淡薄、研究视野较为狭窄、"传统文化过时论"蔓延、标准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要求脱节等是制约白族文化中德育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乡贤文化厚植于乡村广袤沃土之中,新时代赋予了乡贤文化新的内涵、新的使命。新乡贤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性、鲜明的时代性、显著的公益性、独特的示范性等特征,通过以情聚力、成风化俗、协同共治等作用形式,有力地助推乡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在乡村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应该更好地构建新乡贤文化的传播机制、凝聚机制、激励机制等,使之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6.
地域文化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创新能力培养、人文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增强等方面,加强了解地域文化和发挥地域文化教育意义,有效促进青少年的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现代教育应当是全方位的,应融入地域特有的文化内涵,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将文化与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感受地域文化中的丰富多彩,通过别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特色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承地域文化中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培养,不仅关注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还注重思维的深度、审美情感的培养及文化传承的内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对中职学生的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将探讨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内涵,以及深入分析古诗词对中职学生语言、思维、审美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的培养作用,理解古诗词如何在语言核心素养的框架下,成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做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意义重大。传承和保护的最佳途径就是运用,设计者可以将这些宝贵资源看作是民族景观建筑装饰设计的庞大素材库,深层次挖掘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系统分析其中所蕴含的设计元素,积极探究应用这些宝贵资源的原则和规律,力求以此来丰富和提升设计作品的人文内涵,以承担起推进我国艺术设计事业发展的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村寨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各自具有其民族文化丰富的内涵和特征。而在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最积极、最活跃的文化因子往往是少数民族村寨聚落的内聚核心和精神纽带,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交融性、广泛性和娱乐性等特征。近年来,少数民族村寨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但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既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0.
九华山千百年来积存了20万件佛教档案,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旅游经济资源,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是研究九华山佛教文化、宗教学、地方史、民俗学、文献学、文物学、档案学等的第一手材料,对发展九华山旅游,扩大中外交流,传承中华文明,建设文化池州,服务地方经济有重要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从新的视角对小学文化德育进行解读,并在小学德育过程中实施.在价值层面,文化德育强调人的本质;在实践层面,强调利用一切有效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德润、文化育人的目的.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先进文化作为文化德育资源,多维度实施文化德育的路径,在小学中有效实施文化德育.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等方法,对体育文物收藏的基本内涵与主要门类进行了界定,进而从文化学的视角对体育文物收藏进行了研究。认为体育文物收藏是一种贴近社会文化生活、以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为功能旨趣的文化现象。文章从社会文化需求、收藏文化传承、体育事业发展与国际体育收藏经验启示等四个方面指出了我国体育文物收藏发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剖析了体育文物收藏的社会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深入阐发了体育文物收藏所具有的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推动体育文化传承创新、拓展体育文化研究视域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等多元化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泉州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具有独特的内涵和价值,凝聚了艺人高超技艺和独特的创造力,但其文化创意的水平不太高。近年来,有关部门虽然开展了搭建交流平台、开发文创产品、探索“互联网+非遗”、把非遗与旅游产业相融合等工作,但泉州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存在不少的挑战。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泉州技艺类非遗的传承需要传承人的匠心也需要观念的创新,要积极进行跨界资源多元整合、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文化创意产品,开展基于生活现实的体验活动。  相似文献   

14.
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对于延续历史、传承文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重要的财富资源,必须提高对文化价值和保护的自觉认知。在文化保护中要正确处理好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的认识关系、城市建设与文化保护的关系、文化保护与文化利用的关系以及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风貌式、全景式、典型式等保护形式和物态性、记录性、传承性等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为高职院校学生德育提供了丰富的伦理文化资源,而且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勤劳节俭的精神品格及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对高职院校学生德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效途径,着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不断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红色家风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灵魂,人民立场是价值遵循,修身自律是精髓。弘扬和传承红色家风,有利于加强和巩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提升文化自信力,有利于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红色家风的传承路径包括:注重完善红色家风传承的内容体系,创新红色家风传承的方式手段,促进红色家风传承形成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骑射文化的历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骑射文化是一项历史悠久、内容宽广的传统文化,沿承数千年,涉及射猎生产、军事活动、礼仪风俗、德育礼制、制造技术、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等诸多领域,贯穿于北方各个民族历史发展之中,今日保护和传承该文化有着重要的社会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开封红色文化资源蕴含深厚的文化价值内涵,将开封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通过运用问卷调查法开展开封红色文化资源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提出开展红色文化资源互动式教育、发挥大学生党员干部作用、打造思政教育新媒体平台等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天水始祖文化包括了以伏羲、黄帝为代表的羲黄文化、秦人早期文化、早期道家道教文化,具有起源早、种类多,源流共生、关联性强,文化遗存丰富、学术价值高等特点和价值;传承创新面临着资源管理、保护利用、资金投入、区域合作、产业发展、人才建设等诸多问题。建设以天水为中心的始祖文化传承创新体系,促进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建设要着眼大范围规划,需要充分发挥始祖文化资源优势,大区域合作,市场化引导,产业化带动。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积淀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仍具有传承价值,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的传承途径,大力弘扬“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