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岁月其徂,一年又逝。每至此,难免生出许多的怀想眷恋、白云亲舍之情。回首既往,天边的闪烁,在于一本本使人陷入沉思的著作,如同沙砾中的金粉隐约耀眼,这是书籍独有的智慧,是坐在电视或电脑旁很难产生的,因为这种智慧,才使出版人的价值无愧地体现,这便是所谓的独有。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场道德的缺席,它最终导致了一个鲜活生命的默默消逝。2005年12月13日,星期日。这一天对你来说,或许仅仅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天。或许你会去参加一场光与影的聚会,或许你只是呆在温暖的家里,看一本喜欢的书……可是你一定不会想到,在人来人往的北京同仁医院一楼走廊一角的椅子上,一双充满绝望和痛苦的眼睛,在那一天永远地闭上了。  相似文献   

3.
网络内容的生产者与传统媒体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渠道霸权的垄断,普通的受众也成为了媒体内容的生产者。普通的受众成为了生产者,这是一个巨大的变革,在网络出现之前,还没有任何一种媒体能够聚集群体智慧,使新闻具有了草根性。  相似文献   

4.
章睿齐 《湖北档案》2009,(12):31-31
人需要智慧,智慧来源于生活,智慧是一种创造。法国作家大仲马说:“生活,这是一切书籍中第一本重要的书,一个有经验的人比个有学问的人看问题更正确。”  相似文献   

5.
旁观者清,观棋人的议论往往会使潜心对弈者茅塞顿开。推及治学,在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探索方面,同样不能忽视国外汉学家的研究成果。他们在自身文化氛围中造就的独有的思维方式,他们审视历史现象的不同视角,常使中国本土学者能够从中汲取诸多启迪和灵感,克服“身在庐山,不识庐山”的困惑,乃至他们的偏激或许也能催发横向思维的火  相似文献   

6.
一个报纸的副刊专栏,以图文相配的不小篇幅,连续刊载两年,绵延100期,或许是为数不多的;两年之中,从市领导至普通读者,一期期耐心地剪贴收集起来,最后集成厚厚的一本“书”,这或许也是为数不多的。这个专栏,就是嘉兴日报“南湖”副刊的“嘉禾影踪”。 “嘉禾影踪”在当地读者中广受欢迎,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因素:  相似文献   

7.
2006年12月11日,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5周年。这一天,国人也许并不会有特别庆祝的想法。但在西方人看来却不然,中国入世这5年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实在是太大而且太快了,大得让他们无法想像,快得让他们无法接受:现在,他们身上穿的,或许就是中国生产的服装和鞋子;他们办公用的,或许就是中国生产的键盘和鼠标;他们的旅游景点接待的,或许就是购买力旺盛的中国游客。就连西方的旅游业服务人员也不得不学中文,甚至在西方国家的一些乞丐也懂得用“你好”来向中国游客乞求施舍。其实,早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敏感的西方人就已经觉察出了…  相似文献   

8.
龚坚华 《新闻实践》2010,(11):36-37
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信息来源趋同化的情况下,是否具有独家的评论或许已成为区分不同风格报纸标杆之一。 与消息、通讯等新闻作品相比,评论的读者群无疑是小众化的,这就要求报纸的评论编辑能够紧扣时政,把握住报纸的受众口味,从而使他们感受到这一份报纸不同于那一份报纸的独特观点。  相似文献   

9.
初到英国的人时常会在街头见到手拿杂志兜售的流浪者.与人们在不少城市街头常见的流浪汉相仿,他们无家可归,他们衣衫槛楼,不同之处在于,他们胸前挂着标牌徽章,手里捧着一叠杂志.或许还有一份差异,在他们心目中.他们并非无所事事的乞食人,而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们手中的杂志便是大名鼎鼎的所谓街头杂志<大问题>(Big lssue).这不仅是一份品质不俗的新闻综合杂志,它背后是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而旨在消除街头无家可归现象的"雷锋式"的社会企业.  相似文献   

10.
最近几天.美国人或许会对他们曾经爱怨交加的中国和中国人.有了一点新的认识。1月17日起.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播出了3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袁隆平、黄永玉、杨利伟、马云、姚明、邓亚萍、郎朗等一一微笑着亮相。很多海外媒体注意到了这个异乎寻常且意味深长的情境。中国红在纽约最热闹的地方——时报广场的不间断闪烁,这在中美关系史上,  相似文献   

11.
Lost in Translation是2004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迷失东京》的英文名称。影片讲的是在东京寂寞的夜空下,两个失眠的美国人在酒吧里相遇了。或许是眼底那份不自觉外泄的孤独令这对陌生男女悄然走到一起,他们在绝望中又若有所盼,暗自期待一次奇遇来改变一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极平凡的家庭。家中共有5口人,和大部分老百姓一样,他们在社会上从事极普通的工作,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这是一个很不平凡的家庭。一个女人,苦苦支撑着这个有4人身患不同程度残疾的家,不仅教育3个子女自强不息,奋力拼搏,使个个学有所长,其中2人靠刻苦自学取得了大专学历,在社会上找到了他们各自的位置,而且她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勤奋努力,踏实苦干,多年被评为本单位先进工作者,受到同行的尊敬和赞扬。她就是现已退休的甘肃省档案馆职工──茹茂玲。令人垂泪的际遇生老病死,人之常事,本无足怪。但命运之神对于茹茂玲…  相似文献   

13.
20年记者生涯,笔下各种新闻人物百十人之多。其中,有两个极为普通、然而对我来说却是终生难忘的小人物。他们是同胞兄妹,哥哥叫辛福强,妹妹叫辛丽荣。发现这两个人,写出这两个人,不仅使我在新闻人物写作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两个人物的理解,极大地拓展了我思想立意的空间。哥哥:辛福强的感悟(1)我第一次采访辛福强,是在1982年10月间,那时,他作为大连市“文革”以来第一个镶玻璃个体劳动者,从事这项工作还不到一年的时间。虽然当时他并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注意,但  相似文献   

14.
周海钦 《东南传播》2012,(8):163-165
电视人物栏目的魅力在于通过纪录和讲述一个个人物的真实故事,展示人物的智慧、情怀、胸襟和境界。地方台自办的人物专栏在选择采访对象时,当地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往往是首选,不过他们大多也是本地的知名人士,可能已经被众多媒体报道过,观众对他们也有一定的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赋予观众全然一新的视角,如何让采访对象的形象变得立体丰厚,惟有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凸显人物个性,还原人物本真,并用电视独有的表现形式演绎出来,呈现给观众一个个大家熟悉的陌生人,这样的地方台电视人物专栏才有其生存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一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对一个普通士兵来说。空间意味着什么?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曾经的经历和回忆,或许将是他们这辈子最为荣耀的瞬间,许多年后依然会想起  相似文献   

16.
传统理论认为主持人的实践和传播活动是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即认识和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活动.诚然,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换个角度看这一理论却又未免片面和不完善. 主持人传播是人格化传播与对象化传播,使电视具有了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同时又突出了人的作用,把人的才华、智慧、风度、个性魅力等重要因素推上荧屏,使电视更具可视性和人情味.主持人在传播中是信息载体,主要功能是把媒介要传播的内容有效地传达给观众.  相似文献   

17.
梁鸥  牛薇 《青年记者》2007,(1):78-79
你在工作中有好朋友吗?如果从来没人问过你这个问题,当它出现在公司的一份雇员调查中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个奇怪的问题。你或许会纳闷,为什么他们想知道这个?这关他们什么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齐观 《全国新书目》2010,(17):31-31
法国人莫洛亚在《生活的艺术》中曾说:名著之多,我们已经无暇一一问津。要相信前人的选择。一个人或许会看错,一代人也或许会看错,而整个人类却不会看错。本书选取深刻影响了比尔·盖茨、洛克菲勒、巴菲特、亨利·福特、戴尔·卡耐基等财富大亨与成功大师人生之路的7本经典书籍,将其中的方法与智慧摘录成册。本文摘自该书前言。  相似文献   

19.
庄庸 《出版广角》2014,(7):14-15
正在这种新部落里,大家分享、表达、阅读一体化——阅读者成为创作者,创作者成为新的阅读者。这是一种资源禀赋的建构:你在一代又一代地培养着作家、培育着自己的读者。2014春季图书订货会,不少人都跟我提到,有一种阅读小潮流或趋势正在发生:图书正在流行小开本、小文艺与高定价。这或许是因为,市场正在发生"阅读者的结构性变化"。有一种群体/阶层/类型和圈子读者正在兴起。他们可能有点像豆瓣的新部落,也有点像三联、广师大、新星,惟一的区别在于:这并不是原来那种意义  相似文献   

20.
1 一根羽毛,一根羽毛,或许太平常了,但组合起来,却是孔雀的艳丽彩屏;一缕丝线,一缕丝线,或许大普通了,但经纬起来,却是一匹光华的绸缎;一部好作品,使多少人笑之忘我,悲之落泪,究其竟,不过是一堆互不相连的方块字呢。然而,这么些方块字,凑起来,有的是至情至美,有的却味如嚼蜡,这是什么样的魔术啊! 妙龄人大概都有这么个感觉吧:外表美,心灵不美,当然不是好对象;心灵美,外表不美,却不能不是一种遗憾了。语言是作品的眉眼儿,纵然有一颗纯洁善良的灵魂,那何不就去修饰打扮,使天下的读者“一见钟情”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