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8年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知识创新工程引进优秀杰出人才座谈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后的一次重要会议,旨在吸引国内外更多的优秀杰出人才加盟知识创新工程,共同振兴我国科技事业。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做出的迎接21世纪全球性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决策,是落实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和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将国…  相似文献   

2.
刊中报     
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是根据党中央的决定设立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知识创新工程高度重视。今年2月4日,他就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作了重要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1998年春,九届全国人大在北京召开,新一届政府宣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同时,中国科学院开始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国家创新体系,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何岩  张洁  段异兵 《科研管理》2001,22(3):100-107
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结合中国科学院人才队伍现状和战略目标,分析继续教育在促进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人才保证中的重要作用;还提出了围绕知识创新工程,加强继续教育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创新开放度对新兴企业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向外部组织开放有利于提高知识溢出效应。以新兴企业为对象,通过大样本问卷调查,实证分析创新开放度(开放幅度、开放强度)对企业知识溢出效应的影响机制,并重点探讨知识吸收能力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新兴企业创新的开放幅度和开放强度均对知识溢出效应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知识吸收能力在创新开放度与知识溢出效应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先后实施了“知识创新工程”、“技术创新工程”等,并提出了建设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想,使迎接知识经济具体化、工程化,标志着我国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作为欠发达地区,尽管人才、技术、资金等基础条件较差,笔者认为也必须建立既与国家创新体系接轨,又能有效地服务于本地创新需要的地方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郭亚军 《现代情报》2011,31(4):11-14,19
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教育改革和教学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必然要求。构建出“面向教学创新的高校知识管理模式”,从学校教学工作全局出发,强化知识管理,致力于高校教学知识资源的积累、共享、应用与创新,最终实现持续的教学创新,并提出高校实施知识管理的资源保障、技术保障、机制保障、管理保障、文化保障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知识创新工程的实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做出的面向21世纪全球化及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战略性决策,是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和体制改革进入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科技创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依赖于难以仿制的知识,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贯穿于企业的各项活动中。科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旋律,实施知识管理是企业实现科技创新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即将来临之际而产生的《关于中国科学院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为契机和依据,阐述了知识创新工程的基本内容,探讨了爱因斯坦关于知识创新工程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1.
美国微软公司的知识创新战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实施知识创新战略,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本文结合美国微软公司知识创新的成功经验,对微软公司的知识创新战略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刘璐 《科教文汇》2009,(7):227-22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活动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在知识经济时代,面对高度信息化、全球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国际竞争,作为具有雄厚的文献积累和丰富的知识资源的图书馆,理所当然地要接受知识的洗礼,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如何促进管理创新,以管理创新促进实施信息现代化的战略,实现图书馆管理的科学创新,  相似文献   

13.
集散效应是城市的主体核心功能,其演变过程则是城市形态转换的主要表征。通过构建知识集聚-创新-扩散(AID)的数理模型,阐释知识集散过程中知识集聚、知识创新及知识扩散间的影响机理,并用以对我国东中西部和港澳台地区样本城市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丰富发展中的城市和知识经济理论体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集散催生出"知识城市"形态。知识集散效应是知识城市的核心功能:知识的集聚(A)、创新(I)与扩散(D)呈现为一个正向互动循环累积的过程,知识城市主要担当这一过程的集聚点、创新枢纽与扩散源的角色,持续发挥着知识集散的功能和效应。  相似文献   

14.
浅谈图书馆知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简要阐述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及实施知识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过程、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5.
霍明远 《资源科学》2001,23(4):92-96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起源及发展研究入手,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为: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体制与制度创新系统+观念与文化系统+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补联动,从而成为中国发展知识经济的引擎。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机构成中可以发展,其中关键的一环:“知识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的未建设,它将直接影响着“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目标的实现。在21世纪初,组织和实施“基础设施与管理工程”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对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知识、科技以及经济发展瞬息万变.竞争激烈,思考问题的方式与以往社会大有不同。人们不仅要适应原来社会的生活规律,更需要改造和创造新的生活条件.不断完善自我,这就需要强调创新精神、创新观念和创新行为,人们也只有接受创新的教育,进行创新的学习.才能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敏捷地接受新知识.创造世界.创新生活。因此.走教育创新之路.实施创新教育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不可能持久繁荣。会计的教学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在创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培养出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会计人才,让职业学生成为会计从业人员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7.
关于开展“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汇报提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8,13(5):330-335
“当今世界上的竞争,核心是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然而,我国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与国家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我们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选择,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与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其骨干部分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国家创新体系包括国家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作为我国国家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既是国家知识创新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知识链的企业知识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创新是企业知识管理(KM)实施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重塑其核心竞争力的有力途径.分析了企业知识创新的内涵,介绍和讨论了三种经典的知识创新模型;而后,分析了知识链与知识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完备知识链模型并阐释了依托知识链研究知识创新的必要性;最后,基于完备知识链模型详细说明了在其支撑下企业知识创新的实现细节.  相似文献   

19.
知识服务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要实现高质量的知识服务,必须建立知识服务团队;提供学科知识服务;实施专题知识服务;进行分层知识服务;建设知识服务数据库;坚持知识服务创新。  相似文献   

20.
现在,知识经济是个热门话题,但发展知识经济靠的不是知识,知识本身只是客体,它本身不会创造、使用自己。人是知识的主体,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的创造者、承担者和使用者。发展知识经济靠的是善于创新和运用知识的人,难怪国外有人把知识经济称为“智能经济”。农业经济是以土地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