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一道中考压轴题,往往覆盖了较多的知识点,蕴藏着许多种数学思想方法,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备受广大师生关注.本文对一道中考压轴题进行了研究,从而获得对中考复习教学的一点启示,在此与各位同仁分享.一、典型例题问题(2014年成都中考题)如图1,已知抛物线y=k8(x+2)(x-4)(k为常数,且k>0)与x轴从左至右依次交于A,B两点,与  相似文献   

2.
高考导数压轴题由于其思维难度大,对数学运算、数学建模、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的能力要求高,一直以来许多学生都难以突破,本文以与三角函数交汇的一类导数压轴题为例来对其解法进行探究.1.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即sin x≤1和cos x≤1,作为解题的突破口例1(2019全国卷20题)已知函数f(x)=sin x-ln(1+x),f′(x)为f(x)的导数.证明:(1)f′(x)在区间(-1,π2)存在唯一极大值点;(2)f(x)有且仅有2个零点.  相似文献   

3.
邵阳市2014年中考数学压轴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m+n)x+mn(m>n)与x轴相交于J4、B两点(点A位于点B的右侧),与y轴相交于点C.(1)若m=2,n=1,求4、B两点的坐标;(2)若A、B两点分别位于y轴的两侧,C点坐标是  相似文献   

4.
<正>动点问题(或称为动态问题)综合性强,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4年江苏省淮安市的数学中考压轴题是一道比较复杂的动点问题,所涉及到的知识较广泛,本文试加以剖析,供读者欣赏.问题如图1,矩形OABC顶点B的坐标为(8,3),定点D的坐标为(12,0),动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的正方向匀速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的负方向匀速运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以动点产生特殊三角形常常被命制成中考数学压轴题,这类问题失分率较高,笔者尝试用建立模型与构图对中考真题进行剖析,并揭示解题策略.一、动点产生等腰三角形例1(2013年云南大理等八地市)如图,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下底AB在x轴上,点D在y轴上,直线AC与y轴交于点E  相似文献   

6.
<正>2019年安徽省中考数学第14题是一道客观题中的压轴题.从阅卷情况来看,学生对此题的作答很不理想.本文先详细分析学生在解题中的思维障碍,再探究本题的解题思路,供大家参考.一、真题再现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垂直于x轴的直线l分别与函数y=x-a+1和y=x2-2ax的图象相交于P,Q两点.若平移直线l,可以使点P,Q都在x轴的下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本题涉及两个不确定解析式的动态图象与垂直于x轴的动直线的相交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纵观各地数学中考题,众多压轴题多以图形运动为主,而用我们熟知的三角板为运动对象,巧妙创设命题情境,进而构造一系列问题串,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下面举例供同学们学习和复习时参考.一、以单只三角板为运动背景的图形运动问题例1(201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题)如图1(1),平面之间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BC在x轴正半轴上滑动,点C的坐标为(t,0),直角边AC=4,经过O,C两点作抛物线y_1=ax(x-t)(a为常数,a>0),该抛  相似文献   

8.
抛物线上点存在问题是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在中考中屡见不鲜.其解答思路是先假设符合条件的点存在,由此出发,看看能否确定该点的坐标.若能,就存在;否则,不存在.现在中考题为例介绍如下: 一、等角存在问题 例1(娄底市中考题)如图,抛物线y=x2 +mx+(m-1)与x轴交于点A(x1,0)、B(x2,0),x1<x2,与y轴交于点C(0,c),且满足x21+x22 +x1x2=7.  相似文献   

9.
题目已知函数f(x)=lnx+kex(k为常数,e=2.71828…是自然对数的底数),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与x轴平行.(Ⅰ)求k的值;(Ⅱ)求f(x)的单调区间;(Ⅲ)设g(x)=(x2+x)f′(x),其中f′(x)为f(x)的导函数.证明:对任意x>0,g(x)<1+e-2.本题是2012年山东高考数学理科试题函数问题压轴题,在知识上主要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单调性,导数、导数的几何意义,不等式的证明;  相似文献   

10.
纵览2006年各地中考数学压轴题,其本质特征表现为:在主干知识的交汇处命题,涉及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条件隐蔽,关系复杂,思路难觅,解法灵活,渗透了重要的思想方法,体现了较高的思维能力等.因此,研究和分析这些压轴题,将为今后的初中数学教学起到导向作用,能有效地提高复习课的效率.笔者以题目的知识背景为主线,以直角坐标系为载体,筛选几例进行分析,供读者参考.例1 如图1,已知直线 y=-(3~(1/2))/3 x 1与 x 轴和y轴分别交于点 A,B,以线段 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 Rt△ABC,∠BAC=90°,且点 P(1,a)为坐标系中的一个动点.(1)求△ABC 的面积 S_(△ABC);(2)证明不论 a 取任何实数,△BOP 的面积是一个常数:  相似文献   

11.
中考试题凝聚着命题专家们的智慧,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命题的导向.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我们一线教师应深入研究中考试题的解题方法,抓住一些问题中的本质属性和蕴含着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从中总结规律,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数学探究.下面笔者就2012淄博市数学中考压轴题进行分析和探究.图1题目1:如图1,在矩形ABCD中,BC=4,BG与对角线AC垂直且分别交AC,AD及射线CD于点E,F,G,AB=x.(1)当点G与点D重合时,求x的值;(2)当点F为AD中点时,求x的值及∠ECF的正弦值.笔者解题思路:解(1)当点G与点D重合时,矩形ABCD变成正方形,x的值为4.AB所等正别无三图  相似文献   

12.
在解解析几何综合题时经常要碰到直线过 x轴上定点 (a,0 )的问题 ,且在高考中也频频出现 ,如 1983年压轴题、1993年压轴题、1996年压轴题等都涉及到这个问题 ,而在客观题中几乎年年有这样的考题 .但在解题时一般同学都用常规的点斜式法设直线方程为 y=k(x- a) ,有些情况由于设直线不恰当 ,从而使运算繁琐 ,有时还会使问题陷入僵局 .例 1 已知过定点 P(2 ,0 )的直线 l交抛物线 y2 =4x于 A,B两点 ,求三角形 AOB(O为坐标原点 )面积的最小值 .图 1解 设直线 l的方程为 y=k(x- 2 ) ,与抛物线方程 y2 =4x联立 ,消去 y得 k2 x2 - 4(k2 1) x …  相似文献   

13.
问题串,是由一连串具有逻辑联系的问题构成的问题系列.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离不开解题,设计一问接一问、一环接一环的问题串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以2015年高考数学安徽卷理科压轴题为例,分析从原题到问题串的简化过程,设计问题串的方法阐述,探究问题串的设计思路及教学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的高考数学压轴题中,经常出现与函数的极值点偏移有关的问题,由于这类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构造函数,技巧性较强,考生难于切入,在短时间内难以解决.如果我们借助对数平均不等式加以放缩,那么问题难度大大降低.下面谈谈利用这个不等式破解此类高考导数的压轴题.1极值点偏移的定义对于函数y=f(x)在区间(a,b)内只有一个极  相似文献   

15.
在初中数学中,求斜三角形面积是一个难点,通常成为竞赛和中考压轴题的重点考查内容.笔者对此类问题的解法和应用作如下探究和归纳.例1(天津竞赛题)如图1,y=-33x  相似文献   

16.
函数与不等式等综合问题是历年高考压轴题的热点与难点,其立意新颖、灵活、综合性强,学生普遍解答困难,得分率比较低.2014年高考陕西卷理科压轴题的压轴点是第(3)问,证明具有高等调和级数背景的不等式,挑战性大.对该压轴点进行探究,揭示其背景与数学本质,探究不同的证法,归纳基本证法、通法、妙法与高等证法,探究类似压轴题的备考,并设计了几道类似的函数与不等式模拟题供教师复习备考选用.  相似文献   

17.
中考压轴题中经常出现涉及到平移、旋转、剪拼及翻折的题目,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几何、代数的知识,请看以下四例.1.平移例1已知,如图1所示,直线l的解析式为y=(3/4)x-3,并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1)求A、B两点的坐标;(2)一个圆心在坐标原点、半径为1的圆,以0.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x轴正方向运动,问  相似文献   

18.
求函数解析式是初中数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热点. 题(2003年重庆市普通高中招生统一考试试题25题)已知抛物线y=-x2+(m-4)x+2m+4与x轴交于点A(x1,0)、B(x2,0)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且x1相似文献   

19.
<正>文章《基于教材接轨高中异曲同工》[1]探讨了2018年滨州中考压轴题,该题设计巧妙,思路新颖,笔者在仔细阅读期刊时想到,除文[1]提供的解法外,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思考该问题,还可以将问题进行拓展,以充分有效的发挥中考真题的教学功效.1 原题重现(2018滨州中考压轴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心为P(x,y)的动圆经过点A(1,2)且与x轴相切于点B.(1)当x=2时,求⊙P的半径;(2)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相似文献   

20.
正中考命题特别钟爱动点,动点以其知识点多、题型复杂成为中考命题提升难度,拉开差距,选拔考生的一个"热"点,常出现于中考数学压轴题或者倒数第二道题.学生对动点是又爱又恨.可对于大多数学生呢,这可是"失分重灾区".分析运动过程、揭开"动点"问题的神秘面纱,理解并掌握其中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m-14x2+5m4x+m2-3m+2与x轴的交点分别为原点O和点A,点B(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