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一部《易经》穷天地之造化,极社会人生之机变,惊天地,泣鬼神。《易经》之“易”据说取意于变色蜥蜴之“蜴”,古代.的先哲圣人们观察到蜥蜴针对不同环境变换不同颜色来保护自己的现象.领悟到变化对人生和事业的重要性.从而演绎出了《易》这部以匡后世的皇皇巨.从中.人们悟出了“易”的三个境界.即:变易、简易和不易。  相似文献   

2.
《军事记者》2004,(5):1-1
在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新闻宣传所肩负的引导舆论的责任越来越重要。江泽民同志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鼻论平向正确与否,事关国家全局.为党的前途命运之所承。在这一点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和动摇。  相似文献   

3.
2005年5月9日下午,福建省厦门市风雨交加.一个骑车人由于马路上的水坑而栽了跟头.摄影记者柳涛拍下了这个场景,并随即在媒体上发布了相关照片(见左图)。此事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评。对于柳涛的行为.口诛笔伐者有之,肯定赞赏者有之,冷眼静观者有之,旁敲侧击者亦有之。鉴于各种立场和观点已经得到充分展示,笔者无意在此添加其他新观点,而是试图“小题大作”,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中国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包括职业道德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4.
《新闻导刊》2005,(3):13-13
新闻之美主要表现有繁盛之美、简约之美、对比之美、过程之美、图之美和人性之美,等等。其中人性之美是新闻美的最高境界.具体地说,即新闻必须体现人关怀。新闻的人性之美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对德外交问题.今已实行预定计划之第二步。但所以有今日之事实者,虽云方针预定,亦因时势推移.四国景物均是造成此境,我国一遇此境.将如游胜地者.步步前行.竞忘其足之劳苦与腹之饥饿。又如探险之家,虽得一险,旋亦如夷.因弃其夷,又就他险,回头非岸.欲善不能。  相似文献   

6.
当我回首自己走过的人生轨迹时.从当初的一个艺术学校的小舞者.到京剧院的门徒.再到影视演员.直到现在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似乎我的一生要与艺术结下不解之缘。是艺术.让我品尝到人生的丰富:让我深切体味到人生的百况。在其中.当节目主持人的经历.让我时而为之倾心,时而为之神伤,时而为之陶醉。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存历史档案中,记载着在乾隆处理其五十一年(1786年)豫省土地兼并案的经过。乾隆五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1786年6月21日)河南巡抚毕沅在紧急奏折中奏道:“豫省连岁洧饥.收成歉薄,今年仰沐圣庥.吴苍垂祜.丰收……可望”,但“惟是频年民豪耗换,穷黎生计艰难.凡有恒产(土地)之家渐多变卖糊口.而本地富户绅衿亦多无力置产.被外来商民人等垂贱收买.核其价值不及平时十分之二三。近更有因青黄不接,需用孔亟,将业经种麦将次成熟之地贱价准卖.以应目前之急。而山西等处豪强富户.闻风赴豫.举放利债”,农户以价值十成即将收获地亩出让,“得价尚不及二三”。乾隆接到奏折,立即于二十九日谕内阁.称赞到任不久的毕沅“所奏实属可嘉”、“实属尽心民事”。他说:“豫省频岁祐饥,间阎元气消耗,全赖业农之民。家有恒产,一遇丰年.口食即可充裕。乃山西等处豪强富户,越境放债,贱准地亩.且将麦收在望之田,乘机图占.一经准折,即据为己有,此更酷于王安石之青苗矣。  相似文献   

8.
人从呱呱坠地.懵懵懂懂,长大成家,做点事情,到寿终正寝.转眼百年,身名俱杳。能给当代与后代留下点财富的.无论是伟人的精神思想.还是泽被一方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如李冰父子倡建的都江堰工程.都在历史长河中闪光耀目.这是些必有过人之节的豪杰之士。  相似文献   

9.
进入21世纪,广东电台的城市之声与其他的广播传媒一样面临着数字化技术、卫星电视和因特网多媒体等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在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要求下.作为一个推动城市文化潮流的城市电台.如何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中跳出来.寻找一条新路,这是广东电台城市之声管理者要面对和探索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2月2日开播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三套节目“音乐之声”已经度过了它的初创阶段.开始步入一个成熟发展期。一年多来.“音乐之声”作为一个现象,在频率专业化改革研讨中.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同时也引发了全国广播界新一轮的频率专业化改革。在剥离了成功光环之后,再来解读“音乐之声”的改革历程.侧重评估它对传统文艺广播经验的颠覆.的确有可圈可点之处。  相似文献   

11.
电视文艺晚会是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然而,近几年电视文艺晚会议有泛滥成灾之势,社会效应越来越低,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焦虑和思考.关于如何办好晚会节目,功实是很值得探讨研究的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实践价值的课题.电视文艺晚会从鼎盛到逐步的失落,不仅引起观众的批评和关注,不仅使晚会的实践者代心忡忡,更引起了理论批评界莫衷一是的理论应答。对晚会的供大于求、劣多于化的现状,断言其“过时”的意向有之,认定其“娇子”地位不可替代的亦有之,笼统的否定有之,一味地肯定亦有之.或者以创作综艺节目的传统观念去…  相似文献   

12.
围棋史话     
在中国古代的棋类运动中.围棋的影响是最大的。这不光是因为围棋棋局纷繁复杂。棋势变化无穷,能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还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正如东汉史学家班固在《弈旨》中所说:“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明德也:棋有白黑,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小小的棋盘之中.既包含阴阳之理。又蕴有王道政治.可见围棋的发明者必具超人之智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飞越世纪的风风雨雨,飞越中国电视的梦幻之巅。2004年9月23日,矫健的金鹰又一次向我们飞来。金鹰飞过的地方.山川如锦.彩霞如梦。星星般关注的目光,把金鹰照耀得更加奇幻。这是中国电视之鹰.这是中华民族之鹰!在她的身后,成千上万只雏鹰正拍翅腾空。翱翔在民族复兴的展曦中。  相似文献   

14.
传媒小语     
《新闻与写作》2008,(12):39-39
编辑工作要富有创造性。把自己限制在一定框框之内.版面会变得十分呆板,没有生气。有时.把美与丑搭配在一起.如同将美女与野兽搭配在一起.反而会产生惊人的协调.那是不协调的协调。编辑要具有一种灵感.要善于通过归纳、搭配,使之产生这种协调.造成一种妙趣。——[日]武市英雄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很快就到了,一转眼2006年就要离去,回顾过去的一年.数码印刷的发展和变化实在非常之快,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都不断在变。只要有一段时间没有留意和接触.便会有点跟不上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九龙袍     
刘磊 《出版参考》2007,(2):25-25
古时称帝王之位为九五之尊,九、五之数,通常象征着高贵。清朝皇帝的龙袍绣有九条龙.但从龙袍外观看,前后只有八条龙.有人推测第九条龙是皇帝本身.其实这条龙只是被绣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到。每件龙袍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都是五条龙,与九五之数正好相吻合。龙袍的下摆,斜向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谓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和“一统山河”、“万世升平”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当OPAC遭遇WEB2.0:OPAC个性化服务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B2.0在图书馆的应用被称为图书馆2.0,而图书馆2.0的最直接应用体现在图书馆的OPAC系统上。论文就如何打造WEB2.0之OPAC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它的基本功能、扩展功能和附加功能。【  相似文献   

18.
张敏 《网络传播》2005,(1):32-35
“十年难忘.十年笑忘”,总结互联网过去的十年让人有恍若隔世之感,而展望未来十年,技术进步速度之快、变数之扑朔迷离.更是让人难下定论。在美国硅谷有条不成文的定律,网上一年相当于网下七年。若按照这一定律,未来十年互联网的发展相当于我们未来七十年生活的变化。无怪乎TOM在线执行董事兼CEO王雷雷说.十年对互联网行业来说非常漫长.我们只能预测到未来两年到三年中国互联网和门户网站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籍丛书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籍丛书作为中国古代典籍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重要载体与突出象征,其数量甚巨,收入《中国丛书综录》者达2797种,加上其它未收之古籍丛书,约有6000余种之多。另据杨家骆统计,中国历代著述之确曾成书并经著录者至少有25万多种。而今存者仅约10万种左右,其中收入丛书中者约达8.5万种,赖单行散刻流传者,为数仅1.5万种。在8.5万种中仍有单行本者为数亦约1.5万种。故而,今存之10万种左右中国古代典籍,赖丛书之辑刊而不坠者,多达约7万种。由此可见,古籍丛书在整个中国古代典籍中占有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20.
杨阳 《大观周刊》2006,(18):I0035-I0035
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即烹茶、煎茶。根据陆羽《茶经》记载,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煮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