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研究复方金银花和茵陈五苓两种注射液对内毒素所致家兔肾衰中肾脏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重量2.5±0.25kg的健康雄性家兔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复方金银花组和茵陈五苓组,每组8只。模型组、复方金银花组、茵陈五苓组家兔一次性静脉注射大肠杆菌O111B4内毒素生理盐水,剂量为100ug/kg。两保护组家兔注射内毒素24h后静脉注射剂量为100ug/kg的中药注射液。模型组家兔静脉注射同容积的生理盐水。对照组家兔静脉注射与内毒素溶液和中药注射剂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内毒素及生理盐水后第7h处死。取肾组织标本,Bouns液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显微观察并摄影。结果:模型组肾脏肾小体血管球肿胀,有血栓形成,肾小囊壁层内皮细胞脱落,肾小囊腔变小,肾小管内皮细胞脱落。复方金银花组、茵陈五苓组肾脏的肾小体血管球略有肿胀,肾小囊的内皮细胞较完整,肾小囊腔较对照组稍变小。结论:复方金银花与茵陈五苓对家兔因内毒素所致肾衰中肾脏组织结构有确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应用超声检查探讨肝脏疾病对胆囊的影响及"肝病及胆"的传变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对胆囊的影响。结果:肝硬化、急性黄疸型肝炎对胆囊产生明显的改变,导致胆囊壁毛糙、增厚、水肿、呈"双边"征,其它肝脏疾病对胆囊不产生影响。结论:不是任何肝脏疾病都发生"肝病及胆"的传变规律。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胆道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对1989年6月至2000年6月间2367例胆道术后发生胆漏的32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保守治疗24例,再手术治疗8例。除3例因胆系肿瘤晚期出现恶液质放弃治疗主动出院外,余均痊愈出院。提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及拔T管后,主要原因系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局部炎症、胆道梗阻、操作失误等。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腹膜炎轻重、胆道有无梗阻以及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胆囊手术胆瘘的发生率,国内杂志尚无确切的资料报导。就胆瘘发生后的临床表现来看,病情严重。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预后不好,死亡率高。因此,胆囊手术如何降低胆瘘发生率,关键在预防。  相似文献   

5.
康乐宫     
据调查发现,在半夜猝死的中年病人中,有15%是由于患了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而致死的。晚餐的暴饮暴食、酗酒和高脂肪饭食都是诱发胰腺炎急性发作的常见原因。 有的胆石症病人,夜间容易发生胆绞痛,这也和晚餐酒足饭饱有一定的关系。如果胆囊里面有结石;一般都沉在胆囊的底部或漂浮在胆液中。当睡眠时,胆囊从原来悬挂变成平压式、饱餐或进食大量脂肪食品后胆囊剧烈收缩,这时胆囊里的结石也随胆囊的变位和收缩而滚动滑进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比较君药三七和复方血栓通中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为复方血栓通的配伍和组方寻找科学依据。创新点:首次为复方血栓通的组方合理性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研究采用实验室前期建立的液相色谱-质联用方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的三七皂苷R1(NR1)、人参皂苷Rg1(GRg1)和人参皂苷Rb1(GRb1),对灌胃给予三七和复方血栓通胶囊后大鼠血浆中NR1、GRg1和GRb1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测定。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中除三七外的其他三味药的成分可以增加三七中NR1、GRg1和GRb1在大鼠体内的暴露水平,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复方血栓通全方配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广泛开展,术中发生胆囊动脉出血较为常见,如果处理不好,可能造成严重手术并发症,甚至影响病人的预后[1]。因此为给解剖学累积资料,并为胆道外科学提供解剖学依据,对胆囊动脉的起源、行程及其变异进行研究,我们对35具尸体进行解剖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甲醛固定的成人尸体35例(男25例,女10例),35例标本共有胆囊动脉40支。解剖观察胆囊动脉起源,走行及主要分支,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口径。2结果2.1胆囊动脉的起源35例尸体中发现胆囊动脉共有40支,其中起源于胆囊三角内的31支,占77·5%,均起于肝右动脉;起源于胆…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种区带毛细管电泳法测定柴黄口服液和复方芩兰口服液中黄芩甙元、黄芩甙和绿原酸的方法.在优化的条件下,3种物质在9 min内得到良好分离.黄芩甙元、黄芩甙和绿原酸峰面积和质量浓度分别在2~200μg/mL、2~500μg/mL和2~200μg/mL范围内成良好线性.黄芩甙元、黄芩甙和绿原酸的检出限和加标回收率分别为0.32 μg/mL、0.44 μg/mL、0.64 μg/mL和97.5%、96.4%、102.3%.  相似文献   

9.
刘彦昆 《少年文摘》2011,(12):26-29
2011年2月,网络上曝光了一系列关于"取胆熊"悲惨生活的照片,取缔"活熊取胆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中的主角就是这些取胆熊,它们曾被囚于牢笼之中,肚皮上有一个直通胆囊、永不闭合的伤口用来输出胆汁。大部分时光里,它们卑贱而痛苦地活着,只是人类赚钱的躯壳。  相似文献   

10.
优选返魂草颗粒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设计正交实验,采用水浴和超声波分别对返魂草颗粒中绿原酸的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水浴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24:1,40℃水浴回流90min;超声波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0%乙醇,料液比24:1,预浸渍30min超声40min,结果显示超声波提取法所得绿原酸含量较高,以本工艺提取返魂草颗粒绿原酸,绿原酸含熏达到3.63mg/g。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 HPLC 法同时测定舒泌通胶囊中绿原酸和蒙花苷的质量分数,采用 SunfireTM-C18柱(4.6 mm ×250 mm,5μm),柱温为30℃,流动相 A 为甲醇、B 为0.5%冰醋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8 nm.结果表明,二者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804~216.0804μg/mL 和1.0804~81.7200μg/m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0%和9.3%,RSD 分别为3.4%和3.3%(n =9).该方法准确、可靠,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可用于舒泌通胶囊中绿原酸和蒙苷花的质量分数测定.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7年9月于1998年9月共行腹腔镜胆羹切除术(LC)100例,其中慢性萎缩性胆囊炎9例,手术均取得成功。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例,女7例,年龄42—68岁,B超均系胆囊正常形态消失,面积≤12cm2,囊壁增厚≥0.5cm,均为胆囊内充满型结石。术中  相似文献   

13.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乙醇浓度、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金银花提取液中绿原酸含量的影响。该方法不需要绿原酸标准物。结果表明,乙醇的浓度对绿原酸的含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饮料中功能性成分绿原酸的分析方法,并考察了流通领域常见20种茶饮料产品中功效成份绿原酸的含量情况。结果表明,绿原酸在2~8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7.4%~99.4%,变异系数为1.5%~1.9%,方法检测限为0.5μg/mL。本方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茶饮料中绿原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溶剂提以金银花中绿原酸类物质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60%的乙醇是一种较好的提取溶剂。醇沉法在一定范围内可提高提取物中的绿原酸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藿胆滴丸联合头孢米诺治疗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予藿胆滴丸联合头孢米诺治疗,对照组予复方氨酚烷胺联合头孢米诺治疗,疗程一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和82.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藿胆滴丸联合头孢米诺治疗急性化脓性鼻窦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抑制尿素酶活性茵陈浸提物的浸提工艺,为茵陈制剂应用于防治幽门螺杆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靛酚蓝法测定茵陈浸提液对尿素酶活性的抑制率。在考察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3个单因素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获得茵陈浸提物对尿素酶活性最大抑制作用的浸提工艺。结果:茵陈在80℃、浸提100 min、料液比1∶24条件下的浸提液对尿素酶的抑制率最大。最大抑制率达85.67%。结论:茵陈浸提物具有较强抑制尿素酶活性作用且活性受浸提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忍冬不同器官绿原酸、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对进一步了解忍冬药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含量;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结果显示忍冬花和花蕾中绿原酸、维生素C和蛋白质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不同栽培区域滁菊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黄芩苷、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等8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327nm,检测不同区域滁菊中8种成分含量。结果:不同栽培区域滁菊中氯原酸等8种成分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在94.57%~100.01%之间,RSD均小于3%。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重现性和回收率,可用于滁菊中8种成分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0.
以商洛市所产杜仲叶为原料,乙醇为浸提溶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0%,温度80℃,提取时间2.5h,料液比1:20。最佳工艺条件下绿原酸的提取率为2.114%。试验提取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为商洛市杜仲叶中绿原酸的生产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