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957年开始的反右派斗争和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都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反右派斗争是反击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进攻的一次政治斗争,在当时发动是必要的,但斗争的扩大化却是错误的。反右倾斗争是在全党范围反对所谓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是党内矛盾,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一、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展开整风运动。但是,整风运动开始不久,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肆意攻击党和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共产党执政,妄图取而代之。6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  相似文献   

2.
反右派斗争是新中国历史上发生的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但反右派斗争与反右派运动扩大化是时间上有差别、性质也不同的两个概念。反右派斗争是毛泽东和党中央基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对有资产阶级倾向的偏激言论所做的必要反击;反右派运动扩大化则是由于毛泽东和党中央对资产阶级一贯地“深恶痛绝”,以及对知识分子属性、地位、作用认识的偏差,没有科学地把握斗争之“度”,而导致的有严重失误的政治运动。  相似文献   

3.
“思想封闭症”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疾病,是反右派斗争发生严重扩大化错误的直接产物。反右派斗争中所运用的对敌斗争的策略,造成一些知识分子不愿讲真话;反右派斗争由思想教育转化为一场阶级斗争,造成一些知识分子不能讲真话;反右派斗争中把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敌我矛盾处理,造成一些知识分子不敢讲真话,从而导致“思想封闭症”的发生。“思想封闭症”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必须彻底清除。  相似文献   

4.
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极其严重地混淆了社会主义社会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一大批干部和知识分子错划为右派分子,作为敌我矛盾处理,把广大知识分子都划进“资产阶级”的范畴,打入了“另册”,这就直接地削弱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群众基础。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窒息了言路,助长了“左”的情绪发展,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危害。历史的经验值得汲取。  相似文献   

5.
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有严重失误的政治运动。导致扩大化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当时:错误地实施了“引蛇出洞”的策略;错误地运用了群众政治运动的形式;不慎重地采取了支持大字报的态度;主观地定任务、分配右派分子指标;不恰当地、随意给人扣帽子等做法。反思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那段历史,找出当时实施策略与采取方式、方法等错误或不当的地方,以期引以为鉴戒,从中获取教益。  相似文献   

6.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毛泽东《关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整风运动、反右派斗争的开展及其扩大化;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发动;“反右倾”斗争、三年经济困难;七千人大会、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7.
中共八大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但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使八大路线中途夭折。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错误实践的影响,理论上,改变了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政治上,破坏了八大前后党和国家已有的民主生活局面;经济上,八大正确的经济工作方针被大跃进方针代替。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错误给党和国家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我们要永远记取这个沉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现代史》(试验修订本·必修)下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章中,有几个知识点容易弄错。在教学中应引起重视。一、“反右派斗争”没有错,错在“严重扩大化”。1957年中共开展整风运动。在整风运动过程中,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向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进攻。为了分清大是大非,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和党中央发动了反右派斗争,这在当  相似文献   

9.
1957年后“左”倾思潮泛滥,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和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知识分子被戴上资产阶级的帽子。1960年开始纠“左”,在周恩来的关心下,党中央制定了《高教六十条》等三个条例,对纠正知识分子问题上的“左”倾错误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62年广州会议上,周恩来顶压力、冒风险,提出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认为知识分子是人民的一部分,并坚持将这一论断写进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久,周恩来遭到包括毛泽东在内的一些人的责难。周恩来把知识分子视为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宝贝,因此无论多么强大的压力,都动摇不了他的这一信念。可以说他是我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典范,是正确制定和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课本第 112页写道 :“……反右派斗争严重地扩大化了。被划为右派的人达到了几十万 ,右派的性质定为敌我矛盾。”这里的“右派的性质定为敌我矛盾” ,显然在语法上是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右派”是一个群体 ,“矛盾”必有两方面 ,“右派”岂能成为“矛盾” ?显然说不通。应该怎样阐述这个问题呢 ?毛泽东当时有如此论述 ,“资产阶级右派就是……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反动派”。“共产党在民主党派、知识界和工商界的一部分人(右派 )中当然不可能有领导权 ,因为他们是敌人”。“右派形式上还在人民内部 ,但实际上是敌人。我们公开…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我们党在一九五七年发动的整风运动与后来开展的反右派斗争联系在一起,简称为“整风反右”。有的则干脆认为:整风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蛇出洞,因此,它必然要发展为反右派斗争。整风倒底是不是为了反右?两者有没有内在的、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究竟应该如何评述反右派斗争中曾经运用过的“引蛇出洞”的策略?能不能笼统地认为“那套翻云覆雨、‘引蛇出洞’、‘钓鱼战术’的做法,更使所有忠诚的同志和朋友都感到寒心和害怕,使党严重地  相似文献   

12.
1957年全党整风及其转向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7年的整风运动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对于推动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恢复发展和加强执政党的建设,都具有很大的意义。但全党整风运动开始后不久便转为反右派斗争,并被严重扩大化,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很大损失。因此,有必要回顾这一历史事件的过程并且探求其发生反右扩大化转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是在反对“左”的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的斗争中成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历程,一直面对者来自“左”和右两方面的干扰。在纠正左倾错误的同时,必须同来自右面的干扰作坚决斗争,这是十年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又一条重要历史经验。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开始,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发生了左倾错误,最后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错误,实  相似文献   

14.
八大召开后近40年来,人们对八大的研究与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密切相关。本文指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20多年中,由于从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开始的“左”倾指导思想的迅速发展,八大路线被歪曲,八大研究曾实际上成为党史研究的一个禁区。八大研究的真正展开,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这期间的研究,大体上走出了三大步:打破“左”倾指导思想的禁钢,重新评价八大光辉的历史地位;把八大的研究扩展至对八大前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研究;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视角,把八大和八大前后的探索放在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长河中重新加以审视和评估。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严重后果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 ,在理论上成为以阶级斗争扩大化为核心内容的“左”倾理论逐渐形成的起点 ,在政治上导致了对知识分子的分析和政策的变化 ,破坏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联盟 ,促使了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思想的发展 ,推动了“左”倾思想的滋长和发展 ,在社会心理方面 ,是人们患“思想封闭症”的开始。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 ,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发扬党内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保证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正常进行 ;在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以后 ,思想领域内的矛盾和斗争 ,不能采取群众政治运动的方式来解决  相似文献   

16.
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取得胜利的基础上,为了继续坚持“兴无灭资”这一长期斗争,我们除组织教师继续参加系统的政治理论学习外,还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学习毛主席的有关著作,进一步改造和提高教师。两年来,仅数学组的教师就反复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愚公移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决议、八届八中全会决议等文  相似文献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执政党建设的新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八大为执政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但1957年6月反右派斗争发生严重扩大化的错误以后,逐渐隔离了正确的方向,走上了错误的道路。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被林、江反革命集团利用助长,对党的建设造成了严重的损害。经过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努力,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上实现了建国以来伟大的历史转折,同样也开始了党的建设的新时期。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恢复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提出健全党规党法、健全民主集中制,恢复“有错必纠”的方针,大量平反冤假错案。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重新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执政党的建设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编后     
“人民教育”八月号在“教育刊物巡礼”一栏内,对本刊七月号未反映反右派斗争这一伟大政治运动,提出了严正的批评。这个批评是完全正确的。我们检查在这一期发稿时(6月17日),思想上还没有认识到这次反右派斗争的严重意义。这说明我们当时的认识落后于  相似文献   

19.
1981年6月,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标志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历史决议》的酝酿和提出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不是偶然的。首先,是开辟新道路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它从根本上纠正了党内“左”的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路线,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但是,如何运用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  相似文献   

20.
文章详细回顾了1959年贵池“反右倾”斗争的运动过程,指出贵池,“反右倾”斗争尽管时间短、进展快,没有象反右派斗争那样牵涉面广,但对于党和社会议建设却造成了不良后果,认真总结贵池“反右倾”斗争的历史教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