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悦悦 《今传媒》2012,(4):92-93
龙年春晚是自创办以来的第30届春晚,本届春晚一改歌舞升平的俗套,导演组在节目编排、舞美特效、情感共鸣等方面继承优秀经验,发扬理念创新,表演上力求拉近与观众距离,与民同乐,回归全民联欢的晚会本质,为全国观众奉献上了一道温馨、亲切、祥和的"年夜大餐"。  相似文献   

2.
"春晚"这个词对中国百姓具有特殊意义,它与春节紧密相连,是中国百姓春节喜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章.从1983年第一届春节晚会开始,在其后二十多年的漫长跨度中,春晚似乎直接指代除夕之夜全国观众必看的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它成为举国同庆、万家欢乐、全家团聚的一部分,构成了很多人关于春节的甜蜜回忆.  相似文献   

3.
春节和公元纪年无关,它是夏历体系中最大的节日。严格而论,中国"春晚"应当采用更为准确的中华纪年,而2012年的"春晚"则应称为夏历壬辰年"春晚"或简称龙年"春晚"。龙年"春晚"结束后,央视"春晚"制作团队又一次经历了一种包括观众、批评家以及业内人士的  相似文献   

4.
谷妍 《今传媒》2012,(4):60-61
1983年春晚首次亮相之后逐渐演变为约定俗成的习惯,30年来它给广大观众带来欢笑和欣喜,众多经典作品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纪念春晚三十年,央视特别制作了大型纪录片《春晚》于2012年大年初一首播,试图为观众呈现一个熟悉而陌生的春晚。通过对此片文本所传递的情感叙事和诸多细节,旨在从这部典型作品中找寻属于它自身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杜鹏 《声屏世界》2005,(5):33-34
春节联欢晚会:年前被翘首期盼,年后被批评包围。它的突破口在哪?杜鹏在文章中指出:强化品牌管理是关键:而这一课题研究对每年也在效仿中央台春晚的省级台春晚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到目前为止.各地春晚都以一种应景的无序方式在运作,其结果不是吃力不讨好,就是连批评声也听不到,没有了观众的期待值。  相似文献   

6.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央视“春晚”)尽管在近年来不断遭遇来自各界的质疑,特别是来自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等新兴媒介的冲击,以及面临被年轻观众离弃的风险,但它曾经的辉煌与梦想却是毋庸置疑的.由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创作的《春晚》是一部让我感到意外但又觉得亲切的纪录片.它以新颖手法讲述2012年“春晚”的幕后故事,既成功地拆除了“春晚”的神秘感,又重建起“春晚”作为全国公众的共同情感纽带的美学功能,其美学与社会意义都值得认真总结.简要说来,这部纪录片在影像修辞上体现出这样几个独特的特点:托得实、挖得深、贴得近、点得透、想得远.  相似文献   

7.
数字     
《新闻实践》2012,(3):80-80
据成都日报2012年2月2日报道:央视龙年春晚收视出炉,717亿观众收看高于去年。据央视广告经营管理中心统计,2012年央视龙年春晚直播吸引了77亿中国观众收看,收视率合计为32.75%,市场份额合计为69.83%。2012年央视龙年春晚于1月22日晚直播,根据CSM全国测量仪数据显示,中央一套、中央三套、中央四套、中央台英语新闻频道等共计25个上星频道播出。相比近3年春晚收视率,  相似文献   

8.
“假如你拍得不够好,那是你离得不够近.”这是美国著名摄影师卡帕对于摄影的心得.如果延伸到纪录片创作,也许可以这样表述:假如你拍得不够好,那是你离观众的心灵不够近.从心理学角度看,观众对于纪录片的心理期待取决于纪录片对于观众心理期待的满足程度,只有当观众充满期待的时候传播才是有效的.所有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心理游戏:心理期待、心理体验与心理认同,这是一部和谐的心理舞蹈.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2012年春节期间制作播出的5集纪录片《春晚》再次验证了这一心理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9.
每届春晚结束后,相声小品有多少内容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是衡量这届春晚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比如,以往春晚相声《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小品《超生游击队》、《打扑克》等节目就给观众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象。然而,今年兔年春晚虽然增加了相声小品比重,但从观众的反映来看,除了赵本山《同桌的  相似文献   

10.
杨扬  孙卫华 《当代传播》2023,(3):106-109
历经40年的央视春晚已经演变为一种高度仪式化的超级表演和媒介事件。本文运用仪式相关理论,对春晚40年的超稳定性结构文本,即春晚的程式化展演与文化加冕叙事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后现代转向,春晚的程式化展演与叙事一方面使其具有了某种文化地标的象征意义,这对明确文化身份、确立国家认同意义重大;另一方面,春晚的程式化展演与叙事形式大于内容,导致观众的离散式观看取代了以往的沉浸式观看,春晚由此变成了更大的社会交往场景的一部分。基于春晚仪式景观的文化意义,春晚的未来着力点不在于重新夺回客厅中心,实现观众的沉浸式共看,而在于对观众共在场景的营造。春晚需要打造“春晚+”的内容生产和播出模式,转换意义建构与互动的空间维度,重新挖掘仪式化传播的内在潜能,以实现从“共看”到“参与、共在”的新型文化广场的建构,缔造新技术语境下的集体文化新景观。  相似文献   

11.
双拥晚会、公安部春晚、文化部春晚和央视春晚并称为“春节四大晚会”,二十多年来一直是国人春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央视春晚的大众化相比,前三台晚会更强调特色化,突出军民鱼水、警民一家、名家经典等主题定位,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向全国观众传递亲切祝愿,带来欢声笑语。  相似文献   

12.
地方电视春晚是一个地区为迎接新年而举办的大型欢乐会,它主要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当地的经济发展与百姓生活。春晚的创造力是指人们用新颖独特的艺术方式向观众传递文化的过程,随着经济的日益全球化、网络科技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之间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这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起到很大的冲击作用。本文就地方电视春晚快速发展的现状,探讨地方电视春晚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春晚的节目审查正在红红火火地进行着,媒体都在猜测谁在最后能上虎年春晚。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偏偏有网友反其道而行之。在网上评选出“观众再也不想看到的10张脸”。出人意料的是,当选的全是春晚熟脸儿,著名笑星赵本山更是高居榜首。(2010年1月12日《成都日报》)除了赵本山外,还有郭达、巩汉林、蔡明、小沈阳等一干人。这上榜的10个人大多是娱乐圈的常青树。他们都曾经给全国的观众带来了无数的欢乐和笑声.现在怎么就遭到了网友们的嫌弃呢?  相似文献   

14.
春晚30年的发展已经使其成为中国人的一项"公共仪式",在这场仪式中,主持人通过情感传播,将春晚的主题和意志得以体现,并为观众建立共同的情感空间。由于春晚主持人的特殊角色和功能,使他们有着特别的情感传播策略。借助电视媒介,给观众建构同一时空;真诚面对观众,寻找共同话语;理智与感性并用;适当的客串小品赢得观众的认可,这些都是春晚主持人的情感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2005,(3):44-45
相比往年,观众对今年春晚的认可度增加,很多观众都认为歌舞类节目大胜相声、小品等传统“讨好”节目,成为本届春晚最受关注节目,其中,由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干手观音》感动了中国,《千手观音》获得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特别大奖和歌舞类节目一等奖。  相似文献   

16.
网络春晚已经成为深受人们喜欢的一种文化现象。针对网络春晚存在的“对网络春晚的定位不准,对网络春晚的网络元素认识不清,对节目的精彩度重视不够”等问题,“廊坊网络春晚”用成功的实践给出了答案:地市级网站举办网络春晚要在“小”字上做文章,内容上要“小”——做到主题鲜明,以草根为主;形式上要“小”——做短做精,以歌舞为主;观众上要“小”——做好互动,以年轻人为主。要着眼于“小中见大”:把“小”做到极致,做出影响力,做成品牌——因为品牌是有含金量的。  相似文献   

17.
徐翔  张小玲 《传媒》2021,(8):25-26
2021辽视春晚以"百年家国梦,欢歌庆小康"为主题,从普通人对"家"的关切入手,用四个多小时的时间串联歌舞、小品、相声等多种艺术形式,陪观众在欢笑中辞旧迎新.正值冬季,沈阳新冠肺炎疫情零星散发,本届春晚的录制极为特殊和艰难,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台)举全集团之力,统筹节目录制和疫情防控,采取录制全程闭环管理、演员抵离沈阳全部核酸检测、全程无观众和分时段分区域录制等严格措施,圆满完成了各项录制工作,晚会播出后在众多卫视春晚中脱颖而出,收视数据领跑卫视春晚,收获众多好评,被观众一致认可为"最对味""最有年味""最有情怀"的春晚,更受到全国媒体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18.
华施琪 《今传媒》2016,(5):102-103
春晚作为中国观众的一道除夕盛宴已经走过三十年有余,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交网络平台的建设,人们对于春晚的评论越来越可以即时的展现.而在近些年的春晚播出过程中,对于春晚中种种“槽点”的吐槽也已经成为了观众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这些吐槽或是理性或是感性,多多少少都表达了对于春晚节目的一些看法.受众的娱乐需求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愈加多样化,但是春晚的推陈出新显然并不能完全跟上当代受众的脚步.本文通过三个部分,分别是“春晚与明星效应”“春晚与服装舞台”“春晚与潮流引领”阐述了春晚以及其对当代受众的娱乐需求关系.  相似文献   

19.
杨臻 《声屏世界》2011,(6):33-34
从期待、欢乐、失望到如今的围观,春晚不减热情,观众却渐渐无情。在这一过程中,春晚也慢慢从一场茶座式的"联欢晚会"变成了一台程式严格、试图皆大欢喜的盛典。如何留住观众,春晚需要转变思路,迈开步伐,学  相似文献   

20.
罗娜 《东南传播》2018,(4):132-135
作为重要的电视媒介仪式,央视春晚肩负传播中华文化的国家责任,春晚公益广告中的中国元素也因此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功能,通过饱含中国元素的表达,春晚在全国观众以及全球华人群体之间形成重要的情感纽带.具体而言,春晚公益广告中的中国元素包括具象的中国元素和抽象的中国元素,它们具有重要的社会整合、文化认同以及情感凝聚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