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而交流是语言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语言环境中使用准确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这不但需要掌握结构规则,而且要了解语言的环境和使用习惯,即文化。这是因为语言具有社会功能,所以在语言教学中重视文化教学是提高语言交流能力的重要环节,这对于英语教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一.体态语言的含义及其运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交流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语言交流,二是非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是指语言交流以外的一切形式,包括手势、声音高低、服饰、各种符号、标志、工具等。体态语言是非语言交流手段的主要形式,它是指人们借助身体动作来传递、交流感情.表示某种意义的信息系统。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3%的信息是靠面部表情、手语、身姿等体态语言来传达的.只有7%是靠纯语言传达的。  相似文献   

3.
语言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对语言变化的态度和看法也是因人而异的。在语言相互交流中,不断吸收新成份,逐步发展、完善自身,促进语言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用来交流的,通过交流传达着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情感、信息等。因此,学会用语言交流,传情达意是英语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点。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语言的规律,英语口语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训练:  相似文献   

5.
人类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联系过程。众所周知,文字语言符号是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载体。但它并不是唯一载体。“回头一笑百媚生”,就是胜过文字的非言语交流,这种交流传递的是“非言语信息”,我们称它为“行为语言”,通俗地讲,就是“无声语言”或“态势语言”,其载体是神态和动作。课堂教学是信息交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一过程中,行为语言与文字语言并行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可能认为他主要是通过文字语言手段进行教学的,事实上,他在课堂上早已通过行为语言将许多信息输送给…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英语课堂全英语教学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村中小学英语课堂全英语教学的优势 少数民族聚居的农村中小学校生源大多都是少数民族学生。他们从小生活在多民族语言环境中,对不同民族语言耳濡目染,语言转换能力强,容易接受新语言的学习。在交流中往往先入为主,用对方的语言与之交流。会瑶族语言的布依族学生见到瑶族同学就会先用瑶族语言主动与瑶族同学打招呼、问候,于是双方自然地用瑶族语言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7.
崔艳丽 《现代教育》2003,(22):43-43
人们交际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说话则是语言交流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8.
教育活动中的课堂教学其实质是师生之间知识与思想、情感的交流与合作,它主要通过运用言语语言来实现,但同时也需要借助非言语语言来弥补或丰富言语语言交流过程中的不足、不便、不当之处,从而使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交流更加地完善有效。尤其是在肢体语言、服饰语言、教具语言等非言  相似文献   

9.
英语教学是一种文化语言教学。文化语言是供人与人交流、沟通用的,没有人与人的交流、沟通,也就无所谓文化语言了。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0.
课堂语言主要是指课堂上师生进行情感交流、信息交流的语言。课堂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互相交流的工具。学习外语即是为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人群进行社会交流。语言是文化的栽体,语言是其文化背景的产物,学习语言必须了解其文化。本文阐述并强调了学习外语必须了解该语言人群的体语文化才能达到顺畅的相互交流。只是懂得语言,不谙其语言之后的文化背景,不谙其体语文化,往往造成交际中的误解和障碍。  相似文献   

12.
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是人类得以认识、改造世界,进行有效交流的最主要的工具。然而,在语言的具体使用过程中,交流的目的常常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阻碍而难以实现。在同种语言内部尚且会因为交流双方所处地理位置,社会地位,个人习惯差异而导致交流受阻,更何况是当问题涉及跨语言交际时。通过对语言的生成机制及运行机制进行观察研究,不难发现,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不可能脱离一定的化制约而独立存在。每种语言的背后必然都蕴涵了  相似文献   

13.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而语言能力又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即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因此“为幼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是《纲要》给我们提出的重要要求。那么,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积极性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王玉榕 《南平师专学报》2003,22(1):100-101,112
人们在交流过程中常常会产生误会和摩擦,这些问题往往并非是交流双方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什么缺陷,而是因为她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简言之,是文化差异阻碍了人们进行顺利交流。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浅述:1、语言交流中的文化差异;2、非语言(肢体语言)交流中的文化差异;3、文化禁忌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载体。学习一门语言的基本目的是运用这种语言进行信息传递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语言知识只看与语言策略有效地结合才能保证语言输出的流利性与准确性,也才能达到语言作为一种工具进行交流与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李永忠 《现代语文》2014,(1):105-106
一、语文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语言是中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人们之间交流的重要工具,作为信息的载体,语言在信息多元化和交流复杂化的环境下,要求其使用者具备足够灵活的思维以满足复杂的语言需求。语言的复杂变化形成不同的信息,传达不同的意思,语言的变化需要思维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追溯语言产生的根本原因,源于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需要,而语言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工具性功能,是一种缘于人们交流需要的工具。现实社会中,人们常常利用语言这个工具。在表达出了内心的喜怒哀乐之后,心灵也可获得暂时的平衡与宁静。从这个层面来讲,每一次语言交流的目的是为了求得平静,求得和谐。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和文化的产物,不同文化的交流首先是意识形态的交流。作为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翻译不仅是语言互译活动,更是文化互动行为。翻译主要活动对象是语言,而意识形态的构建又离不开语言,因此,对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操控必然会引起对语言工作的操控。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学习外语的目的在于运用外语进行交流,但是仅掌握语法和词汇并不能实现顺畅的交流。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承载着文化信息。从社会学上讲,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生活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特定的文化色彩。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必须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数学交流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交流是指数学信息接收、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可以分为内部交流和外部交流两种过程:内部交流是指大脑对外部信息进行分解、转化、取真的一个数学思维过程;外部交流是指主客体问的信息传递。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应培养学生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数学活动,并力求数学语言的精炼、严密和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