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前,我国有多家报业集团在组建之初实行“单体繁殖”的方式,由党报作为母体繁衍出多家子报,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子报养母报”模式。母报作为党委机关报,承担着重要的宣传和舆论引导任务,而子报大多是都市生活类报纸。在子报的冲击下,部分母报呈现出经济效益和社会威信下滑、核心地位弱化的趋势,导致其社会效果难以发挥。本文以武汉地区报业集团的运作模式为例,从观念和经营的角度分析了该模式的起因和不利影响,指出子报和母报只有做到有机结合,同步提高,才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2.
随着报业形势的发展,许多地市报都办起了子报子刊,这本来是件好事。然而,在广告经营方面,一些地市报的母报与子报之间出现了相互杀价排挤的被动局面。“母报与子报广告经营如何做到有序竞争”,这是人们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在本期“聚焦”中,我们特策划了一组有关这方面的稿件,现刊于此,望读者能从这组稿件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报业集团中“母报”的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有多家报业集团在组建之初实行“单体繁殖”的方式,由党报作为母体繁衍出多家子报,在实际运作中实行“子报养母报”模式。母报作为党委机关报,承担着重要的宣传和舆论引导任务,而子报大多是城市类报纸。在子报的冲击下,部分母报呈现出经济效益和社会威信下滑、核心地位弱化的趋势,导致其社会效果难以发挥。本文从观念和经营的角度分析了该模式的起因和不利影响。从报业集团的市场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关系上、报业集团的资源开发上论证母报和子报有机结合,同步提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抓住发展机遇 做大做强母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业发展到今天,正面临一个大转折。发展权威性的高层次报纸,成为人们的一种需求。报业集团(报社)应当认清报业发展的新趋势,由“发展子报、稳定母报”转变到“发展母报、带动子报”,明确集团要做大做强,必须把母报——党报做大做强;把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母报作为集团第一要务,不仅把母报作为办报的重点,还要作为发展报业经济的重点,加大对母报的投入,培植发展后劲,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5.
建国50年来,中国地市报新闻事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事业更呈现蓬勃的发展势头。回顾地市报所走过的50年历程,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地市报新闻事业发展有以下6个方面特色。 一、扩版增刊办子报 增加报纸刊期,扩大报纸版式,由四开小报变对开大报,由一社一报变多种子报子刊,这是地市党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不断扩大自身影响,加速报社事业发展的一项极其有力的举措。 江苏《无锡日报》是全国地市报中办子报起步最早的报社。80年代他们便办成了三张子报:1983年,他们创办了兼有…  相似文献   

6.
杨卫 《新闻传播》2004,(2):38-40
母子报结构是指由母报和子报组成的报系结构。近几年来,全国许多地方党报为了积极应对报业市场竞争,谋求发展,普遍建立起了这种“母报 子报”型的报系结构。应当说,这种做法在当前报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条件下,的确起到了细分市场、延长产品线、增加报社收入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当前的报业,大致呈现为二元格局,一是党报,一是都市类报纸。相应地,国内大多数省级党报集团,历经十多年的探索,都完成了二元架构的利益占领:母报占领政治话语权,子报占领市场话语权。这种二元分割使得报纸功能出现明显分化,党报集团却从这种二  相似文献   

8.
孙焕英 《传媒》2003,(3):11-11
当前中国的报纸,实在不少。报纸多了,自然就要出现竞争。于是,报界大战,金戈铁马,好不热闹。战事之频、战术之多、战场之大,前不见古人。比如,发行大战、有奖大战、促销大战、价格大战、扩版大战、分娩大战(母报办子报)、易帜大战、用纸大战、版式大战乃至字号大战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9.
我国地市党报发展到今天,大多已经形成了“一社两报”的新格局,即一家地市党报社有两种报纸,一种是作为地市党委机关报的日报,一种是作为地市党报子报的晚报。地市党报社“一社两报”格局  相似文献   

10.
报纸网络版是指报纸这种传统媒体借助网络技术而产生的电子版本。它与报纸是子体与母报的关系。本文从报纸网络版与母报的关系角度分析报纸网络版的特色及对母报的促进作用,同时指出目前报纸网络版的仍需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12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地市报新闻宣传与表彰大会上,《上党晚报》再度荣获"中国地方都市类报纸最具影响力十强"。"中国地市报系列十强"和"中国地市报子报子刊系列十强",是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为促进全国地市报业可持续发展,努力使子报子刊又好又快发展而举行的评选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评选过程  相似文献   

12.
日前,湖北日报社的子报楚天都市报应读者要求,用数千字篇幅,刊出湖北日报社领导在2000年对这张报纸上有关报道的点评。细读点评,觉得这是母报的领导加强对子报的指导,把握子报办报方向和舆论导向的一种有效途径,不禁为之叫好! 湖北日报社的领导对都市报的点评,多是就其刊发的具体报道、言论、广告而即时作的。他们通过点评,引导采编人员从版面和稿件的具体处理上,明确应该追求什么,注意什么,改进什么,使都市报既坚持走进千家万户的市场取向,注重贴近性、服务性,又坚持主流媒体的品位取向,注重讲政治、讲格调。2000年9月5日…  相似文献   

13.
目前,全国的市州报社大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报纸媒体,即以日报为母报,晚报、商报等为子报的媒体态势。其广告经营方式主要有四种基本形态: 一是每个报纸媒体设有一个或多个广告经营部门或代理公司,各业务部室、专刊部也各自承担相应的创收任务,各部门有的独立核算,有的合并核算,我们称之为“战国式”  相似文献   

14.
马宁 《青年记者》2009,(20):1-1
中国当前的报业。大致呈现为二元格局。一是党报。一是都市类报纸。相应地,国内大多数省级党报集团,历经十多年的探索,都完成了二元架构的利益占领:母报占领政治话语权.子报占领市场话语权。这种二元分割使得报纸功能出现明显分化,党报集团却从这种二元结构中博取了巨大的政治与经济利益,所以有戏言:“大报管导向,小报管市场。”  相似文献   

15.
刘飞锋 《青年记者》2012,(12):45-46
中国报业有一个现象很值得关注和研究:几乎每家省级党报都办有一家很有影响力、效益很好的都市报,形成子报反哺母报的格局.我想,子报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壮大,胜过母报,靠的是走都市报路线,即靠贴近性强、令人喜闻乐见的都市新闻抢读者,抢市场.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某报业集团的母报在头版刊发一条消息,标题是《“五一”节期间少林景区喜迎十四万游客》。而其子报在同一天头版头条刊发通讯,题目是《河南旅游摘了颗“大桃子”》,导语的第一句说,“五一期间的7天假期,嵩山少林寺景点接待游客15万人次……”。这两则新闻对“五一”节期间去少林寺旅游的人数的报道相差一万人,“母报”与“子报”之间打了架。 无论怎样说,“五一”节期间去少林景区的人数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以报业集团的建立为标志,省报及省会城市报纸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初步奠定了我国报业市场的基本结构,但在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之后,省会城市报业市场已基本趋向饱和,呈现出较为稳定的态势,读者市场分割成型,集团间是你进我退,甚至出现集团内子报打击母报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省报及省会城市报纸开始向地市拓展空间,扩大市场份额,针对这种情况,地市报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竞争力。就内容而言,笔者以为,谋取独家选题,办出本土化特色,是提高报纸竞争  相似文献   

18.
不少城市党报近年来实施“母报稳住、子报快速发展”战略是付出相当大代价的,其效益回报并非如期待的那么丰厚,“双都市报”结构更难跳出同质无序竞争怪圈。目前,从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城市党报自身快速发展的机遇和市场空间明显地大于它的子报;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年代,将“母稳子发”战略逐步转向“子稳母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地市报纸的地方特色?或者说地方特色主要在哪些方面?这是地市报纸长期面临的一个问题。我以为,探讨这个问题不能离开报道本身,不能离开报道的内容和形式,因为报纸就是报道新闻的,报纸的全部特色都应该而且只能通过报道来体现。内容方面,首先是发生在本地的最能反映本地政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世纪之交以知识化、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为特征的新时代,报业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时期社会大众对报纸质量和信息的多方面需求更加凸现出来,地市党报要在报纸林立、多媒体繁生的市场.牢固地占领阵地,并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靠什么?仅靠地方党报的区位优势、靠公费订报是远远不够的,地市报要获得长久的竞争优势,除了报纸采编出版现代化的硬件装备以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全力提高报纸综合质量和宣传水平,提升报纸的品位和档次,尽快由前几年的扩版、办子报“跑马占地”式的“占摊”向品牌优势推进。地市党报要营造品牌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